从GNSS到综合PNT:导航仿真测试行业的范式转移与投资逻辑
1、导航仿真与测试行业概况
导航仿真与测试的核心产品包括导航信号模拟器、采集回放仪、综合测试软件和仿真测试系统,广泛应用于卫星导航信号处理设备(如芯片、模块、终端、卫星等)的研发、生产、测试和维修。该系统可在实验室环境中通过模拟卫星信号,创建城市、郊区、山谷等多种导航场景,用于测试导航设备的功能和性能,大大降低资源消耗,并自动生成评估报告。
2、导航仿真与测试产品市场规模分析
(1)国内导航仿真与测试产品市场规模
过去10多年以来,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的快速发展壮大,主要是受益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持续建设和规模化应用推广。2020年7月,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即北斗三号)正式开通服务,标志着我国已建成具有完全自主可控能力的时空基准设施。随着北斗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新的应用需求不断出现,对时空信息、定位导航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室内、地下、水下等,时空信息、定位导航也从卫星导航为主向空天地海协同的综合PNT(即Positioning定位、Navigation导航、Timing授时)体系方向发展。
北斗导航系统的建设与北斗产品/装备的规模应用,带动了导航仿真与测试产品市场的快速发展,2022年—2031年国内导航仿真与测试业务的市场规模测算如下:
2024—2031年国内导航仿真与测试业务的市场规模及预测
资料来源:普华有策
(2)国外导航仿真与测试产品市场规模
全球有四大卫星导航系统(北斗、GPS、GLONASS、Galileo)和两个区域系统(QZSS、IRNSS),导航仿真与测试产品市场主要集中在美国、中国、欧盟、俄罗斯、日本、印度和韩国。中国的市场约占全球的1/3,全球市场规模约为20亿至30亿元/年。
随着国家推动北斗国际化发展,北斗系统已成为联合国认可的全球导航系统供应商,并在多个国际组织标准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产品出口至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尤其在非洲建设了多个CORS站。
3、导航仿真与测试产品市场下游主要应用市场分析
导航仿真与测试业务的行业发展的状况及未来发展趋势,主要是受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和国防军工产业发展情况的影响,同时以低空经济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也带来了新的应用场景和客户需求。
(1)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综合PNT与时空服务产业”)概况
导航信号模拟器和导航仿真测试系统主要应用于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时空信息、定位导航服务已经成为国家重要的新型基础设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作为国家“新基建”战略的重要基础支撑,已经在国民经济、国防军事中得到广泛应用,建立了从芯片、板卡、天线到终端、软件和服务的全自主产业链,是我国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2022年—2024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分别达到5,007亿元、5,362亿元、5,758亿元,增长率分别为6.76%、7.09%、7.39%。
2020-2025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
资料来源:普华有策
根据我国卫星导航产业的规划,至2035年将经历三个发展阶段:导航产业培育期(1991—2004年)、北斗产业自主创新期(2005—2020年)和时空产业开拓期(2021—2035年)。当前,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正向“综合PNT与时空服务产业”转型。全球三大卫星导航系统提供商已发布面向2035年的PNT战略规划,标志着从GNSS向综合PNT的革命性转变。
全球三大卫星导航系统面向2035年的PNT战略规划
资料来源:普华有策
三大全球卫星导航系统运营商已意识到单靠卫星导航系统存在安全隐患,因此都提出了综合PNT方案,融合卫星导航与多种定位导航技术,构建全域覆盖、无缝衔接的系统,提供全面的时空服务。这一趋势不可逆转。综合PNT与时空服务产业以北斗/GNSS为核心,结合多种先进技术,提供抗干扰、防欺骗、稳健可靠的PNT服务,通过通信手段为用户提供智能化、先进的应用和服务。
(2)国防军工产业
导航仿真与测试业务的市场需求和未来发展,与我国国防军工产业的发展规划高度相关。
近年来我国国防投入不断增加,武器装备更新换代加速、新型装备定型列装加快,尤其是现代化、无人化、智能化武器装备进入了快速发展期。2024年我国国防费预算总额约为16,65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2%。2025年我国国防支出预算为约17,846亿元,预计增长7.2%,高于GDP增速。
党的二十大强调“打造强大战略威慑力量体系,增加新域新质作战力量比重,加快无人智能作战力量发展”。当前全球经济前景存在很大不确定性,东欧、西亚地区冲突或将加速全球新一轮的军费开支。地区冲突带来的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大幅提高,有望带动我国军费将维持稳步增长,是行业相关产品市场需求持续增长的重要保障因素。
(3)低空经济
低空经济市场预计到2025年突破1.5万亿元,2035年可达3.5万亿元。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作为低空经济核心基础设施,提供高精度定位与导航服务,深度融入产业链。低空空管系统(管理无人机、eVTOL飞行器等)依赖北斗的精确定位、短报文通信和自主导航,解决了传统空管在低空的监控问题。随着北斗与5G、人工智能的融合,低空交通、物流、应急和文旅等智能应用场景将进一步发展,推动低空经济向更智能化、规范化方向发展。
4、导航仿真与测试产品市场未来发展趋势
(1)导航仿真测试技术不断迭代更新,服务商业航天和下一代北斗导航系统建设需求
“北斗四号”系统已进入建设阶段,计划在2035年前完成。中国将通过优化星座架构,建立混合星座,提供米级至分米级的高精度导航服务。2024年发布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2035年前发展规划》明确,2025年攻关关键技术,2027年发射先导卫星,2029年开始卫星组网。商业航天的低轨卫星需求推动高精度导航信号模拟器的发展,满足低轨星座建设及火箭、卫星研发需求,已为多个航天企业提供服务。
(2)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正处于规模化应用的关键阶段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进入规模化应用的关键阶段,涉及多个领域和主体。导航芯片、板卡、模块等基础产品呈现持续增长,推动了卫星导航信号模拟器等核心测试仪器的需求。专业应用市场中,高精度领域持续增长,终端设备保有量接近3500万台,其中约3000万台支持北斗,渗透率已超过85%。在交通、通信、农业等领域应用快速增长,特别是交通运输领域已推广约1350万台终端设备。
在大众应用市场,智能手机、穿戴设备等产品的应用规模进一步扩大。约98%的智能手机支持北斗定位,全国99%以上的城市和乡镇道路已覆盖车道级导航。电动自行车、智能网联汽车等也成为新的蓝海市场。可穿戴设备市场在健康管理等需求推动下稳步增长。
特殊应用市场,如应急管理、公安和水利领域,也取得了良好示范效果。
(3)国防军工领域新质装备的研发与测试需求具备长期性和持续性
国防装备正从“机械化+信息化”向“无人化+智能化”加速演进,各类导弹、无人装备、坦克、飞机、火箭等都依赖卫星导航定位,其研制与测试必然需要卫星导航信号模拟器,推动相关仿真测试设备需求持续增长。
我国国防领域已形成“预研一代、研制一代、装备一代”的体系,装备研发不断迭代,每一代新装备都会带来新的技术与测试需求,从而持续产生定制化导航模拟器与新测试系统的采购。装备批量列装后,还需长期开展巡检、发射前测试等保障性检测,形成稳定、持续的军用需求。预计未来各型号装备将持续带来研发测试与伴随保障设备的采购需求。
(4)北斗国际化发展将带动导航仿真与测试产品开拓海外市场
《北斗产业发展蓝皮书》指出“国际化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天然属性和应用目标,是北斗系统建设发展的重要方向。自北斗系统具备全球服务能力以来,应用已在全球范围内推广,覆盖了世界一半以上的国家和地区,不仅提升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交通运输、农业现代化、智慧城市建设等领域的发展水平,还为全球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北斗系统服务及相关产品已输出到130余个国家,为各国用户提供多样化的选择和更好的应用体验,带动促进产业发展。
(5)不断完善北斗标准化体系,加强北斗导航产品检测体系建设
为提升卫星导航产品检测能力,我国将建设3个国家中心、7个区域中心和3个行业中心。同时,卫星导航产品研发企业将建设相应测试检定系统。导航仿真与测试产品作为核心设备,已广泛应用于国家卫星导航检测体系及相关企业,参与了北斗三号导航产品测试系统建设,并负责检测体系及检测系统集成。随着北斗三号系统的规模化应用,产品的市场需求将稳定增长。
5、行业内主要企业
导航仿真与测试行业主要同行业公司包括思博伦通信公司(简称“思博伦”)、湖南卫导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湖南卫导”)、华力创通(300045)、盟升电子(688311)、坤恒顺维(688283)、IFENGmbH和CASTNavigation等,具体如下:
行业内主要企业
资料来源:普华有策
《“十五五”导航仿真与测试行业细分市场调研及投资战略规划报告》涵盖行业全球及中国发展概况、供需数据、市场规模,产业政策/规划、相关技术、竞争格局、上游原料情况、下游主要应用市场需求规模及前景、区域结构、市场集中度、重点企业/玩家,企业占有率、行业特征、驱动因素、市场前景预测,投资策略、主要壁垒构成、相关风险等内容。同时北京普华有策信息咨询有限公司还提供市场专项调研项目、产业研究报告、产业链咨询、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专精特新小巨人认证、市场占有率报告、十五五规划、项目后评价报告、BP商业计划书、产业图谱、产业规划、蓝白皮书、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认证、IPO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询等服务。(PHPOLICY:M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