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AI引爆智慧生活新场景:家居互联、社区零售与安防迎千亿风口
发布日期: 2025-11-24 11:30:49

AI引爆智慧生活新场景:家居互联、社区零售与安防迎千亿风口

1. 智慧社区与家居行业发展概述

中国智慧社区与家居行业已从单品智能的萌芽期,迈入场景化融合的新阶段。其发展历程可概括为四个关键时期:最初的单品智能阶段,以孤立的智能家电为主,实现了基础的远程控制;随之进入系统化互联阶段,通过智能中控和协议,实现了安防、照明等子系统内的协同联动;近年来,在科技巨头推动下进入平台化生态阶段,构建了跨品牌设备的互联互通平台。当前,行业正迈向场景化融合与主动智能新阶段,核心特征是从“设备连接”转向“生活场景”的深度重构,人工智能技术从云端走向边缘,设备具备感知、认知和决策能力,实现无感的主动服务。这一演进在《关于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指引下,围绕智慧安防、社区零售、智能家居互联、智慧物业四大新场景,驱动行业从技术集成走向商业模式重构,开启规模化应用的新篇章。

智慧社区与家居行业发展历程

资料来源:普华有策

2. 智慧社区与家居行业产业链分析

智慧社区与家居的产业链条长且分工明确,呈现协同共生与价值逐级传导的特点。上游是核心部件与基础软件供应商,涵盖芯片、传感器、算法等,技术壁垒最高,其创新节奏与供应稳定性直接决定了中游产品的性能与成本。中游是产业生态的核心,包括智能硬件制造商、云平台服务商和解决方案集成商。这一环节竞争最为激烈,价值在于整合软硬件与云服务,形成稳定可靠的场景化方案,并成为生态平台型巨头与垂直领域龙头企业角逐的主战场。下游是价值实现的终端,包括前装市场、后装市场、政府项目及物业运营市场。下游需求多元,前装看重品牌与稳定性,后装追求用户体验,政府项目受政策驱动。掌握下游渠道与用户入口已成为中游企业制胜的关键。整体而言,产业链上下游环环相扣,共同推动技术创新与市场应用的落地。

3. 智慧社区与家居行业竞争格局

当前,行业竞争的核心已从单一产品性能的比拼,转变为围绕 “新场景定义权” 的生态体系对抗。市场在智慧安防、社区零售、智能家居互联、智慧物业四大新场景的牵引下,形成了“四方势力”既竞争又合作的复杂格局。

(1)生态平台型巨头,如华为、小米。它们以全屋智能解决方案为蓝图,以其操作系统、AI大模型和庞大的硬件生态为核心竞争力,激烈争夺家庭入口的主导权。其战略是通过统一的软件平台和连接标准,将安防、照明、环境等子场景无缝整合,为用户提供“一站式”的场景化体验,从而构建极高的用户粘性和生态壁垒。

(2)垂直领域龙头,如海康威视、大华股份的智慧安防场景,以及丰巢、菜鸟的社区零售场景。它们在特定新场景中构筑了极深的技术、产品与渠道护城河。例如,海康威视正将其AI视觉能力从公共安全领域延伸至社区周界入侵报警、老人跌倒检测等家庭安防子场景;丰巢则试图从快递柜这一单一触点,拓展至无人便利店、社区团购等更广阔的零售服务场景,深化其“最后一百米”的价值。

(3)跨界资源整合者,以万物云、碧桂园服务为代表。它们是智慧物业新场景的天然主导者和社区资源的“守门人”。通过自建或合作开发线上报修、费用缴纳、社区公告等SaaS平台,物业公司不仅实现了降本增效,更关键的是掌控了触达家庭用户的最终渠道,从而在社区安防系统升级、智能快递柜布点、乃至推广智能家居套餐等场景中拥有极大的话语权。

(4)创新解决方案提供商,如涂鸦智能、欧瑞博。它们在巨头生态的夹缝中,凭借其技术灵活性和对细分市场的敏锐洞察,为特定新场景提供更优的解决方案。

竞争焦点已全面转向,对场景定义标准的主导、对场景运营数据的占有、以及对跨场景服务生态的构建。市场呈现出“平台巨头做生态、垂直龙头守阵地、物业公司控入口、创新企业找缝隙”的立体化竞合态势。

4. 智慧社区与家居行业发展主要驱动因素

(1)政策因素

《关于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的实施意见》等文件,首次将“场景”提升至战略高度,明确鼓励智慧社区、数字家庭等新场景的创新。各地方政府随之开放大量真实场景作为试点,如鼓励在老旧小区改造中普及人脸门禁周界报警,在新建楼盘标配智能家居基础设施。这种“以场景换产业”的策略,为新技术、新模式提供了宝贵的“试验田”和首批订单,极大地加速了新场景从概念走向落地。

(2)技术因素

AI大模型正让智能家居从“机械执行”走向“主动感知与决策”。通过分析用户行为自动生成个性化的回家、睡眠情景模式。5G和物联网技术保障了社区内大量安防摄像头、环境传感器等智能设备的稳定、低延时连接。同时,Matter协议的推广正逐步打破品牌互联的壁垒,使得“全屋智能”这一核心场景得以真正实现。技术的平民化也让部署成本持续下降,使智慧社区的整体解决方案具备了规模化复制的经济性。

(3)多元需求的升级与汇聚因素

1)社会治理需求

城镇化深化与平安城市建设,使得具备人脸识别、周界入侵报警功能的智慧安防场景成为社区标配。

2)消费生活需求

后疫情时代无接触服务的普及,催生了社区智能快递柜与无人便利店的爆发;同时,年轻消费群体对品质生活的追求,驱动全屋智能从高端选项变为改善型生活的必需品。

3)产业转型需求

房地产商需要通过预装智能家居来提升产品溢价;物业公司面临人力成本上升压力,迫切需要线上报修、线上缴费等智慧物业SaaS工具来实现降本增效,并开拓社区零售、家政等增值服务新收入。

(4)新场景的长期价值需求

行业价值正从“一锤子买卖”的硬件销售,转向持续性的运营服务。过智能门禁和物业平台积累的社区数据,可以衍生出广告投放、社区电商、健康养老等增值服务;智能家居生态通过订阅制提供更高级的AI情景模式或安全服务。这些多元化盈利模式的跑通,证明了新场景不仅是技术应用,更是可持续的生意,从而吸引了大量资本和创新者持续涌入,推动行业进入黄金发展期。

北京普华有策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十五五”智慧社区与家居新场景应用行业市场调研及发展趋势预判专项报告》构建了智慧社区与家居新场景应用行业的全面分析。它首先界定了四大核心场景(智慧安防、社区零售、智能家居、智慧物业),并全景扫描了全球与中国市场的发展概况、供需数据及市场规模。报告深入剖析了“十四五”产业政策与“十五五”规划导向,以及AI、物联网等关键技术与专利布局。通过对产业链上游(芯片、传感器)与下游(前装/后装市场等)的梳理,明确了市场脉络。竞争格局部分重点分析了生态巨头、垂直龙头等多元玩家势力与市场集中度。最后,报告前瞻性地预测了市场前景,并指出了行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因素、主要壁垒及相关风险,为战略决策提供全面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