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动脉奔涌向前:超8500亿投资开启轨道交通行业“黄金十年”
1、轨道交通行业概况
轨道交通行业是指通过轨道系统(如地铁、轻轨、城市铁路等)进行城市公共交通和货物运输的行业。这个行业在全球范围内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大城市中。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人口不断增加,传统的道路交通方式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出行需求。轨道交通作为一种高效、环保、低能耗的交通方式,逐渐成为大城市和区域交通的主力军。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以下简称“城轨协会”)7月1日晚发布的《2025年上半年中国内地城轨交通线路概况》显示,截至2025年6月30日,中国内地共有58个城市投运城轨交通线路12381.48公里,2025年上半年新增城轨交通运营线路220.70公里,比去年同期增长13.73%,城轨协会表示,2025年下半年预计还将开通城轨交通运营线路约600公里,全年新投运城轨交通线路总长度预计超过800公里。
轨道交通将继续朝着环保、智能化和高效化的方向发展。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轨道交通的建设和运营成本会逐渐降低,服务质量也会不断提升。未来,轨道交通将成为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重要手段,尤其是在大城市和区域交通网络中。
2、轨道交通细分行业市场概况
(1)铁路行业
我国幅员辽阔,煤炭、石油等战略资源分布不均,铁路运输凭借覆盖面广、运量大、运费低、安全性高等优势,在现代交通中占重要地位。为缓解铁路运输紧张,铁道部自2003年提出跨越式发展战略,发布了多项规划,推动铁路线路和信息化建设,成为促进经济持续发展的战略工程。2024年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506亿元,同比增长11.3%,时隔5年再次突破8,000亿元大关,创投资历史新高。2025年1-6月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559亿元,同比增长5.5%,累计投产新线301公里,现代化铁路基础设施体系加快构建。
2020-2025年全国铁路固定投资总额(亿元)

资料来源:普华有策
根据《“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到2025年,我国铁路运营里程将从14.6万公里增至16.5万公里,高速铁路营业里程将从3.8万公里增至5万公里,;到2027年,全国营业里程增长至17.0万公里,其中高铁5.3公里;到2030年,铁路电气化率至少要达到78%。近年来,随着中国轨道交通技术越来越发达,铁路行业将持续快速发展。
2025-2030年中国铁路行业发展指标及规划

资料来源:普华有策
(2)高速铁路行业
1964年10月1日,日本东海道新干线开通,标志着高速铁路的诞生。随后,法国、德国等国也开始建设高速铁路,推动了高速铁路建设的第一次高潮。我国高速铁路始建于2005年,2008年京津城际铁路通车,开创了中国高铁新篇章。
尽管技术起步较晚,我国高铁发展迅速,且具有独特特点:①路网规模大,覆盖广;②地理、地质、气候条件复杂;③客运需求层次丰富;④不同速度等级的铁路运营模式和列车装备各异。
我国高铁发展经历三个阶段:
1)萌芽阶段(1978-1997年):在国际高铁技术的推动下,我国开始研究高速铁路。
2)消化吸收阶段(1997-2007年):通过引进国际技术,并进行六次大提速,部分线路达到了高速铁路标准。
3)大规模发展阶段(2008年至今):提出“四纵四横”规划,并加快了高铁建设。
根据“十四五”规划,到2025年,我国高速铁路营业里程将达5万公里,覆盖50万人口以上城市,普速铁路瓶颈路段基本消除。
2020-2025年全国高速铁路营业里程及预测(万公里)

资料来源:普华有策
(3)城市轨道交通行业
随着中国城市人口的迅速增长,传统路面交通压力日渐增大。与此同时,汽车数量的增加加剧了城市环境污染。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具有大运量、高效率、低污染等特点,能够有效缓解路面交通压力并促进环境保护,成为中国城镇化建设的必要市政设施之一。
中国是目前全球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最长的国家。截至2024年末,中国内地共计58个城市开通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361条,运营线路总长度12,160.77公里。2024年新增运营线路25条,城轨交通运营里程净增长936.23公里。
2020-2024年全国城市轨道运营里程(公里)

资料来源:普华有策
2024年中国内地城轨交通完成建设投资4,749.41亿元,在实施的建设规划线路总长5,531.60公里,可统计的在实施建设规划项目可研批复总投资额为39,706.60亿元。
随着中国各城市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蓬勃发展,中国将进入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快车道。
(4)轨道扣件行业
轨道扣件用于连接钢轨与轨枕,固定钢轨、保持轨距、防止纵横向移动,并提供弹性和绝缘作用。它由金属部件(主要为钢材)和非金属部件(如改性尼龙、橡胶、聚氨酯等)组成。上游原材料市场化程度高,价格受国家地缘政治、政策和市场供需波动影响,进而影响生产成本和毛利。
2024年,中国轨道扣件产量约8,350万套,市场规模为88.95亿元,同比增长10.22%。随着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的增加,轨道扣件的维护和新增需求成为行业增长动力,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5)轨道交通运营与维护行业
轨道交通运营与维护是铁路管理的关键,直接影响安全与效率。随着线路里程增加,运维规模扩大,设施老化和病害可能导致事故,亟需新技术和产品解决这些问题。行业潜力大,竞争集中在研发、技术和售后服务,市场竞争格局稳定。随着线路扩展和设备老化,维修和更新需求增长,行业进入黄金发展期。
2023-2028年中国铁路维修维护市场规模及预测

资料来源:普华有策
2023年,中国铁路维修维护市场规模达1,323.9亿元,同比增长9.25%。轨道检测设备市场预计2024-2028年年均增长约7%。智能化轨道检测设备,如轨道检测机器人,成为行业发展方向,市场前景广阔。
2、轨道交通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1)城市群一体化及四网融合:轨道交通区域发展优化的新引擎
随着国家城市发展政策的推进,中心城市、都市圈和城市群成为经济发展的关键平台。“十四五”规划提出推进轨道交通“四网融合”,即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的融合,旨在打造轨道上的城市群都市圈。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等城市群的建设加速,不仅推动了区域经济的高效运行,也为周边地区带来了发展机遇。城际高铁与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为行业带来广阔增量空间,轨道交通基础设施一体化规划将成为提升系统效能、优化城市布局、促进区域经济的新引擎。
(2)《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十五五”规划)的建议》指引下的绿色化与智能化双轮驱动;“四网融合”加速推进,构建一体化交通体系
绿色低碳发展:“十五五”规划将进一步强调“双碳”目标,推动轨道交通作为低碳出行方式的优先发展。未来轨道交通车辆将更多采用轻量化材料、再生制动能量回收、光伏储能一体化等绿色技术,降低全生命周期碳排放。
智能化深度融合:AI、数字孪生、5G、北斗导航等技术将与轨道交通设计、建设、运营、维护全链条深度融合,推动“智慧轨道”建设,实现列车自主运行、智能调度、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等。
在“十五五”期间,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的“四网融合”将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形成“一张网、一卡通、一票通”的出行服务体系,提升区域协同效率。
(3)架大修期:轨道交通智能运维市场的新机遇
近年来,我国轨道交通建设取得显著进展,高速铁路网和城市轨道交通线网不断完善,列车保有量快速增长。随着早期高铁和城轨车辆进入架修和大修期,轨道交通行业进入建设与运营维护并重的新阶段。我国对轨道车辆的投资持续高位,运营维护需求激增,预示着轨道交通后市场的巨大潜力。在自主创新能力增强的背景下,庞大的运维市场为相关企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和增长空间。
(4)一带一路:轨道交通智能运维为中国轨交走向世界保驾护航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国经济带来发展机遇,也为中国轨交等高端装备走向世界提供广阔舞台。倡议的核心是和平合作、开放包容和互利共赢,目标是打造和平、繁荣、开放、绿色、创新和文明之路。在这一战略指引下,中国轨交肩负着高端装备走出去的使命。随着“一带一路”国家加大轨交建设投资,中国轨交将在国际市场发挥更大作用,智能运维企业将保障其海外安全运营,促进全球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经济发展,中国轨道交通装备与技术出口将迎来新机遇。
(5)数字化、智能化:轨道交通运维的智能化转型
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轨道交通运维产业正从传统人工管理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随着运营里程的增加和智能铁路的推广,对保障轨道交通安全和高效运行的要求提升,牵引供电、工务工程、车辆工程等领域的智能化、数字化需求将快速增长。
(6)人工智能赋能轨道交通行业运营与服务的全面升级
人工智能赋能运营与服务的全面升级

资料来源:普华有策
3、 进入本行业的主要障碍
行业壁垒

资料来源:普华有策
4、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
(1)宏观经济环境
轨道交通行业景气程度受宏观经济周期波动影响较大。宏观经济衰退时,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力度不足,行业整体低迷;宏观经济好转时,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增强,消费者对路网质量的需求持续增加,从而导致轨道交通行业市场空间和整体需求增加。
(2)国家政策
轨道交通受国家政策影响显著,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推动行业发展。在“十二五”规划中,重点在技术路线和交通网络建设;“十三五”和“十四五”规划提出加快推进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近年来,国务院及相关部门持续出台政策,推动城市轨道交通体系建设,创造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3)技术革新
轨道交通装备是我国高端装备制造的重要组成部分,技术创新推动着基础设施建设和装备革新。全球轨道交通装备领域正向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发展。受趋势和政策引导,中国轨道交通装备企业需加大研发投入,不断提升产品性能和服务水平,以应对市场变化。
5、行业竞争格局及主要企业情况
(1)竞争格局
轨道交通行业市场集中度高,头部企业占据大部分市场份额,竞争格局稳定。代表性企业包括中车株机、今创集团、交控科技、鼎汉技术等。行业对产品质量稳定性要求高,已建立完善的认证和管理体系。下游客户通过严格招标选定供应商,要求具备技术、经验、资金和资质认证,形成较高准入门槛。行业参与者包括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国际品牌。大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领先发展,二三线城市依赖PPP模式或社会资本。不同城市采取差异化发展策略,推动技术标准统一与创新。
(2)行业内主要企业包括晋亿实业、时代新材、铁科轨道、海达股份、河北翼辰等公司,具体如下:
行业内主要企业

资料来源:普华有策
《2025-2031年轨道交通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涵盖行业全球及中国发展概况、供需数据、市场规模,产业政策/规划、相关技术/专利,竞争格局、上游原材料情况、下游主要应用市场需求规模及前景、区域结构、市场集中度、重点企业/玩家,企业占有率、行业特征、驱动因素、市场前景预测、进出口数量/金额/地区/国家、投资策略、主要壁垒构成、相关风险等内容。同时北京普华有策信息咨询有限公司还提供市场专项调研项目、产业研究报告、产业链咨询、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专精特新小巨人认证、市场占有率报告、十五五规划、项目后评价报告、BP商业计划书、产业图谱、产业规划、蓝白皮书、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认证、IPO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询等服务。(PHPOLICY:M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