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测评行业主要趋势及进入壁垒构成分析(附报告目录)
1、全国无纸化考试和网上评卷市场的未来市场空间、发展趋势
(1)国家持续加大教育投入和改革推进力度,为教育考试、教育质量评价和继续教育市场带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考试与测评信息化改革是国家教育改革的重要方面,国家各部委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和规范考试与测评信息化改革,考试与测评信息化改革也成为了国家教育改革、人才培养选拔的重要方向之一。另外,2019 年起职业教育改革成为政策关注的热点领域,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部署启动“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 年)》、《中国教育现代化 2035》、《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大力推进国家教育考试标准化考点建设工作的通知》等一系列中长期规划纲要的出台,加快了考试与测评领域的信息化进程。
相关报告:北京普华有策信息咨询有限公司《2021-2027年考试测评行业市场调查及前景预测报告》

资料来源:普华有策
(2)加大职业资格考试“放管服”力度,逐步降低职业资格考试报考门槛,考试人数稳步增长
职业资格制度是目前国际通行的科学评价人才的重要制度,2013 年以来,国务院不断加大职业资格考试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力度。根据人社部发布的《国家职业资格目录》,目前我国职业资格数量共计 139 项,其中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 58 项,技能人员职业资格 81 项。随着资格考试准入门槛的降低和就业市场对人才需求的不断扩大,考试人数将呈稳步增长趋势。同时,对行业从业人员的理论水平和职业技能的量化评价依然是人才评定的重要手段,考试作为量化评价的主要形式,在行业人才选拔和评价中仍然会发挥重要作用。
从国家宏观环境及行业发展趋势来看,无论在政策层面还是在资金投入层面,都有利于考试与测评领域的信息化进程。尤其是,国家将更多的原来由行政机构和事业单位主办的考试交由行业协会来组织实施和管理,相对而言,行业协会的市场化程度较高,对第三方考试测评服务机构的接受程度和认可程度较高,这也为考试服务机构的发展创造了更大的空间。
(3)无纸化是考试测评未来的发展方向
考试是教育质量评价和教育成果检验的重要手段,考试测评行业的社会关注程度高,考试的组织实施与管理难度较大,国家对其安全保密和考务管理工作越来越重视,如何有效地提高考试测评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考试的信息化发展分为三个阶段,从传统的“纸笔考试+人工评卷”到广泛应用的“纸笔考试+网上评卷”、“无纸化考试”,再到未来的“云考试+智能评卷”。无纸化考试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考试效率,节省了人力、物力成本,缩短了考试周期,已成为考试与测评领域的发展趋势。
从发展历程看,无纸化考试二十世纪末开始兴起,GMAT、TOEFL 等在 2000年初就实现了全球范围的无纸化考试。目前国内无纸化考试多集中在国家级职业资格考试和行业协会从业考试,如会计考试、证券从业和注册会计师考试等。随着无纸化考试模式的推广应用,省级职业资格考试将更多的采取该模式,同时省级考试考生规模较大,市场发展空间巨大,如:二级建造师无纸化考试已在贵州试点成功,这必将会大力推进省级无纸化考试模式的快速发展。教育类考试还是以纸笔考试、网上评卷为主,如高考、研究生及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未来,随着教育考试改革的推进和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深化应用,无纸化考试向教育类考试推进的市场空间广阔。
云考试是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而派生的一种新的考试模式,该考试模式实现了在线考试、在线面试、在线答辩、在线评审等功能,同时运用人工智能及云服务技术,完成实时视频监控上传及远程监考。随着云考试技术的不断完善,将加快改变目前线下教育及人才评价模式,未来越来越多的基础教育考试、选拔考试、招聘面试、人才评价以及论文答辩、项目评审等,会逐渐向云考试模式过渡,并逐步形成常态化。在考试测评领域,率先掌握这些技术并推广应用,将会在未来的云考试业务市场拥有行业领先优势。
(4)人工智能在考试测评的深入应用,将不断引领考试模式的创新
随着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不断应用和迭代更新,如智能组卷、智能识别、智能监控、智能评卷等考试新技术,已在部分教育考试和资格类考试中试点推广,特别在近几年无纸化考试中得到广泛应用,应用效果明显。这些技术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避免考生替考、考试作弊等现象,进一步提升了考试的公平性和科学性。
随着考试模式从纸笔考试向无纸化考试模式转变提速,越来越多的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将得到更深入和更广泛的应用,必定会深度引领考试模式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尤其是部分领先企业在机器人智能评卷技术方面的深入研究及应用推广,智能评卷将逐步取代人工评卷模式,从而显著提升该领先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核心竞争力,为未来发展开辟新的市场空间。
2、行业进入壁垒
(1)行业标准壁垒
无纸化考试与网上评卷作为考试与测评领域信息化进程中的重大改革,国家针对其制定了一整套的技术标准,包括《国家教育考试网上评卷暂行实施办法》、《国家教育考试网上评卷技术暂行规范》、《国家教育考试网上评卷统计测量暂行规范》等三个文件和规范。对网上评卷的数据采集、识别及处理、评卷质量监控、信息安全等作出明确规定。行业新入者需掌握多类型、大规模数据采集、识别及处理的信息化技术才能满足国家制定的一整套技术标准要求,从而形成行业进入壁垒。
(2)技术壁垒
考试与测评领域信息化包含:考务管理平台、考生身份验证平台、海量数据采集及识别系统、无纸化考试、网上评卷、教育测量与评价等多个平台和子系统。要完成多个子系统的整体建设,实现各个平台、子系统与考试测评业务的无缝对接,业务流程复杂、应用技术繁多。行业竞争者需要根据考试与测评行业的实际情况进行持续的技术创新研发,将自身积累的服务经验与对客户需求的深入理解相结合,对信息行业的多项技术进行开发研究。针对客户的需求提供包括系统方案设计、软硬件产品研发生产、系统部署实施、持续运营维护服务在内的综合性解决方案。新的行业进入者在短期内难以做到,从而形成技术壁垒。
(3)人才壁垒
考试与测评信息化领域涉及的关键技术包括云计算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技术、移动互联网技术、集成电路应用技术等,是一个多学科集成的技术领域,进入考试与测评信息化的企业必须在技术及开发等方面进行长期深入的研究。考试与测评信息化行业从研发到服务,需要具备信息化技术和考试行业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而这种专业人才的培养需要有较长的时间,需要积累丰富的专业实践经验,人才综合水平要求较高,人才需求数量大。如果新进的企业没有高技术水平、行业经验丰富的研发及管理团队,将在同行业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4)客户资源壁垒
考试与测评行业所面向的客户主要是考试机构。客户在选择合作企业时非常注重其所提供的考试信息化产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同时,对企业在行业内的经验和综合实力提出更高要求。客户会选择熟悉国家行业技术标准、具有运营大规模考试经验的知名企业,并且一旦选择合作,为保证考试与测评工作的平稳进行,一般不会轻易更换合作企业。因此,行业内的先入者对行业客户具有锁定效应,具备很强的客户黏性,对新入者形成壁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