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推荐
国内外聚苯乙烯行业概况及发展前景(附报告目录)
发布日期:2021-05-07 15:27:03

国内外聚苯乙烯行业概况及发展前景(附报告目录)

1、聚苯乙烯行业发展概况

(1)全球

聚苯乙烯最早的工业化生产始于 1930 年,德国的 IG 法本公司(现巴斯夫公司的前身)首先采用了本体聚合工艺实现了聚苯乙烯的初级工业化生产。20 世纪 80 年代后,随着连续本体聚合工艺对工程放大过程中的传质、传热等问题的解决,新式连续本体聚合工艺日臻完善,较老式本体法、乳液法和悬浮法等生产工艺的优势更加明显,连续本体聚合工艺是目前全球聚苯乙烯工业化生产的首选方法。

相关报告:北京普华有策信息咨询有限公司《2021-2026年聚苯乙烯行业数据深度调研分析与战略规划报告

近年来,随着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北美及西欧地区的实体产业逐渐向东北亚地区转移,海外聚苯乙烯的产能基本不再扩张,甚至有部分产能退出(如三井化学和住友化学解散其合资企业日本聚苯乙烯公司 JPS 并退出聚苯乙烯业务、巴斯夫关闭路德维希港 8 万吨/年的聚苯乙烯装置等),因此,近年来聚苯乙烯产能的新增主要集中在东北亚地区。

(2)国内

自 1960 年我国开始聚苯乙烯工业化生产以来,国内聚苯乙烯行业的发展总体经历了起步、扩张、快速发展三个阶段。

国内聚苯乙烯行业发展历程

2-21050G52H5E1.png

资料来源:普华有策

A、起步阶段(1960 年初~1989 年末)

1960 年初,中国石化上海高桥分公司采用我国自行开发的技术,建成第一套年产 5 万吨聚苯乙烯生产装置,正式开启了我国聚苯乙烯的生产历史。在行业起步阶段,我国所引入的装置对应的生产规模普遍较低,生产技术相对较为落后,生产工艺多采用老式本体法和悬浮法,且投产主体基本上以国有企业为主。

截至 1989 年末,我国聚苯乙烯的整体产能也仅达到 10.17 万吨,而当年实际产量也仅为 3.80 万吨,同期全国聚苯乙烯表观消费量为 22.53 万吨,基本上80%以上的需求依赖进口。

B、缓慢扩张阶段(1990 年初~1995 年末)

20 世纪 90 年代初,PS 树脂行业开始进入缓慢扩张阶段,但生产规模仍然偏小,所引进的技术均采用当时世界上较为先进的连续本体聚合工艺,比较知名的生产装置主要有汕头海洋集团 10.00 万吨装置、湛江中美实业化工有限公司 8.00万吨装置等。

通过对新引进技术的消化和吸收,业内对国际上最新的 PS 生产技术有了较深的了解,为后期 PS 树脂行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础。在产品类别上,HIPS的产量也在这一期间开始提升。

新装置的投产带动了国内 PS 的产量规模提升,但改革开放政策的深入和民营经济的蓬勃发展,使得聚苯乙烯的表观消费量呈直线上升趋势,远超过同期国内 PS 产量的增速。因此,这一阶段我国聚苯乙烯市场仍然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主要消费需求还是通过进口满足。

C、快速发展阶段(1996 年初~至今)

1996 年初~2016 年末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后,聚苯乙烯产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行业内现存尚在运行的大中型 PS 生产装置主要是在这一时期建成投产,行业产能得到大幅提高。在装置产能上,与前一阶段相比,这一期间新增加的生产装置产能普遍较大,多数新增装置的产能都在 10 万吨以上,装置大型化的趋势十分明显;此外,项目的投资主体亦开始多元化,行业内民营企业、外资、港台投资开始逐步增多,不再以国有企业投资为主,但在生产工艺上主要还是引进、消化国外的工艺技术,产品配方和工艺参数尚处于模仿和借鉴阶段。

2017 年~至今

目前,我国聚苯乙烯市场仍然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在产能方面,主要是江苏赛宝龙 10 万吨扩能、独山子石化 10 万吨扩能等,全行业聚苯乙烯的产能已经达到 374 万吨,未来随着市场需求规模的进一步扩大,行业产能将有望继续增长。与前期相比,最近几年聚苯乙烯市场逐渐过渡到供需紧平衡状态,行业整体需求规模较前期大幅提高,同时行业开工率逐年创历史新高,但供给略低于需求。

2、行业面临的机遇

(1)行业监管越来越严格,为聚苯乙烯高分子材料产业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环境保护方面,聚苯乙烯属于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但生产流程过程中所产生的环境污染物相对较少,对有限的污染源进行了必要的无害处理,属于环境友好型的生产方式。近年来,随着“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不断推进,企业及消费者的环保意识也在不断提高,“限塑料”、“禁塑令”的逐步实施既限制了一次性PS 塑料制品行业的发展,也在倒逼 PS 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自发改革产品层次结构,丰富产品系列,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适用性,同时对于在前期即已拥有较强技术积累的聚苯乙烯企业而言,也不失为一次重要的发展机遇。

安全生产监管方面,中央有关部门制定了《危险化学品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安全生产开始作为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任务,特别是在企业自动化程度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要求加快推进城镇人口密集区危险化学品企业搬迁工作和长江经济带危化品企业搬迁改造工作,对部分自动化程度不够、地理位置不适当、生产工艺相对落后的聚苯乙烯企业提出了规范改进的新要求。

(2)行业需求规模在不断扩大,产品应用领域在不断延伸

国民经济总规模的持续扩大和居民消费能力的提升为聚苯乙烯消费规模的扩大奠定了市场基础,而行业内企业加大了对聚苯乙烯质量与性能提升的研发投入,特别是聚苯乙烯改性技术的进步,为聚苯乙烯消费规模的扩大奠定了技术基础,推动产品的应用领域在不断延伸。除传统领域的应用继续保持稳定或增长的态势外,近年来以薄膜载带、高光片材、玻纤增强复合材料等为代表的新兴 PS应用开始方兴未艾,在光学精密仪器与器件、电子元器件、医疗检测设备、汽车工业等领域的应用研究开始迅猛发展,是未来 PS 消费新增长点。

(3)核心原材料的成本有望呈现下跌趋势,利好聚苯乙烯行业的发展

尽管核心原料苯乙烯的价格由于受石油价格波动影响而难以预测其长期变动趋势,但未来苯乙烯的国产化规模在不断提高,由于苯乙烯产能的逐步释放、苯乙烯期货对现货价格的自动调节、更低成本的生产技术开始普及,不仅苯乙烯的国产化规模在不断提高,而且在国际油价相对稳定的情况下终端的市场价格下行压力较大,对聚苯乙烯行业的长期发展是重大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