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中国显示面板行业现状:技术演进、竞争格局与未来趋势分析
发布日期: 2025-11-27 14:47:42

中国显示面板行业现状:技术演进、竞争格局与未来趋势分析

1、显示面板行业发展概况

显示器件产业是电子信息领域的重要支柱,涵盖玻璃基板、液晶材料、偏光片等多个细分领域,涉及光电子、微电子、化学等学科,产业链长,跨领域交叉,带动上下游发展。显示面板是产业链中游的核心产品,集成玻璃基板、液晶、偏光片等元器件,对市场需求影响重大。

产业链分为上游材料、中游组装和下游产品。显示面板经过精加工后,与其他元器件组装成显示模组,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平板等终端。随着消费者对轻薄产品的需求,触控显示一体化(如On-Cell、In-Cell技术)成为新趋势,推动行业新发展。

显示面板行业的发展主要可划分为四个阶段,经历了从CRT显示技术-LCD显示技术-等离子显示技术-OLED显示技术-Mini/MicroLED的技术迭代和升级。

行业发展经历

资料来源:普华有策

2、行业市场情况及发展趋势

显示面板市场需求预计将保持稳定增长,受大屏化趋势和新一代显示技术(如OLED、MiniLED)推动。2024年,全球显示面板出货面积约2.63亿平方米,市场规模约1,338亿美元,分别同比增长6%和13%。预计到2030年,市场规模将达1,487亿美元,出货总量约40.8亿片。随着5G、显示技术革新和大屏化趋势的推动,手机、电视等终端产品的替换需求将持续增长。新能源汽车市场和新兴行业(如智慧城市、智能家居、VR/AR、无人机等)的崛起,也为显示面板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行业的主要发展趋势具体如下:

(1)全球面板产业结构持续调整,面板产能进一步向中国大陆转移

近年来,日韩面板厂商纷纷计划退出LCD面板市场,LG、三星于2019年宣布将全面关停、退出LCD产线,准备向OLED转型。随着日韩厂商退出LCD面板市场,全球面板产能将进一步向中国大陆转移,群智咨询数据显示,中国大陆显示面板产商LCD面板产能全球占比由2022年69%快速提升至2024年74%,预计2025年将进一步达到76%的高位水平。产能集中有助于提升国内面板厂商的市场定价权,有利于显示面板市场价格的稳定,并带动国内新型显示器件行业整体市场份额的提升。

(2)Mini/MicroLED市场渗透率加速提升,下游应用规模快速增长

Mini/MicroLED技术的应用主要分为两大方向:RGB直接显示和作为背光方案。随着供应链降本和生产良率提高,Mini/MicroLED的市场前景广阔。2021-2024年,全球MiniLED市场规模从1.5亿美元增至23.2亿美元,年增速超过140%。

2021-2025年全球MiniLED市场规模

资料来源:普华有策

近年来,MiniLED技术快速发展,头部企业加速商用化。国内厂商如京东方推出了多款MiniLED显示产品,涵盖电竞显示器、电视和车载显示屏等;TCL推出了不同尺寸的MiniLED电视。国外厂商如索尼和飞利浦也在电视和显示器领域推出MiniLED应用产品。

(3)玻璃基线路板具有明显的成本和性能优势,有望引领MiniLED背光在更高分区及中大尺寸产品的应用

在MiniLED背光显示器的材料选择上,传统的PCB基板存在散热性差、热膨胀问题及高分区需求对LED寿命的影响。随着技术发展,玻璃基线路板凭借优越的性能,逐渐成为更好的选择。与PCB相比,玻璃基板的导热性高出3倍,有效防止MiniLED芯片亮度衰减,支持高分区数和高亮度表现。其超高平整度提升了芯片封装的良率和光源控制精度。此外,玻璃基板具有更低的生产成本,适合大规模量产,并可简化背光结构。海信的玻璃基MiniLED背光技术已成功应用于其大圣G9显示器,显著提高显示性能。随着产业化的推进,玻璃基MiniLED背光有望推动中大尺寸显示产品的加速普及。

3、行业竞争格局及主要企业

在平板显示器件精加工业务方面,构成竞争关系的国内企业主要包括长信科技(300088.SZ)、凯盛科技(600552.SH)、沃格光电集团等专业化平板显示器件精加工生产企业以及莱宝高科(002106.SZ)等面板厂商设立的仅承接部分内部加工业务的子公司或联营公司。

在光电显示器件业务方面,构成竞争关系的国内企业主要包括长信科技(300088.SZ)、合力泰(002217.SZ)、莱宝高科(002106.SZ)、沃格光电集团等。其主营业务涵盖玻璃盖板、触控显示模组、背光模组等产品。前述竞争企业在行业内各细分领域的发展起步较早,均为各自领域的知名公司,在收入规模、市场份额等方面具有一定领先优势。

行业内的主要企业

资料来源:普华有策

4、行业壁垒

(1)技术及工艺壁垒

显示器件加工制造企业的发展依赖于深厚的技术积累和优良的生产工艺。该行业涉及多个学科的综合应用,要求掌握蚀刻、切割、贴合等核心技术,且生产工艺持续更新。客户对产品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因此企业需要多年的技术经验积累来优化工艺、提高良率。新入企业面临技术壁垒,难以迅速掌握所需技术和工艺,导致成品良率低、成本高。

(2)人才壁垒

显示器件加工制造企业的发展依赖于高素质的生产、研发和管理人才。首先,熟练工人是精细生产的基础,企业需投入大量时间和成本培养;其次,技术更新迅速,需要研发人员进行质量改进和新品研发;此外,设备维护需要经验丰富的人员。最后,优化工艺流程、精确技术参数、严控品质以及专业经验是提高良率的关键。新入企业难以快速培养这些关键人才,形成了人才壁垒。

(3)资金壁垒

显示器件加工制造企业需要大规模的资金投入保障发展。首先,前期投入大,需购买昂贵设备,且生产环节涉及多工序,需要专业化设备,固定成本高,企业需通过规模效应和高效设备使用来控制成本。其次,供应商面对大规模终端厂商,需承受长货款回收期,流动资金需求大。最后,技术更新和产品升级也需大量研发投入。这些因素形成了新入企业的资金壁垒。(4)规模壁垒

较大的生产规模是显示器件加工制造企业降低成本、提高市场地位的关键。规模化生产有助于分摊固定成本,提升议价能力,降低采购成本。由于客户通常只与少数供应商长期合作,具备大规模生产能力的企业才能进入主流市场竞争。新入企业需一次性投入大量资金,建立稳定的规模化生产能力。

(5)客户资源壁垒

丰富的客户资源和稳定的客户关系是显示器件加工制造企业发展的关键。智能消费电子产品对技术和质量要求高,客户选择供应商时谨慎,认证周期长。企业需长期提供高质量产品和服务,才能获得客户认可并建立稳定合作关系。一旦成为核心供应商,客户通常不轻易更换,形成客户资源壁垒。

2026-2032年显示面板行业市场调研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涵盖行业全球及中国发展概况、供需数据、市场规模,产业政策/规划、相关技术/专利、竞争格局、上游原料情况、下游主要应用市场需求规模及前景、区域结构、市场集中度、重点企业/玩家,企业占有率、行业特征、驱动因素、市场前景预测,投资策略、主要壁垒构成、相关风险等内容。同时北京普华有策信息咨询有限公司还提供市场专项调研项目、产业研究报告、产业链咨询、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专精特新小巨人认证、市场占有率报告、十五五规划、项目后评价报告、BP商业计划书、产业图谱、产业规划、蓝白皮书、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认证、IPO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询等服务。(PHPOLICY:M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