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汽车 “智能化” 核心引擎:车载芯片行业全景图谱与投资机遇
发布日期: 2025-11-19 19:14:56

汽车 “智能化” 核心引擎:车载芯片行业全景图谱与投资机遇

车载芯片作为汽车电子系统的核心元器件,是支撑汽车智能化、网联化发展的基石。随着新能源汽车与自动驾驶技术的快速渗透,车载芯片的功能需求不断升级,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同时也面临着技术迭代加速、供应链格局重塑等诸多挑战。

1、车载芯片行业概况

车载芯片是专门针对汽车复杂工况(如高温、高振动、高电磁干扰等)设计制造的集成电路,主要功能是实现对汽车各项系统的控制、数据处理与传输。与消费电子芯片相比,车载芯片对可靠性、稳定性、安全性的要求更为严苛,认证周期更长,同时在功耗控制、环境适应性方面也有着特殊标准。

根据应用场景与功能差异,车载芯片可分为六大类,不同类型芯片在汽车中的作用与市场需求呈现显著差异:

车载芯片分类

资料来源:普华有策

2、车载芯片行业发展驱动因素

(1)新能源汽车产业爆发

新能源汽车的电子电气架构较传统燃油车更为复杂,芯片用量大幅提升(一辆新能源汽车芯片用量约为传统燃油车的2-3倍),尤其是功率半导体、自动驾驶芯片的需求缺口显著,直接推动车载芯片市场规模扩张。

(2)自动驾驶技术升级

从L1级辅助驾驶到L4级完全自动驾驶,芯片算力需求呈几何级增长(L4级自动驾驶芯片算力需求可达数百TOPS,远超L2级的10-50TOPS)。自动驾驶技术的商业化落地,成为车载芯片行业增长的核心引擎。

(3)车联网与智能化配置普及

智能座舱、V2X通信、OTA升级等功能成为汽车标配,带动车载通信芯片(如5G芯片)、存储芯片(如eMMC、SSD)的需求增长,同时推动芯片与软件算法的深度融合。

(4)政策支持与产业协同

全球主要国家将新能源汽车与汽车芯片列为战略产业,出台多项政策支持芯片研发与产能建设(如中国“新基建”政策、美国《芯片与科学法案》),同时车企与芯片企业的合作加深,形成“整车-芯片”协同发展生态。

3、行业技术发展趋势

车载芯片行业技术发展趋势

资料来源:普华有策

4、车载芯片行业竞争格局

中国车载芯片产业已形成功率器件稳进、智能芯片突破、生态壁垒初现的格局,技术端以碳化硅、7nm制程及AI算力缩小国际差距,产业链纵横向协同发展,国产化率从不足3%跃升至15%,200余家相关企业中50%实现量产,正从单点替代迈向系统级输出,但本土车规级芯片企业普遍规模小、产品类型单一(70%企业车规级芯片种类≤10种),全球竞争力不足;当前市场形成清晰梯队,第一梯队比亚迪半导体(车规级IGBT)、地平线(自动驾驶AI芯片)领跑,第二梯队兆易创新(车规级存储芯片全球市占率超15%)等具备细分优势,第三梯队芯驰科技(首个ASIL-D认证MCU厂商)等潜力可期。

5、车载芯片行业展望

未来5-10年,车载芯片行业将迈入黄金发展周期,市场规模持续扩容,技术迭代进程提速。全球层面,竞争格局正从“国际巨头垄断”向“多极制衡”演变,科技公司与本土企业的市场话语权逐步提升;国内市场中,国产化替代成为核心主线,功率半导体、中低端MCU等领域将实现全面自主化,自动驾驶芯片等高端赛道有望实现关键突破。与此同时,芯片与软件、汽车电子的深度融合,使车载芯片成为汽车产业价值重构的核心引擎,推动汽车从传统“交通工具”加速向“智能移动终端”转型。总体来看,行业机遇与挑战交织,技术创新能力与供应链韧性将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而政策赋能与产业协同将为行业高质量发展筑牢支撑。

2025-2031年车载芯片行业细分市场调研及投资可行性分析报告涵盖行业全球及中国发展概况、供需数据、市场规模,产业政策/规划、相关技术、竞争格局、上游原料情况、下游主要应用市场需求规模及前景、区域结构、市场集中度、重点企业/玩家,企业占有率、行业特征、驱动因素、市场前景预测,投资策略、主要壁垒构成、相关风险等内容。同时北京普华有策信息咨询有限公司还提供市场专项调研项目、产业研究报告、产业链咨询、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专精特新小巨人认证、市场占有率报告、十五五规划、项目后评价报告、BP商业计划书、产业图谱、产业规划、蓝白皮书、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认证、IPO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询等服务。(PHPOLICY:GY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