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已来:具身智能产业链图谱、万亿级赛道爆发与颠覆性趋势前瞻
1、具身智能:AI+机器人等物理实体
具身智能(Embodied AI)是指有物理载体的智能体,在与物理世界的交互过程中,通过感知、控制和自主学习来积累知识和技能,形成智能并影响物理世界的能力。
具身智能的实现方式多种多样,可以根据具体任务和环境需求选择合适的智能实体形态,例如,通用智能机器人,大型的工业设备加上AI系统,自动驾驶等多种具象化形态都属于具身智能。其中人形机器人作为具身智能的典型代表,被视为实现具身智能的最佳载体之一。
具身智能主要依赖于本体、智能体、数据和学习进化框架四大核心要素。具身智能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其核心在于智能体通过物理身体与环境的交互来实现感知、理解、决策和行动。
具身智能主要依赖于四大核心要素

资料来源:普华有策
2、具身智能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
1950-1980年:概念萌芽阶段,图灵在论文中提出人工智能发展方向,为具身智能奠定基础。
1980-1990年:早期探索与理论发展,罗德尼·布鲁克斯和罗尔夫·普费弗等人的研究为具身智能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撑。
2000-2010年:跨学科融合与技术突破,结合机构学、机器学习、机器人学等,逐步形成完整的学科体系。
2011-2020年:深度学习技术迅速发展,为具身智能注入了新的动力。
2021年至今:产业应用阶段,科技界和产业界广泛关注,推动专用机器人向通用机器人发展。
2024年被视为全球人形机器人原型机发布的元年,预计2025年将成为人形机器人的量产元年,而2026年可能迎来具身智能商业化应用的爆发。
3、具身智能产业链结构分析
具身智能产业链的完整性和各环节协同效率决定其持续发展。上游面临硬件迭代速度和成本跟不上软件的挑战,核心组件如减速器、伺服系统和控制器占成本大部分,且存在精度、稳定性和计算能力等问题。中游的挑战在于开发高效、可靠的软件系统,并实现软硬件深度集成,尤其是在复杂环境和任务下的控制算法。下游,随着具身智能在各行业的应用,跨界融合和个性化定制成为新趋势,需兼顾垂直场景探索和通用泛化。
具身智能产业链上下游结构图

资料来源:普华有策
4、市场规模分析及预测
具身智能的市场规模由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以及特种机器人组成,其中工业机器人占比最大,占比超50%。2021-2024年我国具身智能市场规模不断扩大。2024年,中国具身智能市场规模突破4800亿元。随着大模型端的技术突破,具身智能市场规模增长有望逐渐提升,预计2031年市场规模有望突破万亿元。
我国具身智能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资料来源:普华有策
5、具身智能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具身智能技术不断创新,国内外知名企业积极布局。具身智能在各大企业的推动下正快速发展,技术不断创新,应用场景日益广泛。从软硬件解耦技术到人形机器人的研发与应用,再到与大模型的深度融合,具身智能正逐步成为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分支。特斯拉、谷歌、英伟达、Figureone、宇树科技、智元、小米、优必选、华为、科大讯飞等国内外多家知名企业均在具身智能领域积极布局,并已取得显著进展。
具身智能通过深度融合信息域和物理世界,推动机器人等物理实体更好地理解世界、与人类自然互动、并高效执行任务。思维智能与行动智能的结合加速了通用人工智能(AGI)的发展。
(1)技术创新推动具身智能持续进化。通过感知、决策、行动和反馈的循环,具身智能实现智能进化,未来智能将不再是预设结果,而是在动态环境中涌现的产物。核心技术包括:一是数据驱动的“感知—决策—行动—反馈”闭环,具备跨模态感知和认知能力,提升复杂场景响应能力;二是形态涌现,通过强化学习与进化算法优化形态和行为,提升自主决策精确性;三是多体协同,构建智能体间的协作框架,发展群体智能算法和多智能体系统,共同完成复杂任务。
(2)推动了各行业的跨界整合,开辟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具身智能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各行业的跨界整合,开辟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它突破了数据瓶颈和产品限制,实现了经济、高效的规模化应用。主要应用领域包括:
具身智能行业主要应用领域

资料来源:普华有策
未来,具身智能将推动机器人应用多样化、个性化,并加速跨界融合的趋势。
(3)引发更深层次社会思考
具身智能的快速发展将深刻影响社会各层面,带来一系列挑战和思考:
具身智能的快速发展将深刻影响社会各层面

资料来源:普华有策
《2025-2031年具身智能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涵盖行业全球及中国发展概况、供需数据、市场规模,产业政策/规划、相关技术/专利、竞争格局、上游原料情况、下游主要应用市场需求规模及前景、区域结构、市场集中度、重点企业/玩家,企业占有率、行业特征、驱动因素、市场前景预测,投资策略、主要壁垒构成、相关风险等内容。同时北京普华有策信息咨询有限公司还提供市场专项调研项目、产业研究报告、产业链咨询、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专精特新小巨人认证、市场占有率报告、十五五规划、项目后评价报告、BP商业计划书、产业图谱、产业规划、蓝白皮书、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认证、IPO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询等服务。(PHPOLICY:ESYW)
第一章 具身智能产业概述
第一节 人工智能基本概述
一、 基本定义
二、 研究内容
第二节 具身智能基本概述
一、 基本定义
二、 主要特征
第二章 中国具身智能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第一节 宏观经济环境
一、 宏观经济概况
二、 对外经济分析
三、 工业经济运行
四、 固定资产投资
五、 宏观经济展望
第二节 政策环境
第三节 社会环境
第四节 技术环境分析
第三章 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状况分析
第一节 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综述
一、 产业发展背景
二、 产业发展特点
三、 产业发展历程
四、 产业面临挑战
五、 产业发展建议
第二节 中国人工智能市场运行状况分析
一、 产业发展现状
二、 产业链条结构
三、 市场发展规模
四、 细分领域分析
五、 应用结构分析
六、 产业竞争格局
七、 产业布局状况
八、 融资情况分析
第三节 中国人工智能企业发展分析
一、 企业区域分布
二、 企业员工规模
三、 企业营收状况
四、 企业市值情况
五、 企业技术分析
六、 企业研发情况
七、 企业专利状况
第四节 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前景趋势预测
一、 应用前景广阔
二、 产业发展展望
三、 产业发展趋势
第四章 具身智能行业发展分析
第一节 全球具身智能行业发展综述
一、 行业驱动因素
二、 行业发展现状
三、 企业发展布局
四、 技术进展状况
第二节 中国具身智能行业发展分析
一、 行业发展意义
二、 主要实现方式
三、 技术发展动态
四、 行业应用领域
第三节 中国具身智能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第四节 中国具身智能行业发展对策分析
第五章 具身智能应用分析——无人驾驶汽车
第一节 中国无人驾驶汽车行业发展综述
一、 基本原理分析
二、 行业发展特点
三、 行业发展历史
四、 行业主要技术
五、 行业发展前景
六、 行业发展趋势
第二节 中国无人驾驶汽车市场运行分析
一、 行业发展现状
二、 市场规模状况
三、 企业合作动态
四、 示范区的建设
五、 行业投资情况
六、 行业专利数量
第三节 中国无人驾驶汽车消费者分析
第四节 人工智能在无人驾驶汽车中的应用
一、 应用优势分析
二、 主要应用领域
三、 应用风险瓶颈
四、 应用发展建议
第五节 中国无人驾驶汽车行业发展问题及建议
一、 行业发展问题
二、 主要风险分析
三、 行业发展建议
四、 法律规制建设
第六章 具身智能应用分析——家用机器人
第一节 中国家用机器人市场发展综述
第二节 中国扫地机器人行业发展分析
第三节 中国家用教育机器人的发展情况
第七章 具身智能应用分析——人形机器人
第一节 中国人形机器人行业发展综述
一、 行业基本概述
二、 行业发展历程
三、 行业发展现状
四、 产业化状况
五、 技术发展难点
六、 AI大模型赋能
第二节 中国人形机器人行业发展价值分析
第三节 中国人形机器人行业核心零部件发展分析
一、主要构成
二、 伺服系统
三、减速器
四、控制器
五、传感器
第四节 国内外典型人形机器人发展分析
一、 软银/Pepper
二、 波士顿动力/Atlas
三、优必选/Walker
四、其他
第五节 中国人形机器人发展前景分析
第八章 具身智能核心技术分析
第一节 计算机视觉技术
第二节 机器视觉技术
第三节 自然语言处理技术
第四节 基于深度学习的自然语言处理技术
第五节 计算机图形学应用技术
第九章 国际具身智能企业分析
第一节 A企业
一、 企业发展概况
二、 企业经营状况分析
三、发展战略分析
第二节 B企业
一、 企业发展概况
二、 企业经营状况分析
三、发展战略分析
第三节 C企业
一、 企业发展概况
二、 企业经营状况分析
三、发展战略分析
第十章 中国具身智能行业重点企业经营状况分析
第一节 A公司
一、 企业发展及相关业务介绍
二、经营情况分析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四、公司发展战略
第二节 B公司
一、 企业发展及相关业务介绍
二、经营情况分析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四、公司发展战略
第三节 C公司
一、 企业发展及相关业务介绍
二、经营情况分析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四、公司发展战略
第四节 D公司
一、 企业发展及相关业务介绍
二、经营情况分析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四、公司发展战略
第五节 E公司
一、 企业发展及相关业务介绍
二、经营情况分析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四、公司发展战略
第十一章 具身智能行业投资及发展前景预测分析
第一节 中国具身智能行业投资风险分析
一、 技术风险
二、法律风险
三、竞争风险
四、 市场风险
第二节 中国具身智能行业投资建议分析
第三节 中国具身智能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一、行业发展前景
二、行业发展趋势前瞻
第四节 对2025-2031年中国具身智能行业预测分析
一、2025-2031年中国具身智能行业市场规模预测
二、 2025-2031年中国无人驾驶汽车市场规模预测
三、2025-2031年中国家用机器人市场规模预测
第十二章 具身智能行业发展总结及建议

户名:北京普华有策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开户银行: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复兴路支行
账号:1121 0301 0400 11817
任何客户订购普华有策产品,公司都将出具全额的正规增值税发票,并发送到客户指定微信或邮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