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推荐
纤维增强材料行业在新能源细分市场应用分析
发布日期:2025-10-24 10:03:18

纤维增强材料行业在新能源细分市场应用分析

1、纤维增强材料在风电叶片中应用方式

纤维复合材料是一种以树脂为基体、纤维为增强体的高性能材料,具有高强度、轻质、耐腐蚀等优点,应用广泛。随着新能源等产业发展,其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在风电叶片中,纤维增强材料主要有两种应用方式:

真空灌注与纤维织物: 这是叶片生产的主流工艺。通过铺设大量的纤维织物(如玻璃纤维布),在真空下被树脂浸润固化,能显著提升叶片的刚度、强度、抗疲劳性并减轻重量。

拉挤成型与主梁型材:拉挤工艺制成的型材(主要是玻璃纤维或碳纤维)纤维含量高、质量稳定,作为预置件用于叶片主梁,能极大提升其承载性能和刚度。这已成为中大型叶片满足大型化、轻量化需求的主流方案。

2021 年起我国新核准陆上风电项目全面平价上网、国家不再补贴,受此影响 2020 年迎来装机高峰,新增并网装机 71.67GW(同比增 178.7%,超此前三年总和),累计达 282GW。2021-2022 年新增装机回落至 47.57GW、37.63GW,但仍超 2020 年前各年度;2023 年新增 75.9GW,较 2022 年增长 102%。补贴退坡后,行业通过技术创新与市场化优化,实现从政策驱动向市场驱动转型——风电大型化、关键材料国产化降低全生命周期成本,特高压与储能技术缓解消纳瓶颈,度电成本下降提升其能源地位,投资收益可控也提振了投资积极性。

2020-2024年我国风电新增并网装机容量

2-251024100511247.jpg

资料来源:普华有策

中国风电发展已展现巨大潜力与积极进展。技术层面,风机大型化、叶片轻量化及智能运维技术持续降低度电成本;基建层面,特高压输电工程加速推进,跨区输电能力显著提升,弃风率逐年下降;储能配套方面,储能成本持续下降,为风电平滑出力提供支撑;政策驱动上,市场化电价改革推动风电全电量入市,差价补偿机制平衡市场风险,绿电交易与碳市场联动更凸显其环境价值。

未来,国内风电需进一步强化技术、基建与机制的协同发展:通过储能规模化应用提升调节能力,依托特高压网络实现高效消纳,结合市场化电价机制释放绿电溢价潜力,加速风电在我国发电结构的比例提升。

2、光伏纤维增强材料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1)光伏边框市场格局

全球清洁能源需求推动光伏发电规模扩张,国际能源署(IEA)数据显示,过去十年全球光伏装机容量年复合增长率超 20%,预计 2030 年累计将破 1700GW。光伏边框作为组件核心辅材,承担保护玻璃边缘、强化密封与机械强度、便利运输安装的作用,性能直接影响组件安装与寿命,占组件成本约 9%,是成本最高的辅材。

当前市场以铝合金边框为主(占绝大多数份额),其强度高、抗腐蚀、易回收且经长期市场验证;但随着产业对降本、环保、绝缘等需求提升,以纤维增强材料为核心的新型边框加速发展,在海上光伏(环境严苛)、BIPV(美观需求高)等场景率先落地,市场占有率稳步上升。

(2)纤维增强材料光伏边框的市场应用优势

成本更低:原材料以玻璃纤维、聚氨酯等非金属为主,价格低且生产工艺简单(无需挤压、切割等复杂工序);耐腐蚀性强可减少维护成本;自带绝缘性,无需额外加装绝缘装置,节约组件生产成本。

性能更优:耐湿热、酸碱、盐雾,适配海上光伏强风、极端温差、海水腐蚀等复杂环境;绝缘性可避免电流泄漏、降低组件电势诱导衰减;温度变化下热膨胀应力小,结构稳定性强。

环保性更高:生产过程能耗与污染物排放低于铝合金(电解铝生产碳排放高、耗电大),契合 “双碳” 战略;结构设计中可采用生物基或可回收树脂,提升材料可持续性与回收率,减少资源浪费。

美观度更好:适配建筑光伏一体化(BIPV)与分布式光伏需求,可通过拉挤、缠绕等工艺制作多样样式,颜色丰富且能贴合建筑外观,满足美观性要求。

综上,纤维增强材料边框凭借 “低成本、优性能、高环保、好美观” 的综合优势,为组件厂商提供降本增效、复杂场景适配及战略适配的系统性解决方案,正迎来市场替代的绝佳契机。

3、纤维增强材料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应用分析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以其轻质高强的特性,正逐步替代新能源汽车中的传统金属材料,有效实现车身减重、降低能耗,是汽车轻量化的关键路径。

(1)应用驱动力与现状

在“双碳”背景下,汽车轻量化已成为明确趋势。根据《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燃油车与纯电动乘用车的轻量化系数将在2025至2035年间持续显著降低。材料轻量化是实现此目标的核心方式之一,其中,纤维复合材料(特别是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因其低密度、高强度、耐腐蚀、设计自由度高等优异特性,成为替代钢、铝的理想选择。例如,在前端模块等部件上使用玻纤复合材料,可减重高达30%-50%,兼具性能与成本优势。

(2)市场前景与行业机遇

全球及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迅猛发展,为纤维复合材料行业注入了强劲动力。据国际能源署预测,到2030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5600万辆。中国市场表现尤为突出,2024年销量已达1228.8万辆,渗透率升至25.6%;预计2025年销量将突破1610万辆,电动化渗透率有望超过50%。

新能源汽车对提升续航里程的迫切需求,使轻量化成为刚需。纤维复合材料作为经实践验证的有效解决方案,其行业发展正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扩张而迎来重大机遇。

2025-2031年纤维增强材料行业细分市场调研及投资可行性分析报告涵盖行业全球及中国发展概况、供需数据、市场规模,产业政策/规划、相关技术、竞争格局、上游原料情况、下游主要应用市场需求规模及前景、区域结构、市场集中度、重点企业/玩家,企业占有率、行业特征、驱动因素、市场前景预测,投资策略、主要壁垒构成、相关风险等内容。同时北京普华有策信息咨询有限公司还提供市场专项调研项目、产业研究报告、产业链咨询、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专精特新小巨人认证、市场占有率报告、十五五规划、项目后评价报告、BP商业计划书、产业图谱、产业规划、蓝白皮书、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认证、IPO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询等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