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R后处理系统:政策驱动与技术升级双轮发力,迈向绿色低碳新阶段
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提升和排放标准的不断趋严,SCR(选择性催化还原)后处理系统作为柴油发动机尾气治理的核心技术,正迎来新一轮的发展机遇。2025年至2031年,行业将在政策推动、技术升级与市场需求的多重驱动下,持续向高效、集成、智能化方向演进。
1、政策加码,排放标准趋严驱动市场需求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对机动车及非道路移动机械的排放要求日益严格。2000年开始,我国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历经多次升级,2020年发布国六标准,自2023年7月起全面实施国六b标准,2025年以来国七标准研究和制定进程加快,技术路线或将增加EHC和紧耦合SCR等环节,目前正处于三阶段预研究之中,同时欧七排放标准已正式实施。这些政策不仅推动了新车型的尾气处理系统升级,也催生了存量车辆的改造需求。
SCR系统作为降低氮氧化物(NOx)排放的主流技术,在重型商用车、工程机械、船舶等领域的渗透率持续提升。尤其是在非道路国四、船舶国二等标准全面落地后,SCR系统在非道路移动机械和船舶领域的应用空间进一步打开。
2、市场规模稳步增长,国产替代进程加速
据统计,2024年全球SCR后处理系统市场规模近百亿美元,中国市场也呈现恢复性增长态势。随着国内企业在催化剂、喷射系统、控制系统等核心环节的技术突破,国产SCR系统在性能与成本上逐步具备与国际品牌竞争的实力。
2020-2025年我国SCR后处理系统市场规模

资料来源:普华有策
以艾可蓝、凯龙高科、威孚高科、银轮股份等为代表的国内企业,凭借持续的研发投入和本土化服务优势,正在加速替代进口产品,并在部分细分领域实现出口增长。中国企业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逐步提升,成为推动行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3、技术升级方向明确,集成化与智能化成趋势
为满足更严格的排放要求,SCR系统正向“低温高效、低成本、长寿命”方向发展。催化剂材料、喷射控制策略、系统集成能力成为技术竞争的关键。
SCR系统行业技术趋势

资料来源:普华有策
4、下游应用多元化,新兴市场潜力可期
除传统商用车外,SCR系统在非道路机械、船舶、发电机组等领域的应用正快速拓展。随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排放标准升级,中国SCR企业有望凭借性价比优势进一步开拓海外市场。
此外,在“双碳”目标背景下,氢内燃机、甲醇发动机等替代燃料技术的发展,也为SCR系统提供了新的应用场景。尽管电动化趋势对传统内燃机构成一定冲击,但在重卡、远洋船舶等场景中,内燃机仍将在中长期内占据主导地位,SCR系统需求具备较强韧性。
5、行业挑战犹存,核心竞争力构建是关键
尽管前景广阔,SCR行业仍面临一系列挑战:
SCR行业面临的挑战

资料来源:普华有策
6、展望2025–2031:绿色转型与产业升级并进
未来几年,SCR后处理系统行业将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随着“国七”“欧七”等更严格标准的出台,系统复杂度和附加值将进一步上升。具备核心技术、规模化生产能力与全球化布局的企业,将在新一轮行业洗牌中占据优势。
同时,在“智能制造”“绿色供应链”等政策引导下,SCR产业链将加速向低碳化、数字化方向转型,推动整个行业迈向更高效、更清洁的未来。
SCR后处理系统行业正站在政策与技术的交汇点上,机遇与挑战并存。唯有坚持创新驱动、深化产业链协同、加快国际化步伐,中国企业才能在全球环保浪潮中赢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为实现“蓝天保卫战”与“双碳目标”贡献行业力量。
《2025-2031年SCR后处理系统行业市场调研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涵盖行业全球及中国发展概况、供需数据、市场规模,产业政策/规划、相关技术/专利、竞争格局、上游原料情况、下游主要应用市场需求规模及前景、区域结构、市场集中度、重点企业/玩家,企业占有率、行业特征、驱动因素、市场前景预测,投资策略、主要壁垒构成、相关风险等内容。同时北京普华有策信息咨询有限公司还提供市场专项调研项目、产业研究报告、产业链咨询、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专精特新小巨人认证、市场占有率报告、十五五规划、项目后评价报告、BP商业计划书、产业图谱、产业规划、蓝白皮书、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认证、IPO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询等服务。(PHPOLICY:RSY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