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塔行业全景分析:产业链、壁垒与发展机遇
1、风塔行业概况
风机是利用风力来发电的,一般布局在风力强劲的内陆和海上区域,风塔是风机的重要组成部分,除塔体外,其内部通常有爬梯、电缆、电缆梯、平台等结构。风塔通常由几节塔筒经连接件“法兰”连接在一起,塔筒和法兰是构成风塔的两大基本组件。
风塔作为风机的支撑件和保护件,是保持风机正常运转的重要部件,需要具备良好的耐冲击性、抗腐蚀性等特性。通常情况下,风塔越高,风速越大,风轮单位面积捕捉的风能越多,发电量越大。
2、风塔行业发展上下游
风塔制造业属于钢铁加工业,其上游行业是钢铁制造行业,下游行业主要是发电行业。生产风塔产品所需的主要原材料是钢板和钢锭,钢板通过卷板机矫正焊接形成塔筒,钢锭经过机器锻造加工形成法兰。风塔行业与上游原材料行业关联紧密,原材料的供应情况、价格波动情况等都会对本行业造成重大影响。
由于风塔厂商的经营模式通常是以销定产,和下游客户签订合同后才去分批订购原材料,若遇原材料价格上涨,对应订单的产品毛利率就会下降;反之,原材料价格下降,对应订单的毛利率就会上升。因此,企业必须随时关注原材料价格波动趋势,预期原材料价格可能上涨的情况下,通过提前采购等方式控制成本;预期原材料价格可能下降的情况下,则尽可能推迟原材料采购。
在我国,风电投资商(运营商)通过招标方式直接采购风塔产品,也有部分风塔由风电整机生产商采购后统一销售给风电运营商。因此,风塔产品的下游客户主要为国内包括华能集团、国电集团、大唐集团、国家能源集团等大型电力集团在内的各类风电运营商,也包括金风科技、远景能源等风电整机制造商。风塔制造业与下游行业高度相关,整个风电产业的发展状况决定了风塔制造业的发展前景,目前随着一系列政策的推出,我国的风电产业景气度较高,海上风电设备市场前景广阔。
风塔行业产业链结构图

资料来源:普华有策
3、风塔行业壁垒
(1)市场壁垒
风塔属于电力系统的基础装备,产品质量对于发电的可靠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具有关键的作用,要求可靠使用寿命在20年以上,且风塔常年野外运行,环境较为恶劣,运行风险较大,因此下游客户在选择设备制造商时十分谨慎,都要经过长期、谨慎的考核,并在选择供应商时关注其产品实际运行情况,公司历史业绩是对产品质量、履约能力最好的保障。
(2)技术壁垒
风塔高达数十米甚至百米,需承载百吨主机系统并抵御叶片振动。风电场选址偏僻、环境恶劣,风塔要经受强风、零下40度严寒、沿海高湿度高盐度腐蚀等考验,且使用寿命要求超20年,需长期耐受温差、风沙、雨水。质量问题会对风电机组造成致命影响,因此对其可靠性和稳定性要求极高。
风塔制造涵盖切割、卷圆、焊接等多道工序,精度要求严苛,如垂直度误差不超10毫米,顶端法兰多项平面度和倾斜度误差均不超0.5毫米。不同客户标准与技术要求各异,需拆解设计蓝图定制方案,对原材料采购、生产监测、出厂检验进行全过程管控,依赖先进技术设备与长期经验积累,新企业难以快速实现大规模合格生产。
(3)资金壁垒
风电设备制造业属于资金密集型行业,在建设初期,对厂房、设备等固定资产投入较大;在生产运营阶段,原材料采购占用资金较大,且风塔产品销售回款周期较长,风塔生产商需要充足的流动资金。新进入的企业必须具备较强的资金实力以抵御风险。
(4)装备能力
塔架制造需要配备全套的数控下料、卷制成型、自动焊接、表面处理装备、起重运输等设备,一般的钢结构厂缺少卷制成型设备和大型塔段整体表面处理装备,一般压力容器厂缺少表面处理装备,因此塔架制造相对于一般钢结构制造和压力容器制造有其独特的工艺装备要求。
4、风塔行业竞争格局
伴随风电行业的快速发展,全国风电年新增并网装机容量持续增长,为风电设备及零部件厂商提供发展空间,陆上塔筒制造商多在全国多地设立生产基地,工厂分布呈现“小而多”的格局,对于海上塔筒和桩基,需要各企业在相应的沿海省份投资建厂,属地性较强,总体上风塔行业市场格局较为分散,风塔行业中的主要参与者包括天顺风能、泰胜风能、天能重工、大金重工、海力风电等专业风电塔筒厂商,也有中船澄西船舶修造有限公司、葛洲坝机电建设公司、广东粤水电新能源装备有限公司等国央企厂商。
行业内主要企业介绍

资料来源:普华有策
5、风塔行业的发展机遇
(1)政策驱动下的市场需求爆发
政策驱动下,全球能源转型为风塔行业带来强劲需求:中国“双碳”目标及“千乡万村驭风行动”推动下,2025年底国内风塔市场规模预计达290.8亿元(同比增15.58%),欧盟《欧洲风能宪章》、法国108亿欧元补贴及美国IRA法案刺激全球风电投资,2025-2030年新增装机预计680GW(中国占比超45%),推动陆上风电高塔化(100米以上机型占比65%)与海上风电规模化(单机容量15MW+)成为主流趋势。
(2)海上风电的发展
海上风电场的发展正在迅速成为风电行业的主要增长点。海上风场的风速更高、更稳定,发电效率更高。随着海上风电技术的成熟和成本的下降,更多的国家和地区开始布局海上风电,这为海上风塔制造商提供了巨大的市场机会。
(3)技术创新和效率提升
风塔设计和制造技术的不断创新,如高强度材料的使用、更高效的塔架结构设计和智能监控系统的集成,能够显著提高风电场的效率和可靠性。技术的进步不仅降低了建设和维护成本,还提高了风电项目的经济性。
(4)绿色制造与可持续发展
环保政策倒逼行业升级。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要求风塔全生命周期碳足迹低于8.5吨CO₂/吨,推动企业采用绿电熔炼、循环钢材等技术,头部企业碳排放强度较2020年下降28%。国内政策鼓励绿色生产,如《关于促进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绿色低碳修复的指导意见》支持在废弃矿山建设风电场,推动风塔与生态修复结合。同时,旧塔替换市场启动,2025-2030年累计替换规模预计达120万吨,为行业提供持续需求。
(5)新兴市场与商业模式创新
东南亚、中东等新兴市场成为新增长极。越南计划2030年海上风电装机6000MW,菲律宾2025年启动海上风电拍卖,东盟整体海上风能资源可开发量超10亿千瓦,但当前装机仅0.874GW,潜力巨大。商业模式创新涌现,如“风电+渔业”模式(南日岛项目)、分散式风电与乡村振兴结合(河南凤凰岭项目带动1.2万村民增收),通过定制化风塔设计满足多样化需求。
《2025-2031年风塔行业市场调研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涵盖行业全球及中国发展概况、供需数据、市场规模,产业政策/规划、相关技术/专利、竞争格局、上游原料情况、下游主要应用市场需求规模及前景、区域结构、市场集中度、重点企业/玩家,企业占有率、行业特征、驱动因素、市场前景预测,投资策略、主要壁垒构成、相关风险等内容。同时北京普华有策信息咨询有限公司还提供市场专项调研项目、产业研究报告、产业链咨询、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专精特新小巨人认证、市场占有率报告、十五五规划、项目后评价报告、BP商业计划书、产业图谱、产业规划、蓝白皮书、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认证、IPO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询等服务。(PHPOLICY:GY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