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涂层复合材料行业产业图及驱动因素玩家利润水平
1、功能性涂层复合材料行业产业链情况
上游提供聚酯薄膜(PET)、聚酰亚胺膜(PI)等膜材料、胶材料及铜箔等,配备涂布机等设备;中游为功能性涂层复合材料制造;下游经模切、模组等厂加工,终端应用于智能手机、平板等消费电子。
功能性涂层复合材料行业产业链

资料来源:普华有策
2、行业主要特性
(1)周期性
功能性涂层复合材料行业作为消费电子领域的上游企业,与消费电子产品行业的发展具有较强的联动性。消费电子行业直接面向终端用户,因此宏观经济景气度、居民可支配收入、居民消费习惯等因素影响消费电子产品行业的市场需求。在经济繁荣时,居民可支配收入上升,终端消费电子产品的市场需求增加,进而增加对功能性涂层复合材料的需求;在经济低迷时,居民可支配收入下降,对消费电子产品的需求降低,进而影响本行业的市场需求。因此,功能性涂层复合材料行业会随着宏观经济景气周期的波动而波动。
(2)区域性
消费电子产品的生产厂商主要集中在经济较发达、工业基础配套较好的珠三角、长三角地区,功能性涂层复合材料从生产到模切都需要做到贴近客户和及时快速地供货,因此,其行业的区域布局和终端厂商的地域分布基本一致,主要集中在珠三角、长三角地区,区域性特征明显。
(3)季节性
功能性涂层复合材料行业的发展与下游消费电子行业的发展高度相关,消费类电子厂商大多在三季度推出新产品,其销售季节性比较明显。每年的开学季、国庆节、圣诞节、元旦、春节等为消费类电子产品的销售旺季,相关消费类电子生产厂商往往提前生产和备货。受终端消费电子产品的消费习惯影响,使得公司每年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的销售收入高于前两季度,销售收入呈现一定的季节性特征。
3、行业技术特点和未来发展趋势
(1)行业技术水平及特点
功能性涂层复合材料是由薄膜材料衍生出来新材料细分领域,在各类基膜的基础上,通过涂层配方、精密涂布和技术加工等多种手段,生产出具有防静电、防窥和防蓝光等多种光学及物理性能的功能薄膜产品,行业技术水平随着下游消费电子、新型显示等行业的发展而不断快速提升。为实现产品的高品质和良品率,其在材料结构设计、配方设计、工艺设计、生产线自主定制与调试等多个方面有着较高的要求。
技术研发与产品开发方面,由于下游客户主要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液晶电视等消费电子和新型显示领域,技术创新快、新产品推出快及消费热点转换快等特征明显,具有快速市场响应能力的企业才能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以标的公司为代表的行业内具有研发实力的企业采用上下游“联动式”灵活研发模式,深度介入下游客户的产品设计、敏锐洞察市场走向的同时,紧密结合上游基膜、功能性涂层材料行业发展状况,获得产品先发优势,快速开发出满足市场需求的新产品。
材料配方设计方面,功能性涂层复合材料行业要求相关技术人员具备化学、光学、物理、机械及自动化控制等多个领域的交叉专业知识结构,具备丰富的行业经验,才能结合市场需求和下游客户个性化要求,根据特定产品的目标光学性能等特征对基膜材料和涂层材料进行精确的配比,并经试验、试制及检测等合格后,方能生产出具有特定光学性能、符合特定客户需求的功能性涂层复合材料产品。
工艺设计方面,功能性涂层复合材料制造工艺根据产品和材料特性不同而存在一定差异。在规模化生产过程中,需要适时对生产工艺如精密涂布、高平整复合等进行设计、调整和优化,以满足不同客户的个性化需求。这些工艺设计不仅需要专业的知识储备,还需要长期的实践积累与优化。具有可靠和先进的工艺设计能力是企业面对市场变化和满足不同客户需求的重要竞争力之一。
生产线自主定制方面,功能性涂层复合材料生产线通常需要配置精密度高、稳定性好、整体作业协同度高的上料系统、配胶系统、精密涂布系统、光固化系统、产品自动化检测系统和成品收卷系统等成套生产线,国内外市场标准化成套设备不多。国内企业积极进行生产设备自主研发创新和加快技术升级。业内主导企业积极利用自身积累的生产技术和经验,通过自主创新和不断摸索,成功根据不同产品类别设计并定制开发了功能性涂层复合材料生产线,对引进的生产设备进行技术改造和工艺改进,大幅提高了产线生产效率、良品率和智能化水平。
(2)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当前我国正处于制造业转型升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期。随着以消费电子、新型显示为代表的下游终端应用市场需求的快速增长,我国功能性涂层复合材料产业将迎来快速发展时期,市场空间广阔。我国正在逐步成为全球功能性涂层复合材料的主要生产和应用市场,功能性涂层复合材料业正不断向中国转移。国内功能性涂层复合材料产业通过多年的发展,业内相关企业已掌握功能性涂层复合材料相关开发与生产技术,部分企业已经能生产出性能、规格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产品,具备了较强的综合实力。与此同时,国家“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新材料产业,“十四五”规划进一步强调要加快新材料产业创新发展,推动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为制造强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市场需求持续增长、全球功能性涂层复合材料逐步向中国转移和国家产业政策的赋能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为我国功能性涂层复合材料行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4、功能性涂层复合材料行业发展驱动因素及阻碍因素
行业驱动因素及阻碍因素

资料来源:普华有策
5、行业利润水平的变动趋势及变动原因等
功能性涂层复合材料行业的利润水平根据不同的产品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部分低端功能性涂层复合材料,由于产品应用范围广,需求量大,进入门槛较低,市场竞争较为激烈,产品利润率较低。产品价格的变化主要受市场供求情况以及上游原材料的价格变动的影响。如果市场供过于求,或上游石油价格走高导致原材料上涨,同时原材料成本上升的压力不能完全有效传导至下游,则利润将出现下滑。应用于消费电子内部的功能性涂层复合材料,如具有结构性粘结、屏幕固定、光学透明粘贴、屏蔽和导电等功能的材料,该类产品与消费电子类产品价格走势类似。产品生命初期,当竞争者研制出相似的产品以前,产品利润较高,随着时间的推移,消费电子厂商逐步降低价格使产品进入弹性大的市场。随着未来市场对高附加值的功能性及差异化、多样化和个性化产品需求不断扩大和深化,拥有较强的研发实力、产品系列齐全,紧跟市场变化的功能性涂层复合材料龙头企业利润水平将继续稳步攀升并引领国内功能性涂层复合材料行业的发展。
目前,在高性能的功能性涂层复合材料如新型显示、新能源材料等应用领域,由于工艺技术和设备壁垒较高,国内仍以进口为主。虽然在进口替代的驱动下国内一些企业正在进入该领域,但是具备一定规模的参与企业数量较少,产品毛利率水平一直处于较高水平。由于该领域设备供应周期、技术转化周期均较长,要求生产企业具备大量实际生产的数据存储,因此较高毛利率水平将维持一段时间。
随着未来更多企业进入该市场,激烈的竞争将使得行业利润水平有所下降,这将促使行业企业投入更多资源进行新产品研发,不断推出新产品以提升盈利空间,进而促进整个行业的向前发展。
6、功能性涂层复合材料行业主要玩家
(1)3M
1902年成立于美国,全球多元化跨国企业,全球最大OCA光学胶供应商,产品覆盖OLED/LCD领域,OCA市占率超40%,光学胶广泛应用于电子、汽车等领域。
(2)日东电工Nitto
1918年成立于日本,知名材料企业,保护膜业务覆盖电子、汽车、医疗等领域,产品含光学保护膜、离型膜,在OLED保护膜领域技术全球领先,市场占有率达90%。
(3)激智科技
2007年成立于宁波,主营光学薄膜、光伏薄膜、汽车薄膜的研发生产,是国内较早从事光学膜研发的企业,技术、品质及市场地位国内领先。
(4)斯迪克
2006年成立于江苏,专注胶粘剂及功能性涂层复合材料的研发生产,是国内领先的多功能涂层复合材料综合解决方案供应商。
(5)国风新材
聚焦高分子功能膜材料、光电新材料、聚酰亚胺材料等五大产业,集研发、采购、生产、销售于一体,产品质量居行业前列。
(6)晶华新材
2006年成立于上海,为功能性涂层复合材料生产企业,主要从事工业胶粘材料、电子光学胶粘材料、特种纸的研发生产。
(7)万润光电
2013年成立于扬州,专注功能性涂层复合材料研发生产,主要产品为功能性离型膜。
(8)斯瑞达
2011年成立于江苏,从事功能高分子材料研发生产,产品以高分子涂层为核心的功能胶带材料和膜材料为主。
7、功能性涂层复合材料行业主要壁垒构成
功能性涂层复合材料行业主要壁垒构成

资料来源:普华有策
《2025-2031年功能性涂层复合材料行业细分市场分析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涵盖行业全球及中国发展概况、供需数据、市场规模,产业政策/规划、相关技术、竞争格局、上游原料情况、下游主要应用市场需求规模及前景、区域结构、市场集中度、重点企业/玩家,企业占有率、行业特征、驱动因素、市场前景预测,投资策略、主要壁垒构成、相关风险等内容。同时北京普华有策信息咨询有限公司还提供市场专项调研项目、产业研究报告、产业链咨询、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专精特新小巨人认证、市场占有率报告、十五五规划、项目后评价报告、BP商业计划书、产业图谱、产业规划、蓝白皮书、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认证、IPO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询等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