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光学镜头及摄像模组产业链与行业发展的最新动态
1、光学镜头及摄像模组产业链
光学镜头及摄像模组处于光学产业链的中游位置。光学镜头借助光学折射原理,把需拍摄的景物聚焦于胶片或图像传感器之上,进而实现光学成像。摄像模组则是在光学镜头的基础上,经过精密设计,将图像传感器、电子零件等整合为一体的光学电子组件。摄像模组利用镜头采集光线,通过图像传感器把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再由图像处理器将其转变为数字图像信号,并输出到数字信号处理器进行加工处理,最终输出视频影像。
在光学行业中,上游由光学原材料(硝材、光学树脂等)供应商、光学元器件(棱镜、透镜、滤光片等)供应商以及电子元器件(CMOS图像传感器、连接器、陀螺仪、PCB等)供应商共同构成。行业中游为光学镜头及摄像模组制造商,光学镜头及摄像模组作为光学成像系统的核心构成部分,制造商依据下游不同应用领域的差异化需求开展研发、设计及生产工作。行业下游为光学镜头及摄像模组的应用领域,涵盖消费电子、汽车电子、安防监控、机器视觉等行业。
行业上下游分析

资料来源:普华有策
2、光学镜头及摄像模组行业发展历程
光学镜头的主要功能是光学成像,作为各类设备中光学成像系统的核心组件,光学镜头的性能直接决定了成像质量的好坏、算法的实现和设备最终的使用效果。
光学镜头行业发展阶段

资料来源:普华有策
近年来,中国新能源汽车、安防监控、新兴消费电子等产业快速发展,“万物互联”概念和智能技术逐渐渗透到各类终端电子产品中,进一步拓宽了光学镜头的使用场景。智能驾驶、智能家居、运动相机、VR/AR设备、无人机等新领域产品不断涌现,为光学镜头及摄像模组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增长动力。在国
产替代的背景下,中国光学镜头厂商经过十余年的技术研发和经验积累,在车载、消费电子、安防监控等应用领域形成了一股主要力量,诞生了舜宇光学科技、力鼎光电、联创电子、宇瞳光学及弘景光电等主流市场参与者。
3、光学镜头分类
(1)按焦距是否可变分类
根据使用时能否调整焦距,光学镜头可分为定焦镜头和变焦镜头两大类。其中,定焦镜头焦距唯一,为固定值,而变焦镜头焦距可变,为一段范围。
(2)按镜片材质分类
依据光学镜头的镜片材质进行分类,主要可划分为玻璃镜头、塑胶镜头以及玻塑混合镜头这三大类别。一般来讲,塑胶镜头具有显著的特性,其可塑性强,能够轻松地被制造为非球面形状,在实现小型化和低成本方面具有天然优势,并且在智能手机、数码相机等诸多设备中得到了极为广泛的应用。玻璃镜头则展现出更高的面型精度,透光率极高,同时耐候性出众,正因如此,它更多地在全景/运动相机等高端影像设备、机器视觉以及车载相机等专业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玻塑混合镜头是由玻璃镜片与塑胶镜片巧妙组合而成,成功融合了二者的优势,兼具较高的透光率、耐候性以及出色的性价比,所以在智能家居摄像机、安防监控摄像机、车载相机等多个领域均有着广泛的应用。
各类型镜头的特征对比

资料来源:普华有策
4、不同领域光学镜头的性能差异
不同应用领域的光学镜头性能特点对比

资料来源:普华有策
5、光学镜头及摄像模组行业发展趋势
(1)光学镜头下游应用场景不断丰富
光学镜头作为光学成像系统的核心组件,对于成像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自20世纪初以来,光电子技术取得了迅猛发展,光学镜头作为光电子领域关键的信息输入端口,其应用范畴已从最初的光学显微镜、望远镜、胶片相机等领域,逐步拓展至安防视频监控、数码相机、摄像机、智能手机等多个领域。近些年来,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飞速进步,光学镜头的应用领域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智能驾驶、智能家居、全景/运动相机、VR/AR设备、无人机、3DSensing、机器视觉等新兴领域不断涌现,为光学镜头及摄像模组行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驱动力。
(2)光学薄膜技术成为行业关键技术热点
随着下游应用领域的不断深化与拓展,对于光学成像品质的要求呈现出日益提高的态势,现代光学成像技术也随之朝着高精度的方向持续演进。
光学薄膜技术是一种在基材上通过蒸镀工艺形成两种及以上具有不同折射率(高低折射率相间)的介质膜的技术。其原理是通过精确控制多层膜的每一层厚度,从而引发光路的变化,进而实现在特定波段范围内光的透光、反射或偏振分离等特殊光学效应。
光学薄膜具备诸多独特且关键的特性,例如偏振分光特性,能够将不同偏振方向的光进行有效分离;减反射特性,可显著降低光线在膜层表面的反射损耗;光谱波长准确定位特性,其定位精度通常可达纳米级。鉴于这些卓越的特性,目前尚未有其他技术能够替代光学薄膜技术,并且它在下游应用的后期算法实现效果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关键作用。正因如此,如何持续改进光学薄膜技术并对其进行高效利用,已然成为光学镜头行业备受关注的关键技术热点问题。
(3)高清化、宽视场角等高性能需求提升玻璃非球面镜片用量
玻璃球面镜片因其镜面曲线形状相对单一,在成像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存在天然像差。为了有效矫正这些像差,往往需要将多个具有凹凸不同形状的镜片进行细致的分组组合。然而,这种方式带来了一系列问题:一方面,极大地增加了镜头整体的体积与重量;另一方面,在光线传播过程中,多个镜片的组合会对透光率产生不利影响,导致透光率有所降低。这些因素综合起来,容易引发诸如影像清晰度欠佳、视界出现歪曲以及视野范围狭小等一系列不良现象,对成像质量造成明显干扰。
与之相比,玻璃非球面镜片则展现出独特的优势。通过精准调整圆锥常数和非球面系数这两个关键参数,玻璃非球面镜片能够依据实际需求自由地设计光线传播路径和光路结构,进而对球面像差进行高效且精准的校正。凭借这一特性,玻璃非球面镜片在提升成像质量方面表现卓越。具体而言,仅仅使用1片玻璃非球面镜片,便能够达到2-3片玻璃球面镜片所能实现的成像效果。这一优势不仅显著减少了镜片的使用数量,而且直接降低了镜片组的体积与重量。
在当今科技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智能驾驶、智能家居等新兴应用场景正蓬勃兴起。这些场景对于光学镜头提出了更为严苛的性能要求,例如高清化的图像呈现以及宽视场角的覆盖能力等。在这样的发展趋势下,玻璃非球面镜片凭借其独特的性能优势,预计其用量将会持续攀升,在相关领域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
(4)组合使用不同材质镜片提高光学镜头性能
在光学镜头设计中,光学镜头厂商对镜片材质、特性的选择及组合呈现多样化趋势。例如,玻塑混合镜头结合了玻璃镜头和塑胶镜头的优点,减少镜头厚度和失真率,提高成像清晰度和光圈,实现成像质量、镜头体积、重量及规模量产能力之间的平衡;使用具备不同色散特性的镜片材料组合来消除成像色差,实现可见光、红外光等不同波长光谱的成像;使用具备不同热膨胀系数的镜片搭配组合,抵消温度带来的影响,大幅提升光学镜头的耐候性,不断拓宽使用场景。
《2025-2031年光学镜头及摄像模组行业产业链细分产品调研及前景研究预测报告》,涵盖行业全球及中国发展概况、供需数据、市场规模,产业政策/规划、相关技术、竞争格局、上游原料情况、下游主要应用市场需求规模及前景、区域结构、市场集中度、重点企业/玩家,企业占有率、行业特征、驱动因素、市场前景预测,投资策略、主要壁垒构成、相关风险等内容。同时北京普华有策信息咨询有限公司还提供市场专项调研项目、产业研究报告、产业链咨询、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专精特新小巨人认证、市场占有率报告、十五五规划、项目后评价报告、BP商业计划书、产业图谱、产业规划、蓝白皮书、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认证、IPO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询等服务。(PHPOLICY:GY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