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行业发展全析:规模、趋势走向及细分领域解析
1、医药行业发展概况
在全球经济持续发展以及社会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的大背景下,民众的保健意识逐步增强,对医疗保健的需求呈现持续增长的态势,进而推动医药市场稳步发展。在市场驱动力的强劲作用下,中国医药市场的增长速度超越了全球医药市场。
就我国医药市场规模而言,2022年已达到18,680亿元人民币。据相关预测,到2030年,这一规模将达到29,911亿元人民币。具体来看,2020年至2025年期间,我国医药市场的复合年增长率为9.6%,该增长率显著高于全球同期平均水平。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优化生育政策以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战略得以实施,健康中国建设的全面推进以及居民健康消费的不断升级等多重有利因素的共同推动,医药行业在未来有望迎来广阔的发展机遇。
2、我国医药行业发展趋势
医药行业主要发展趋势

资料来源:普华有策
3、细分市场的发展情况
(1)升白药物市场情况
白细胞减少症是一种常见的血液疾病,在临床上,其定义为成人外周血白细胞绝对计数持续低于4×10⁹/L(对于儿童而言,10岁及以上者低于4.5×10⁹/L,10岁以下者低于5×10⁹/L)。当成人外周血粒细胞绝对计数低于2×10⁹/L(10岁及以上儿童低于1.8×10⁹/L,10岁以下儿童低于1.5×10⁹/L)时,被称作粒细胞减少症;若低于0.5×10⁹/L,则被称为粒细胞缺乏症。
引发白细胞减少症的病因众多,涵盖细菌、病毒感染,药物因素(例如化疗药物以及丙硫氧嘧啶等抗甲状腺药物),结缔组织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等),消化系统疾病(包括肝硬化、肝炎等),以及血液系统疾病(诸如恶性血液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等)。近些年来,伴随人们饮食及生活习惯的转变,加之大气及水质等污染日益严重,白细胞减少症的发病率呈逐步上升趋势,愈发受到临床医生的广泛关注。
在肿瘤的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过程中,白细胞减少症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放疗与化疗作为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手段,均会对造血系统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进而引发白细胞减少,导致患者难以耐受后续治疗,不得不接受后线疗法,这无疑降低了临床治疗效果。同时,白细胞减少可能引发严重的不良反应,甚至继发严重感染,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因此及时进行预防和治疗至关重要。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的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癌症新发病人数达457万人,在全球癌症病例中所占比例高达23.7%。如此庞大的肿瘤患者群体,对升白类药物产生了迫切需求。
(2)抗高血压药物市场情况
高血压是慢性进展疾病,早期或无症状,体检时发现,也可能有头痛、头晕等症状。血压持续升高损害心脑肾等靶器官,引发系列并发症,严重危及生命。在我国,高血压重要并发症脑血管病死亡率高。当下,高血压因高发病率和严重心脑并发症,成为全球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全球10亿人受影响,每年940万人死于其并发症。我国人口老龄化,高血压患病率上升,18岁以上成年人患病率达27.9%。高发病率促使国内抗高血压药市场规模增长。
高血压是脑卒中和冠心病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我国有超过半数的心脑血管病发病与高血压有关。高血压疾病的治疗及控制已刻不容缓,而诸多降压药物的推出也为高血压患者的病情缓解、治愈提供帮助,未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和社会城市化的不断进展,高血压的患病率还会进一步升高,届时将对降压药物形成更大的需求。
(3)抗抑郁药物市场情况
抑郁症,这一由多种因素引发、以抑郁症状为主导的心境或情感性障碍性疾病,其临床表现涵盖情绪消沉、思维迟缓、言语行动减缩以及对工作的兴致丧失等方面。目前,抑郁症已然成为全球共同面临的重大精神健康议题,作为常见且多发的心身疾病,它给个体、家庭乃至全社会均造成了难以估量的损失。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权威统计数据显示,全球范围内抑郁症患者数量已逾3.5亿人,这使得抗抑郁症问题已成为一个严峻的全球性公共卫生挑战。随着人们生活工作节奏的不断加快,竞争压力日益增大,人们的心理负担也随之逐渐加重,致使抑郁症患者数量呈现出日益增多的态势。与此同时,全球抗抑郁药物市场规模也在不断扩张,2022年全球抗抑郁药市场规模已达145亿美元,且预计到2030年将攀升至176亿美元。
就国内情况而言,抑郁症的发病率亦呈逐年上升趋势。相关统计资料表明,中国抑郁症患者人数高达9500万,这意味着平均每15个人中就有1人深受抑郁症困扰。随着人们对抑郁症问题的关注度不断提升,国内抗抑郁药物市场亦呈现出逐年快速增长的态势。
(4)抗肿瘤药物市场情况
在当今时代,肿瘤已然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之一。据相关数据显示,2018年全球新增癌症病例数量约为1,810万例,与此同时,癌症死亡案例也高达960万例。基于当前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到2025年,全球新增癌症病例数预计将攀升至约2,100万例;而到2035年,这一数字更是可能高达2,700万例。与之相应的是,同期癌症死亡人数也将从2018年的960万例急剧上升至1500万例。
在地区分布方面,全球范围内,五分之一的男性以及六分之一的女性正遭受着癌症的严重侵袭。值得关注的是,全球大约一半的新发癌症病例以及癌症死亡事件发生在亚洲地区。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所公布的数据,2020年我国癌症新发病人数达到了457万人,在全球癌症病例中所占比例高达23.7%。
随着癌症发病率的持续攀升,抗肿瘤药物市场得以快速发展。具体来看,根据相关统计结果表明,2016-2020年期间,中国抗肿瘤药物市场规模由1,250亿元稳步增长至1,975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CAGR)达到了12.12%。并且,按照当前的发展态势预测,国内抗肿瘤药物市场规模在2030年有望达到6,831亿元。
4、行业竞争格局
在我国,医药制造行业的竞争态势颇为激烈,且从总体格局而言,该行业呈现出较为分散的特点。
从产品应用领域的维度进行剖析,在针对具有较大患者群体的疾病领域,例如常见的高血压、感冒等疾病,与之对应的药品往往置身于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之中。这是因为此类疾病的患病群体庞大,市场需求广泛,众多企业纷纷涉足该领域,试图分得一杯羹。然而,对于那些患病率较低且技术门槛相对较高的疾病领域,由于研发和生产难度较大,需要企业具备较高的技术水平和专业能力,因此参与竞争的企业数量相对较少,行业竞争压力也相对较小。
从产品创新程度的角度审视,目前我国医药制造企业中,仅有少数企业拥有较强的技术创新实力。这些企业能够凭借其深厚的技术积累和创新能力,持续向市场推出原研药产品,从而在市场竞争中占据较为强劲的优势地位。而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其技术能力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创新研发方面面临较大挑战,主要通过生产和销售仿制药产品来参与市场竞争。
伴随我国医药制造行业的稳步发展,基于市场竞争的需求以及产业链延伸的战略考量,行业内部分规模较大的企业开始积极探索通过并购等有效方式,对规模相对较小的企业进行整合。2014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进一步优化企业兼并重组市场环境的意见》,为企业的兼并重组及资源整合营造了有利的政策环境。可以预见,在未来随着我国医药制造行业兼并重组工作的持续推进,行业整体集中度将会得到进一步提升,市场竞争也将更加趋向规范化。
《2025-2031年医药行业细分市场分析投资前景专项报告》涵盖行业全球及中国发展概况、供需数据、市场规模,产业政策/规划、相关技术、竞争格局、上游原料情况、下游主要应用市场需求规模及前景、区域结构、市场集中度、重点企业/玩家,企业占有率、行业特征、驱动因素、市场前景预测,投资策略、主要壁垒构成、相关风险等内容。同时北京普华有策信息咨询有限公司还提供市场专项调研项目、产业研究报告、产业链咨询、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专精特新小巨人认证、市场占有率报告、十五五规划、项目后评价报告、BP商业计划书、产业图谱、产业规划、蓝白皮书、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认证、IPO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询等服务。(PHPOLICY:GY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