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合金材料市场需求、技术革新趋势、发展特征及竞争格局分析
1、2017-2022年中国特种合金材料市场需求量及增长率
近几年我国出台了多项政策促进特种合金材料行业的发展,加上国内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水平的提高,促进了航空航天、汽车船舶、能源电力、石油化工等特种合金材料下游行业的发展,国内特种合金材料市场需求稳定增长。2017-2022我国特种合金材料行业需求量从3091万吨增至4415万吨,复合年增长率为7.4%。
2017-2022年我国特种合金材料行业需求量

2、技术革新趋势分析
钢铁行业全球已经进入了成熟期,发达国家钢铁行业已经进入了衰退期,我国钢铁行业总体上也将从成熟期进入到衰退期。特钢是钢铁行业中产业升级的典型,全球特钢行业还处于成长期,尤其是以高温合金与耐蚀软磁合金为代表的合金材料行业正处于成长期,有望随着社会生活自动化、智能化的发展,相应需求持续成长。
耐蚀软磁合金材料主要应用于电磁自动控制设备,各类电磁阀、膨胀阀、电磁泵、电子控制喷油器、车用旋转传感器、半导体生产设备等。耐热钢及高温合金可广泛应用于汽柴油发动机的进排气阀。目前国内耐蚀软磁合金的下游终端客户面在不断扩展,由传统的家用冰箱、空调,逐步向小家电咖啡机、饮料机及新能源车快速扩展。
未来,随着我国下游行业对特种合金材料需求的增长,我国的高温合金消费量将快速提升。由于高温合金尤其是需要精细加工的高端高温合金的技术门槛较高,扩充产能的周期长,难度大,因此短期内产量难以跟上需求的增长,供需缺口将进一步扩大。
3、行业基本特点分析
(1)周期性
特种合金材料行业应用于航空航天、船舶、汽车、电力、石化等国民经济重要领域,与宏观经济周期波动弱相关,受单一行业的影响较小。因此,航空航天、船舶、汽车、电力、石化等特种合金材料下游行业具有明显周期性特点,特种合金材料行业与下游行业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因此特种合金材料行业也有着明显的周期性特点。
(2)区域性
特种合金材料的下游应用领域较为广泛,而且下游行业也分布在全国各个地区。因此特种合金材料行业不具有明显的区域性。
(3)季节性
特种合金材料行业的下游行业为航空航天、船舶、汽车、电力、石化等行业,总体来看下游行业受季节因素影响较小,因此特种合金材料行业也没有季节性特点。
(4)经营模式
下游主要客户为向军用和民用领域客户销售特种合金材料,产品具有“多品种、多规格、定制化”的特点。企业多采用以直销模式为主,贸易商模式为辅的销售模式;主要采取“以销定产”、“以产定购+安全库存”的生产模式和采购模式,销售作为企业生产经营的中心环节,生产及采购围绕销售开展工作,企业通过不断的产品升级、技术迭代、客户拓展等措施促进销售增长。
4、行业竞争分析
特种合金材料是新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具备良好耐高温、耐蚀性能或某种特定的环境适应性,可用于航空航天、燃气轮机、石油化工等国民经济关键领域,也是国防现代化的重要支撑。特种合金材料主要包括高温合金、高性能合金、高品质特殊钢等。
高温合金行业不存在明显的区域性,耐蚀合金及特种不锈钢行业具有一定的区域性,主要集中在华东地区,主要因为长三角地区是我国耐蚀合金及不锈钢加工与流通的核心区域,聚集了一批新型高端材料生产厂商。
现阶段,我国高温合金行业的企业主要分为科研单位、高温合金母合金生产企业、零部件生产企业和下游应用企业几类。从生产领域看,由于行业进入的技术壁垒较高,因此我国高温合金行业形成了以钢研高钠、抚顺特钢、西部超导、图南合金等公司为代表的企业发展特征。
我国高温合金企业总体情况

结合高温合金行业国内主要企业产能来看,抚顺特钢、钢研华纳、西部超导处在第一梯队;宝钢特钢、攀长钢、图南股份、齐齐哈尔特钢厂、中科院金属所、北京航材院处在第二梯队;中科三耐、应流股份、炼石航空、万泽股份等处在第三梯队的位置。
我国高温合金企业竞争层次分析

我国高温合金行业从业企业数量少,整体技术开发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较大差距,整体产能、实际有效产量较小,尤其是高端航空用高温合金的有效产能远远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目前国内从业企业间属于竞合关系,直接竞争较少,基本上以努力实现技术创新、扩大产能、满足市场需求为目标共同发展。
更多行业资料请参考普华有策咨询《2023-2029年特种合金材料行业细分市场分析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同时普华有策咨询还提供产业研究报告、产业链咨询、项目可行性报告、专精特新小巨人认证、十四五规划、BP商业计划书、产业图谱、产业规划、蓝白皮书、IPO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询等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