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推动下,未来医用内窥镜应用领域将更加广泛
1、医用内窥镜基本情况及分类
医用内窥镜是一种医用成像器械,用于在内窥镜诊疗过程中提供通道、照明,并可以对体腔、中空器官和身体管道进行观察或操作。医用内窥镜通过自然腔道或微创手术的小切口进入人体,帮助医生观测后进行疾病诊断或通过病变的活检进行病理诊断;它亦可用于手术或协助植入治疗性人工产品。
医用内窥镜是一种集光学、人体工程学、精密仪器、现代电子、数学、软件等技术于一体的多学科系统。医用内窥镜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可进入人体的软管或硬管、捕获和传输患者内部组织器官图像的透镜成像系统、对捕获的图像进行数字化处理的图像处理系统、将数字化图像呈现给操作者或观察者的显示系统、以及传输光线以提高被检查区域的可见度的光源系统;在某些情况下,还包括一个额外的工作通道,为手术过程中使用的器械提供通路。医用内窥镜的种类繁多,根据医用内窥镜的种类不同,其结构和工作原理也有所不同。
医用内窥镜分类
资料来源:普华有策
2、医用内窥镜的应用情况
医用内窥镜在现代医学领域中,已然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它广泛应用于众多临床科室和各式各样的诊疗场景,并在其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内窥镜技术的助力下,医生们能够更深入地观察患者体内的病灶,从而进行更为精准的诊断和治疗。
当前,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内窥镜手术在临床科室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例如,在普外科领域,内窥镜技术可用于胆囊切除、肠道肿瘤切除等微创手术,极大地提高了手术效率和患者恢复速度。在妇科领域,内窥镜则被广泛应用于子宫、卵巢等生殖器官的检查和治疗,为女性患者带来了更为精准和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此外,在泌尿外科、耳鼻喉科、胸外科等多个临床科室中,内窥镜手术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不仅能够帮助医生更清晰地观察病灶,还能辅助进行更为精细的手术操作,降低手术风险,提升治疗效果。
医用内窥镜以其独特的优势和广泛的应用范围,正逐渐改变着传统的外科手术模式,为患者带来更为高效、安全和舒适的诊疗体验。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内窥镜的应用领域持续扩大至更多临床科室的诊疗过程中,医用内窥镜市场需求也将进一步提高。
临床科室中应用内窥镜的情况
资料来源:普华有策
3、医用内窥镜行业发展趋势
(1)从微创到无创,内窥镜让医生更易操作、让患者更安全
在当今医疗技术不断进步的背景下,医用内窥镜行业的发展趋势正朝着从微创到无创的方向稳步迈进。在早期,内窥镜手术技术在不断发展完善,从传统的多孔手术模式逐渐向单孔手术演变。如今,更是有朝着经自然腔道的无创手术方向快速演进的趋势。这一变革意义重大,一方面,患者的创伤大幅减少。传统的多孔手术可能会给患者身体留下多个创口,而单孔甚至无创手术的出现,让创口数量锐减,患者的术后恢复时间得以加快,身体所承受的痛苦也大大减轻。同时,整个手术过程的安全性得到进一步提升,降低了手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
然而,这种变革也给医生带来了新的挑战。手术路径的减少,意味着医生可操作的空间更小;创口的隐形化,使得手术操作难度增大。在这种情况下,对医生的操作技能要求更为严苛,需要他们经过大量的实践积累丰富的临床经验,并且在术式设计方面要有更加精巧的构思。每一个操作步骤都需精心设计,才能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展望未来,随着科技的持续创新,内窥镜产品也将不断升级。在图像质量优化方面将有更大的突破,比如提高图像的清晰度、色彩还原度等,让医生能够观察得更为仔细准确。操控灵活性也会得到大幅提升,操作手柄的灵敏度、弯曲角度等方面都会进行优化,方便医生自如操作。同时,内窥镜产品会结合人工智能(AI)和机器人辅助技术,让人工智能(AI)能够协助医生对复杂的手术场景进行分析判断,机器人辅助技术则能够按照医生的指令更精准地完成一些精细的操作,从而使从微创到无创的手术转变成为既可行又高效的解决方案。
(2)聚焦临床需求和具体术式,产品需要逐一满足临床需求
内窥镜技术的发展始终以满足具体临床需求和术式要求为核心驱动力。在实际诊疗中,不同的手术类型对内窥镜的性能提出了差异化的要求。例如,涉及毛细血管或细小组织的手术需要更加清晰的视野,这催生了4K、3D内窥镜的应用,使图像分辨率和立体感得到显著提升,从而满足“看得更清”的需求;而在肿瘤切除或淋巴结清扫等手术中,医生需要更精准地辨识病灶和组织目标,这推动了荧光内窥镜的发展,通过特定的荧光成像技术帮助医生“辨得更明”。
未来,医用内窥镜的技术迭代将更加聚焦于解决具体术式中的实际问题。产品将朝着更高分辨率、更强功能集成、更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同时与人工智能(AI)和图像处理技术深度结合,以满足不同领域的手术需求。无论是提升视觉清晰度、增强目标识别能力,还是优化操作体验,内窥镜的发展都将持续聚焦于解决临床痛点,为医生提供更加高效、精准的手术工具,从而进一步提升手术质量和患者安全。
4、国内医用内窥镜市场竞争格局
硬镜市场基本外资主导,整体外资企业占比超过80%。卡尔史托斯、奥林巴斯、史赛克等占据市场主导地位,在三级医院等中高端市场优势明显。国产企业中,沈阳沈大是国内最早从事硬式内窥镜研发和生产的企业,整体市场份额约5%。
软镜市场主要由奥林巴斯、宾得、富士三家日本厂商垄断,其中奥林巴斯在中国市场占有率超过60%,在不同等级医院都有很强的市场地位。国产软镜厂商如开立医疗、澳华内镜等近年来推出了高清内窥镜产品,填补了国产高清内窥镜的空白,但整体市场份额仍然较小,此前产品主要集中在低端市场。
随着国产企业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产品的不断升级,以及国家政策对国产医疗器械的支持,国产医用内窥镜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逐渐增强,市场份额有逐步扩大的趋势。例如在2023年国内内窥镜销售额前五品牌中,国产品牌开立和迈瑞分别跻身第四、第五位,占比均在5%左右,且开立增速较为显著。
医用内窥镜企业情况
资料来源:普华有策
《2025-2031年医用内窥镜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涵盖行业全球及中国发展概况、供需数据、市场规模,产业政策/规划、相关技术/专利,竞争格局、上游原材料情况、下游主要应用市场需求规模及前景、区域结构、市场集中度、重点企业/玩家,企业占有率、行业特征、驱动因素、市场前景预测、进出口数量/金额/地区/国家、投资策略、主要壁垒构成、相关风险等内容。同时北京普华有策信息咨询有限公司还提供市场专项调研项目、产业研究报告、产业链咨询、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专精特新小巨人认证、市场占有率报告、十五五规划、项目后评价报告、BP商业计划书、产业图谱、产业规划、蓝白皮书、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认证、IPO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询等服务。(PHPOLICY:GY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