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游领域的政策出台支持和引导为铜基新材料行业发展提供了机遇
1、铜基新材料行业概况
铜是重要金属资源,在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中有着广泛用途,也是高技术发展的基本支撑材料。铜基材料产业是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在国民经济稳定、持续发展的推动下,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精炼铜、铜材生产国和消费国。铜基材料加工生产是铜产业链当中的重要一环。铜基材料加工是指由铜及铜合金制作出的各种形状的铜材,如铜板、铜带、铜线、铜排、铜管、铜棒、铜球、铜箔等。
铜线、铜棒、铜板、铜带、铜管等铜基材料下游应用领域主要包括电力行业、家电行业、交通运输、建筑行业、机械电子等传统领域。随着电子电路、新能源、半导体等新兴领域的飞速发展,聚焦于 PCB 制造、光伏电池板、锂电池制造等领域的铜基新材料,例如铜球、氧化铜粉、高精密铜基散热片、电解铜箔等材料,发展十分迅速,市场前景广阔。
铜基材料的上游主要为矿山采选和冶炼以及铜贸易等行业,铜材是大宗商品,市场供应十分充足。下游行业主要影响产品的市场需求,随着终端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铜基新材料企业致力于开发更高性能、更专业化的产品,实现产业升级。
铜基新材料行业产业链

资料来源:普华有策
2、铜基新材料行业进入壁垒

资料来源:普华有策
3、行业面临的机遇与风险
(1)机遇
1)国家产业政策支持为行业提供良好发展环境
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的一系列产业发展相关政策或产业规划,包括《鼓励进口技术和产品目录(2016 年版)》《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 年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等,积极鼓励支持电子电路行业等行业及其上游材料行业的大力发展。上述行业政策的推出,为铜基新材料的行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2)PCB 产业规模稳步增长,带动产业链不断发展
2010-2024年,全球 PCB 产值复合增长率为3.6%,我国 PCB 产值的复合增长率为 6.4%,PCB 产业规模稳步增长为铜基新材料行业提供了重要的发展契机。在产业迅速扩容的大背景下,PCB 制造企业的生产技术与世界水平的差距逐步缩小,带动上游铜基新材料的制造企业的全面发展,各类产品竞争力得到逐步提升。总体而言,下游行业的整体发展,尤其是 PCB 行业的稳步增长,为铜基新材料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对行业企业的经营发展带来积极影响。
3)下游应用市场不断扩大,带动铜基新材料需求持续提升
伴随着通信、计算机、消费电子、汽车电子、工业控制和医疗、航空航天等 PCB 下游领域的快速发展,PCB 需求量将持续增长;同时,光伏、锂电池、有机硅等领域技术不断进步,行业保持高速发展;市场对铜球产品和氧化铜粉产品需求将持续提升。此外,5G 的快速建设、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也为高精密铜基散热片行业带来了广阔的市场空间。总体而言,下游应用领域不断扩大,带动铜基新材料需求持续提升。
(2)风险
1)原材料价格波动较大
铜基新材料生产所需的主要原材料为铜,铜作为主要的有色金属大宗商品之一,价格受经济环境、政策环境、供求关系、汇率等因素的影响而存在一定的波动性,并自 2020 年以来波动更为剧烈。我国作为世界第一的铜消费国,相应的铜资源矿产储备却较为稀缺,资源短缺及定价权较弱等特点较为明显,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较高。铜价的波动对相关企业的原材料采购、库存管理、现金流管理等方面造成一定影响,并影响企业利润水平。
2)行业内企业发展对资金实力要求较高
由于主要原材料铜的单位价格较高,行业内的企业若想形成一定的规模效应,需投入大量的资金,致使行业内企业普遍存在由于资金短缺而制约了企业发展的情况。
4、行业的周期性、区域性、季节性特征
(1)周期性特征
铜基新材料的行业周期性与下游行业息息相关,目前,行业的下游应用领域较为广泛且趋于多元化,应用领域覆盖通信、计算机、消费电子、汽车电子、工业控制和医疗、航空航天、新能源、有机硅等社会经济的各个行业。总体而言,行业的周期性受单一下游行业的影响较小,主要体现为随着宏观经济的波动以及主要下游产业即电子信息产业的周期变化而波动。
(2)区域性特征
从全球角度来看,铜基新材料的核心下游 PCB 产业主要集中在亚洲、欧洲和美洲(主要是北美洲)。而我国 PCB 产业主要分布于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地区,其中中国大陆则以华东和华南地区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水平较高。近年来,随着沿海地区制造成本上升,部分 PCB 企业开始将产能向中西部地区迁移,尤其是江西、湖北、重庆等经济产业带的 PCB 产能呈现快速增长的发展势头。依托于 PCB 产业,铜基新材料企业在这些区域亦逐步形成了产业集群效应。
(3)季节性特征
铜基新材料行业的产品下游应用领域较为广泛,且近年来应用更趋于多元化,行业季节性特征主要受下游行业影响。铜基新材料行业销售规模呈现一定的季节性,一般来说,一季度销售规模较其他季度偏低,并且下半年整体略高于上半年,主要原因系一季度受春节假期等因素影响下游企业采购量相对较小,而下半年一般为 PCB 下游电子产品市场销售旺季,下游企业采购量相对较大。总体而言,铜基新材料的下游应用领域较为广泛,生产和销售受季节影响较小,行业季节性特征不明显。
5、铜基新材料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和政策
我国出台政策支持铜基新材料行业发展,“新型铜及铜合金制造” 被列为战略新兴产业,部分电子产品用材料列入鼓励类,其是重点支柱产业,受政策大力支持。下游领域方面,《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实施方案(2018-2020 年)》《推动重点消费品更新升级,畅通资源循环利用实施方案(2019-2020 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推动 5G 加快发展的通知》《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 年)》《基础电子元器件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 年)》《5G 应用“扬帆”行动计划(2021-2023 年)》《智能光伏产业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 年)》《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等一系列产业政策出台支持和引导通信、计算机、消费电子、汽车电子、工业控制和医疗、航空航天、新能源、有机硅等领域的发展,为铜基新材料行业发展提供了机遇。
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和政策

资料来源:普华有策
《2025-2031年铜基新材料行业产业链细分产品调研及前景研究预测报告》,涵盖行业全球及中国发展概况、供需数据、市场规模,产业政策/规划、相关技术、竞争格局、上游原料情况、下游主要应用市场需求规模及前景、区域结构、市场集中度、重点企业/玩家,企业占有率、行业特征、驱动因素、市场前景预测,投资策略、主要壁垒构成、相关风险等内容。同时北京普华有策信息咨询有限公司还提供市场专项调研项目、产业研究报告、产业链咨询、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专精特新小巨人认证、市场占有率报告、十五五规划、项目后评价报告、BP商业计划书、产业图谱、产业规划、蓝白皮书、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认证、IPO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询等服务。(PHPOLICY:GY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