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地理信息行业进入行业高速发展期
1、地理信息行业概况
地理信息行业,是以现代测绘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相结合而发展起来的综合性行业,内涵较为丰富,地理信息行业主要依托GIS(地理信息系统)、GNSS(全球卫星导航系统)、RS(遥感)三类地理信息技术,因此地理信息行业在业内又被称为“3S”行业。行业范围既包括地理信息系统行业、卫星定位与导航行业、航空航天遥感行业,也包括传统测绘行业和地理信息系统的专业应用,还包括LBS(基于位置服务)、地理信息服务和各类相关技术及其应用。
我国的地理信息行业规模持续扩大,增速提升明显,行业结构持续优化,市场活跃度仍保持较高水平。大数据、云计算、虚拟现实、人工智能、5G、卫星互联网等新技术与地理信息技术进一步融合,互相赋能,为地理信息技术创新及应用服务变革带来了新的机遇,催生了很大的新市场空间。
近年来,以北斗导航卫星和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为代表的国家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取得长足进步。高分一号02、03、04卫星是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规划的首批业务化应用卫星,是我国首个民用高分辨率光学业务星座,其主要目的是突破高空间分辨率、多光谱与高时间分辨率结合的光学遥感技术,多载荷图像拼接融合技术,高精度高稳定度姿态控制技术,5-8年寿命高可靠低轨卫星技术,高分辨率数据处理与应用等关键技术,提高我国高分辨率数据自给率。2019年,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三号基本系统建设完成,我国在轨的高分卫星、陆地观测卫星、海洋观测卫星和大气观测卫星总数大幅增加,大量的地理信息和位置数据催生出新的产品和服务,形成了广阔的市场空间。根据UCS数据,2021年全球在轨卫星数量4852颗,其中,中国在轨卫星数量为499个,为世界第二大在轨有效卫星的拥有国,已经初步建成了通信中继、导航定位、对地观测等系统,卫星通信—导航—遥感三者的融合发展态势基本形成,地理空间信息的全面性、灵活性、时效性和准确性大幅提高。中国地理信息行业目前已经初具规模,具备了良好的数据、人才和技术基础,市场需求旺盛,在信息技术变革和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带动下,我国地理信息行业正在进入行业高速发展期。
2、地理信息行业发展趋势

3、行业竞争格局
我国地理信息行业正面临着以互联网、大数据为依托的信息化多业共生、融合发展的模式。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使用推动了地理信息行业更快发展并不断融合,催生出了符合大众需求的新产品、新内容,推动测绘地理信息服务向个性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提升了测绘地理信息行业能力及服务范围,加速实现信息采集实时化、信息处理自动化、信息服务网络化、信息应用社会化。近年来,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促进了地理信息行业时空大数据采集、处理、承载、分析、应用等相关服务的高速发展,对行业内企业技术水平和研发投入要求越来越高,未来将使行业集中度快速提升。截至目前,地理信息软件系统逐步实现进口替代,国内市场占有率逐步提高。地理信息行业所涵盖的面比较广,业内的上市公司也较多。既有为公共机构及行业客户提供地理信息应用解决方案的公司,如数字政通、中海达、合纵思壮和国腾电子等;也有提供地理信息数据采集的公司,比如四维图新、数字政通;还有提供互联网地图、个人移动定位服务的公司,比如四维图新等。
地理空间情报作为国家重要的基础性、战略性资源,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地理空间情报是推进传统测绘地理信息服务走向智能化、智慧化并实现延伸的基础。“智慧城市”的建设,要求企业能够充分挖掘和发挥现有地理空间情报的价值,拓展其应用的广度和深度,并扩展地理空间情报服务对象。将地理空间情报成果及时传递到政府、企事业单位、国防和公众手中。因此,地理空间情报收集能力和智能化的处理能力,将成为行业的重要竞争焦点。
4、地理信息行业壁垒

5、地理信息行业基本风险特征
(1)行业融合带来竞争加剧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革命催生的新经济不断壮大,一些软件信息企业基于其信息技术的资源、能力优势正逐渐向测绘地理信息行业拓展,同时原有的一些地理信息软件企业不断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正从原有的重点关注应用开发领域向行业链中核心的时空信息生产领域进行拓展。因此,随着行业市场化进程加快,地理信息系统产业竞争加剧。
(2)业务生态变化较快对行业企业的管理提出挑战
随着地理信息技术的发展,地理信息产品和服务变得越来越复杂,地理信息产品从二维走向三维、四维,从静态走向动态,地理信息服务从后台走向前台,从独立走向融合,原有对地理信息的界定受到挑战,地理信息行业与其他行业间原有的边界已经变得模糊。同时,测绘技术的进步使得其技术方法通用化,管理对象普适化,为企业的内部管理带来了一定难度。
(3)专业人才缺乏风险
近年来,地理信息行业取得较快发展,企业对专业化人才的需求量迅速扩大。目前,行业高素质人才的专业技能一方面来源于高等院校计算机、网络通信、测绘工程等多学科的专业教育,另一方面来源于长期的项目实践和自我积累,跨学科跨专业的复合型人才整体数量较少。从长远来看,专业人才的匮乏将对业内企业进一步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6、影响地理信息行业发展的因素

(1)影响地理信息行业发展的有利因素
1)国家产业政策扶持
近年来,我国政府部门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和扶持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文件,如《“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关于促进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意见》、《国家地理信息产业发展规划(2014-2020 年)》等。上述政策从多方面为我国地理信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这将进一步推动上述行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2)产业基础设施日益完善
近年来,以北斗导航卫星和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为代表的国家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取得长足进步。自主航天遥感对地观测体系初步形成,高分辨率遥感测图卫星实现了从无到有的跨越,地面接收、处理、分发、应用体系基本形成。现代遥感测绘准体系进一步完善。
3)国产替代是必然趋势
中国地理信息产业起步较晚,目前中国地理信息行业市场正经历“进口-国产替代产品出口”的发展历程。地理信息事关国计民生,在能源、矿产、交通运输、地质勘探、等命脉行业和部门掌握基础性关键数据,是信息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信息安全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的高度,保障信息安全、实现国产替代是中国地理信息产业的必然趋势。
(2)影响地理信息行业发展的不利因素
1)下游客户以政府机构为主,与政策息息相关
地理信息产业在中国市场的目标用户主要为政府财政保障的各类政府部门,其采购通常采用招投标方式确定供应商,项目预算受国家具体应用行业的政策影响较大,存在一定的波动性。因此,地理信息产业相关企业业务规模及未来发展受国家及各级政府政策影响大。
2)资金制约
地理信息行业对资金要求较高,一方面,地理信息服务企业购买卫星遥感数据及无人机等地理信息技术装备需要大量资金;另一方面,由于目标客户以政府机构为主,受政府预算及支付流程影响,企业通常需以自有资金预先开展项目并持续投入以保证项目进度;此外企业需要不断的资金支持保证技术升级与软件产品更新换代,因此经营资金对业内企业至关重要。若地理信息产业相关企业经营资金不足,将影响研发水平和项目开展,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企业的快速发展。
更多行业资料请参考普华有策咨询《2023-2029年地理信息行业细分市场调研及投资可行性分析报告》,同时普华有策咨询还提供产业研究报告、产业链咨询、项目可行性报告、项目后评价报告、十四五规划、BP商业计划书、产业图谱、产业规划、蓝白皮书、IPO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询等服务。(PHPOLICY:LD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