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信息化行业发展影响因素、壁垒及行业风险
1、国防信息化产业链
国防信息化指的是国防体系为适应信息化作战而进行的革新。一般的行业信息化系统可分为业务系统、管理系统、保障系统、信息安全系统四大部分。国防信息化在此层面上增加了装备信息化和信息装备两部分。

中国特种领域体系分为国防科工体系和社会经济体系,两大体系相互融合助推国防信息化产业发展。国防科工体系主要由十大特种行业工业集团组成,负责重点产品型号的总体研发和整机制造,构成产业链的下游;社会经济体系由零部件制造商、原材料供应商、高校/科研究所、基础件制造商、信息化硬件厂商、信息化软件厂商组成,构成产业链的上中游。
上游行业产业规模大,厂商众多,产品供应充足,且市场竞争比较充分,因此上游行业的变动对国防信息化行业产生的不利影响较小。特种用户专用产品的国内终端市场呈现买方垄断格局,特种用户是特种用户专用产品唯一的最终客户,特种用户专用产品生产企业的产品销售依赖于特种用户采购。在需求的牵引下,国家的对外战略、双边关系及国际政治环境形势的变化对特种用户专用产品销售具有决定性影响。
2、国防信息化产业周期性、区域性、季节性
(1)行业周期性
特种用户是国防信息化产品的主要购买方,从而国防信息化行业具有较强的政府主导计划经济属性,整体呈现逆经济周期的特性。特种用户按照其预算费用开支计划进行采购,年度采购量一般比较稳定,但也因特种用户根据当年国内外局势、特种用户需要以及预算盈余情况进行补充订货、专项订货和应急订货而存在一定程度的小幅波动。总体而言,特种用户的专用产品采购随着其预算费用中装备费的增长而稳步增长,不受国民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影响,行业整体不存在波动性和周期性。
(2)行业区域性
我国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对信息化的重视程度,以及该地区信息化发展程度决定了该地区的信息化市场需求。总体而言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信息化建设步伐较快;中西部地区受限于经济发展水平,信息化程度较低,但信息化需求与发展潜力较东部地区更大,发展速度较快。因此,不同地区之间的信息化发展水平和需求呈现出差异性,国防信息化存在明显的区域性特征。
(3)行业季节性
国防信息化行业具有一定的季节性,其下游最终用户主要为特种用户,此类用户执行严格的预算管理和集中采购制度,一般下半年制定次年年度预算和采购计划,审批通常集中在次年的上半年,采购招投标则安排在次年年中或下半年,导致项目验收和回款集中在第四季度,因此,呈现明显的季节性特征。
3、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
(1)影响国防信息化行业发展的有利因素
1)国家产业政策扶持
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系列政策规范和支持民营参与特种行业,促进了特种行业的快速进步与技术革新。《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指出,坚持发展和安全兼顾、富国和强军统一,实施特种领域与民品融合发展战略,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特种领域与民品深度融合发展格局。健全特种领域与民品融合发展的组织管理体系、工作运行体系、政策法规体系。深化国防科技工业体制改革,建立国防科技协同创新机制。推进特种领域与民品融合发展立法。特种行业规划的提出为特种领域与民品融合的改革理念提供了政策支撑,为行业内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2)特种行业预算费用开支的稳定增长
目前我国国内经济水平较之改革开放前已大幅提升,国际政治地位也逐渐凸显,为应对当前国际格局的不断变化和周边复杂的政治环境,需要加大国防投入力度。作为国防重要力量之一的国防信息化产业被需求端带动而快速发展,成为千亿级市场。随着“十四五”规划将国防信息化建设列为重点发展对象,中国国防信息化行业有望继续高速稳定增长。我国特种行业预算费用中装备费的占比持续提升,我国特种行业预算费用开支的持续增长为特种行业企业的发展提供了稳定的市场需求。
3)资产证券化、集团整合有望加快推进
一方面特种行业工业集团资产体量庞大,但资产证券化率较低提升空间大;另一方面,改革有助于强军强国,因而特种行业工业集团的混改有望加速推进。
(2)影响国防信息化行业发展的不利因素
1)缺乏对行业客户需求有深刻了解的复合型人才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特别是面向国防信息化建设的领域,是技术密集型产业,同时其也是客户需求导向型的产业,所生产的产品需要符合客户需求以及国防信息现代化的要求。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国防投入的增加,市场对于本行业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和要求也将不断提高,但行业内既懂技术又对客户需求有深刻理解的高端复合人才较少,而相关人才的培养往往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并且存在培养成本较大、人才流失风险等因素,这些将在一定程度上阻碍行业内企业的发展。
2)国防信息化产业配套体系有待完善
信息化作战需构建信息化战场。信息化战场通常包括陆战场、海战场、空战场、太空战场和电磁战场等。不建立可靠的、安全空间保障下的网络系统,即使武器装备实现了信息化,也无法实施作战行动。虽然近几年我国国防信息化行业快速发展,但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国防信息化产业链条还不够完善。同时,由于国防信息化产业整体发展程度有限,导致我国企业在高端人才吸引和新产品研发投入方面力度较为有限。因此,国防信息化行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产业链整体的发展和提升。
4、国防信息化行业壁垒

5、国防信息化行业风险
(1)国防开支预算不达预期风险
我国国防信息化建设的市场需求主要受中央军委总体规划以及国防预算影响,如果未来中央军委总体规划变动或者国防预算收紧,整体市场需求将受到不利影响,进而可能影响到企业国防信息化业务。此外,信息化整体建设水平与财政投入关联性较强,如果未来由于宏观经济增速放缓、产业政策调整等因素造成财政投入缩减,整体市场需求将会受到不利影响。
(2)特种领域与民品融合发展引发的风险
当前,特种领域与民品融合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它打破了特种行业原有的自成体系的封闭格局,要求在更高层次、更广范围上实现军地衔接,特种领域与民品融合领域市场中,特种用户专用产品占有一定市场份额,随着民品进入生产序列,整体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3)国防信息化需求变动的风险
特种领域涉密业务发展的风险之一是对于国防信息化相关要求的把握及执行。国防信息化因涉及国家秘密,国内相关产品处于空白期或未向民企开放,存在信息不畅风险;特种用户专用产品从研发到定型的认证时间较长,存在时间阻滞风险。
(4)技术风险
作为新兴的高新技术行业,国防信息化行业具有较高的技术门槛,涉及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等多学科、多领域技术,技术集成度高。此外,行业用户需求的多样性对国防信息化产品的开发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因此,企业需准确理解行业用户需求,并在共性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开发出贴合客户需要的专业产品,核心技术掌握的难度较高,需要较长时间的积累。
更多行业资料请参考普华有策咨询《2023-2029年国防信息化行业细分市场调研及投资可行性分析报告》,同时普华有策咨询还提供产业研究报告、产业链咨询、项目可行性报告、项目后评价报告、十四五规划、BP商业计划书、产业图谱、产业规划、蓝白皮书、IPO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询等服务。(PHPOLICY:LD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