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硅基负极材料作为新型负极材料将成为行业新的增长点
发布日期: 2024-11-21 02:41:50

硅基负极材料作为新型负极材料将成为行业新的增长点

1、硅基负极被视为下一代理想负极材料

硅负极因其高比容量和丰富的自然储量,被认为是下一代先进负极材料,远超石墨负极。硅嵌锂电位低,避免锂沉积,安全性较高。锂金属负极具有最高比容量,但面临锂枝晶引起短路、体积变化导致断路及不稳定SEI膜等问题,限制了其实际应用。固态电解质因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和良好的Li+迁移性,能有效抑制锂枝晶生长并解决液态电解液的泄漏、易燃等问题,成为解决锂金属负极问题的可行方案。

目前,硅基负极材料因其理论比容量是石墨的10倍,成为锂电池行业发展的关键。随着技术突破,硅基负极逐步取代石墨,推动电池能量密度提升,特别是在电动车续航方面展现潜力。全球负极材料市场持续增长,中国市场占据主导地位。预计到2025年,全球硅基负极市场规模将达到300亿元。

硅碳复合材料的核心原料为多孔碳和硅烷,其中多孔碳能够有效缓解硅材料在锂化/去锂化过程中因膨胀造成的体积变化,延长电池寿命并提高安全性。

2、硅基负极材料行业产业链结构分析

硅基负极材料产业链的上游包括原材料石墨、二氧化硅、硅合金、碳源气、锂盐、无机溶剂、助剂等;中游为硅基负极材料,目前商用的硅基负极材料主要包括四种,分别是碳包覆氧化亚硅、纳米硅碳、硅纳米线、无定型硅合金等,下应用于各类电池,包括动力电池、储能电池、消费电池等。

硅基负极材料行业产业链结构图

2-2411201TSJ23.jpg

资料来源:普华有策

3、硅基负极材料企业动态

目前国内布局硅基负极材料的企业包括贝特瑞、杉杉股份、凯金能源等主要负极材料生产商。随着市场对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的要求越来越高,硅基负极材料的能量密度优势将愈发明显,行业企业将会投入更多的资金加大技术研发,克服硅基负极材料目前的缺陷及降低成本。因此,硅基负极材料作为新型负极材料将成为行业新的增长点。

主要厂商硅基负极材料布局情况

2-2411201TU4114.jpg

资料来源:普华有策

4、硅基负极材料有两大主流技术路线:硅碳负极和硅氧负极。

硅碳负极:通过将纳米硅与碳材料复合,利用纳米硅的高比容量和碳材料的高导电性。硅碳负极首次效率较高,但体积膨胀大,循环性能较差。目前其商业化容量在450mAh/g以下。

硅氧负极:采用氧化亚硅和石墨材料复合,氧化亚硅在嵌锂过程中膨胀较小,循环性能更好,但首次效率低,成本高。碳包覆氧化亚硅是目前成熟的制备方法。

总体而言,硅氧负极在循环寿命上表现更好,而硅碳负极的首次效率更高。

5、高压快充车型量产上市,推动硅基负极材料“增量”发展

高压快充车型的快速发展促使硅基负极材料成为关注焦点。快充性能主要由负极材料决定,传统石墨负极由于其较长的锂离子扩散路径和低锂电位,容易导致锂沉积和安全隐患。相比之下,硅基负极的锂电位较高,有助于减少析锂问题,提高快充性能。随着高压快充技术的推进,特别是800V高压车型的上市,具有高倍率性能的硅基负极材料将在提升充放电能力、缩短充电时间方面发挥关键作用,推动电动车用户体验的提升。快充车型的进一步发展,有望加快对硅基负极的应用。

更多行业资料请参考普华有策咨询2025-2031年硅基负极材料行业市场调研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同时普华有策咨询还提供市场专项调研项目、产业研究报告、产业链咨询、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专精特新小巨人认证、市场占有率报告、十五五规划、项目后评价报告、BP商业计划书、产业图谱、产业规划、蓝白皮书、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认证、IPO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询等服务。(PHPOLICY:RSY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