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2025-2031年中国智慧港口行业市场行情监测及发展前景研判报告
北京 • 普华有策
product
2025-2031年中国智慧港口行业市场行情监测及发展前景研判报告
报告编号ZHGK252
发布机构普华有策
报告格式纸质版/电子版
付款方式对公/微信/支付宝/银联支付
交付方式Email/微信/快递
售后服务一年数据更新服务
详情咨询

公司客服:010-89218002

杜经理:13911702652(微信同号)

张老师:18610339331

邮件订购puhua_policy@126.com;13911702652@139.com

智慧港口行业主要发展趋势

一、技术驱动:智能化与数字化深度融合

5G 与物联网全面渗透5G 的高带宽、低时延特性将推动智慧港口实现设备全连接、数据全采集,例如远程操控岸桥、集卡的 “无人化” 作业,以及港口设备的实时状态监测(通过物联网传感器)。同时,物联网技术将助力港口构建 “物理 - 数字孪生” 系统,实现全流程可视化与智能决策。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深度应用AI 算法将在集装箱识别、货物分拣、流量预测等场景中广泛应用,提升作业效率与精准度;大数据分析则可优化港口资源配置(如泊位调度、堆场管理),并为供应链上下游提供智能物流解决方案。

自动化设备向 “智能化” 升级传统自动化码头将从 “机械自动化” 向 “智能决策化” 演进,例如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的 AGV(自动导引车)将具备自主避障、路径优化的 AI 能力,堆取料机将实现 “无人化 + 自适应调度”。

二、政策与市场双轮驱动:规模化与标准化加速

国家战略与地方政策持续加码随着 “一带一路”、“交通强国” 等国家战略推进,智慧港口作为国际贸易枢纽的 “智慧化基建” 将获得持续政策支持(如资金补贴、规划倾斜)。地方层面,沿海及内河港口城市(如上海、宁波、重庆)将出台更多智慧港口建设细则,推动区域港口群的协同智慧化。

行业标准体系逐步完善智慧港口的技术标准、管理标准、服务标准将加速统一,例如 5G 港口应用的通信标准、自动化设备的接口标准、绿色港口的能效标准等,这将降低行业协作成本,推动跨企业、跨区域的智慧港口生态建设。

三、绿色低碳:“智慧 + 绿色” 成为核心发展理念

能源结构与运营模式绿色化智慧港口将大规模应用清洁能源(如光伏、风电),并通过能源管理系统实现港口设备的能效优化;同时,“电动化” 将成为港口设备的主流趋势(如电动岸桥、电动集卡),配合氢能等新型能源技术,大幅降低碳排放。

低碳物流与循环经济融合智慧港口将联动上下游企业构建 “低碳供应链”,例如通过智能调度减少货物周转的碳排放,利用港口仓储资源发展 “循环包装”“绿色分拨” 等模式,助力 “双碳” 目标实现。

四、全球化与区域化协同:布局与竞争格局重塑

全球智慧港口市场持续扩容亚太地区(尤其是中国、东南亚)将成为全球智慧港口投资的核心区域,新兴市场(如印度、中东港口)的智慧化需求将快速释放;同时,欧美港口的 “智慧化升级”(如自动化码头改造)也将推动全球市场规模增长。

国内港口群 “协同智慧化” 发展中国将形成 “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 等智慧港口集群,通过数据互通、资源共享实现区域港口的协同调度(如货物中转的智能路由、应急物流的协同响应),提升中国港口在全球航运网络中的竞争力。

五、产业链协同:生态化与服务化转型

上下游产业链深度融合智慧港口将从 “单一运营主体” 向 “生态化平台” 转型,例如港口企业将与航运公司、货代企业、数字服务商(如阿里云、华为)深度合作,打造 “港航货 + 数字服务” 的一体化生态,提供从货物到港到交付的全链条智慧服务。

港口服务向 “供应链生态” 延伸智慧港口将突破 “装卸运输” 的传统定位,向供应链金融、跨境电商服务、大宗商品交割等领域延伸,例如依托港口的货物数据和信用体系提供仓单融资,或建设 “港口 + 电商” 的跨境贸易数字化平台。

六、安全与韧性:技术赋能风险防控

网络安全与物理安全 “双防线” 强化随着港口数字化程度提升,网络攻击、数据泄露风险增加,智慧港口将加强工业互联网安全防护(如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同时通过 AI 视频监控、智能巡检机器人强化物理区域的安全管理。

应急与韧性能力智能化升级智慧港口将构建 “智能应急体系”,例如通过大数据分析预测极端天气、货物拥堵等风险,并自动触发应急预案(如泊位调整、堆场备用方案),提升港口在复杂环境下的运营韧性。

目录

第1章 智慧港口行业研究界定及发展环境剖析

1.1 智慧港口行业的界定

1.1.1 智慧港口行业的界定

1.1.2 智慧港口行业优势与布局

(1)智慧港口与传统港口

(2)5G智慧港口

(3)智慧港口的特性

(4)智慧港口业务布局

1.1.3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中智慧港口行业归属

1.2 智慧港口专业术语说明

1.3 本报告研究范围界定说明

1.4 本报告数据来源及统计标准说明

1.4.1 本报告权威数据来源

1.4.2 本报告研究方法及统计标准说明

 

第2章 智慧港口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2.1 政治环境分析

2.1.1 中国智慧港口行业监管体系及机构介绍

(1)中国智慧港口行业主管部门

(2)中国智慧港口行业自律组织

2.1.2 中国智慧港口行业标准体系建设现状

(1)中国智慧港口现行标准汇总

(2)中国智慧港口重点标准解读

2.1.3 国家层面智慧港口行业政策汇总及解读

2.1.4 国家层面智慧港口行业规划汇总及解读

2.1.5 部分省市智慧港口行业政策规划汇总及解读

(1)部分省市智慧港口行业政策规划汇总

(2)部分省市智慧港口行业发展目标解读

2.1.6 国家重点规划政策对智慧港口行业发展的影响

(1)“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

(2)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

2.1.7 政策环境对智慧港口行业发展的影响总结

2.2 经济环境分析

2.2.1 宏观经济发展现状

(1)中国GDP及增长情况

(2)中国三次产业结构

(3)中国第三产业增加值

(4)中国居民消费价格(CPI)

(5)中国生产者价格指数(PPI)

2.2.2 宏观经济发展展望

(1)国际机构对中国宏观经济指标增速预测

(2)国内机构对中国宏观经济指标增速预测

2.2.3 行业发展与宏观经济相关性分析

2.3 社会环境分析

2.3.1 中国人口规模及增速

2.3.2 中国城镇化水平变化

2.3.3 中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3.4 中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及结构

2.3.5 社会环境对智慧港口行业的影响总结

2.4 技术环境分析

2.4.1 智慧港口技术架构

2.4.2 智慧港口关键技术发展及应用

2.4.3 中国智慧港口行业科研投入状况

2.4.4 中国智慧港口行业科研创新成果

(1)中国智慧港口专利申请情况

(2)中国智慧港口行业热门专利申请人

(3)中国智慧港口行业热门技术

2.4.5 技术环境对行业发展带来的深刻影响分析

 

第3章 全球智慧港口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预测

3.1 全球智慧港口行业发展现状及市场规模测算

3.1.1 全球港口及智慧港口发展历程

3.1.2 全球智慧港口行业发展现状

(1)全球港口运行现状

(2)全球智慧港口发展现状

3.1.3 全球智慧港口行业市场规模

3.2 全球智慧港口行业区域发展格局与重点区域发展情况

3.2.1 全球智慧港口区域发展现状

3.2.2 全球智慧港口行业重点区域发展情况

(1)北美智慧港口行业

(2)亚太智慧港口行业

(3)欧盟智慧港口行业

3.3 全球智慧港口市场竞争格局及代表性港口案例分析

3.3.1 全球智慧港口市场格局

3.3.2 全球代表性智慧港口案例

(1)荷兰鹿特丹

(2)新加坡港

(3)美国长滩港

3.4 全球智慧港口行业发展趋势及市场前景预测

3.4.1 全球智慧港口行业发展趋势

3.4.2 全球智慧港口行业市场前景预测

 

第4章 中国智慧港口行业的发展现状与市场痛点分析

4.1 智慧港口建设的提出与发展历程

4.2 智慧港口建设的必要性及转型模式分析

4.2.1 智慧港口体系架构与发展路径

(1)智慧港口体系架构

(2)智慧港口发展路径

4.2.2 智慧港口的价值及建设必要性

4.2.3 智慧港口行业转型模式分析

4.3 中国港口行业发展及智慧化建设现状

4.3.1 中国港口发展现状

(1)中国港口发展规模

(2)中国港口运营现状

(3)中国港口智慧化建设现状

(4)中国港口发展趋势预判

4.3.2 中国沿海港口发展现状

(1)中国沿海港口发展规模

(2)中国沿海港口运营现状

(3)中国沿海港口发展趋势预判

4.3.3 中国内河港口发展现状

(1)中国内河港口发展规模

(2)中国内河港口运营现状

(3)中国内河港口发展趋势预判

4.4 中国智慧港口行业发展现状

4.4.1 中国智慧港口行业参与者类型

4.4.2 中国智慧港口示范工程建设与发展

(1)智慧港口示范工程目标及要求

(2)智慧港口示范工程分布

(3)智慧港口示范工程建设情况

(4)智慧港口示范工程建设成果

4.4.3 中国港口智慧化升级改造案例分析

(1)厦门远海港

(2)天津智慧港口

(3)青岛港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

(4)上海洋山四期码头

(5)广西北部湾港

4.4.4 中国港口智慧化程度分析

(1)中国沿海港口智慧化建设现状

(2)中国内河港口智慧化建设现状

4.4.5 中国港口智慧化升级改造面临的挑战

4.5 中国智慧港口行业市场规模测算

4.6 中国智慧港口行业市场发展痛点分析

 

第5章 中国智慧港口行业市场竞争格局分析

5.1 智慧港口行业波特五力模型分析

5.1.1 行业现有竞争者分析

5.1.2 行业潜在进入者威胁

5.1.3 行业替代品威胁分析

5.1.4 行业供应商议价能力分析

5.1.5 行业购买者议价能力分析

5.1.6 行业竞争情况总结

5.2 中国智慧港口行业市场格局及集中度分析

5.2.1 行业竞争格局

(1)细分领域竞争格局

(2)2024年中国智慧港口TOP30

5.2.2 行业市场集中度

5.3 中国智慧港口行业投融资、兼并与重组分析

5.4 中国智慧港口行业招投标市场解读

5.4.1 中国智慧港口行业招投标基本情况

5.4.2 中国智慧港口行业招投标项目汇总

 

第6章 中国智慧港口行业产业链全景深度解析

6.1 中国智慧港口行业产业链梳理

6.2 中国港口网络基础建设现状及智慧港口网络的构建

6.2.1 5G智慧港口的资源能力构建

6.2.2 5G智慧港口的业务组网和部署

6.2.3 5G智慧港口应用解决方案

(1)应用场景部署

(2)集卡解决方案与切片部署

6.3 中国智慧港口设备市场分析

6.3.1 港口设备市场概况

6.3.2 港口自动化设备分类

6.3.3 港口自动化设备建设现状

6.3.4 智慧港口设备市场需求空间分析

(1)集装箱港口智能化设备需求空间分析

(2)煤炭港口智能化设备需求空间分析

(3)石油、天然气港口智能化设备需求空间分析

(4)木材港口智能化设备需求空间分析

6.4 中国智慧港口物流市场分析

6.4.1 智慧港口物流建设现状

6.4.2 智慧港口物流市场主要参与者

6.5 中国智慧港口远程操作系统市场分析

6.5.1 智慧港口远程操作系统建设现状

6.5.2 智慧港口远程操作系统市场主要参与者

6.6 中国智慧港口设备管理系统市场分析

6.6.1 智慧港口设备管理系统建设现状

(1)智慧港口能耗管理系统建设现状

(2)生产管控系统TOS与设备管理系统(ECS)建设现状

6.6.2 智慧港口设备管理系统市场主要参与者

(1)智慧港口能耗管理系统市场主要参与者

(2)生产管控系统TOS与设备管理系统ECS市场主要参与者

 

第7章 中国智慧港口产业链代表性企业案例研究

7.1 中国智慧港口产业链代表性企业发展布局对比

7.2 中国智慧港口产业链代表性企业发展布局案例

7.2.1 招商局港口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2)企业产品分析

(3)市场营销网络分析

(4)公司发展规划分析

7.2.2 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2)企业产品分析

(3)市场营销网络分析

(4)公司发展规划分析

7.2.3 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商用车有限公司

(1)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2)企业产品分析

(3)市场营销网络分析

(4)公司发展规划分析

7.2.4 江苏新瀚吉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2)企业产品分析

(3)市场营销网络分析

(4)公司发展规划分析

7.2.5 武汉港华工业设备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1)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2)企业产品分析

(3)市场营销网络分析

(4)公司发展规划分析

7.2.6 三一集团国际控股有限公司

(1)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2)企业产品分析

(3)市场营销网络分析

(4)公司发展规划分析

7.2.7 珠海港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1)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2)企业产品分析

(3)市场营销网络分析

(4)公司发展规划分析

7.2.8 厦门卫星定位应用股份有限公司

(1)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2)企业产品分析

(3)市场营销网络分析

(4)公司发展规划分析

7.2.9 北京国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2)企业产品分析

(3)市场营销网络分析

(4)公司发展规划分析

7.2.10 阿里云云计算有限公司

(1)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2)企业产品分析

(3)市场营销网络分析

(4)公司发展规划分析

 

第8章 中国智慧港口行业市场及投资策略建议

8.1 中国智慧港口行业市场

8.1.1 智慧港口行业市场前景预测

8.1.2 智慧港口行业建设发展趋势预判

8.2 中国智慧港口行业投资特性

8.2.1 行业进入与退出壁垒

8.2.2 行业投资风险预警

8.3 中国智慧港口行业投资价值与投资机会

8.3.1 行业投资价值评估

8.3.2 行业投资机会分析

8.4 中国智慧港口行业投资策略与可持续发展建议

8.4.1 行业投资策略与建议

8.4.2 行业可持续发展建议



订购流程
电话购买
拔打普华有策全国统一客户服务热线:01089218002,24小时值班热线杜经理:13911702652(微信同号),张老师:18610339331
在线订购
点击“在线订购”进行报告订购,我们的客服人员将在24小时内与您取得联系
邮件订购
发送邮件到puhua_policy@126.com;或13911702652@139.com,我们的客服人员会在24小时内与您取得联系
签订协议
您可直接下载“订购协议”,或电话、微信致电我公司工作人员,由我公司工作人员以邮件或微信给您“订购协议”;扫描件或快递原件盖章版
支付方式
对公打款
bank

户名:北京普华有策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开户银行: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复兴路支行

账号:1121 0301 0400 11817

发票说明

任何客户订购普华有策产品,公司都将出具全额的正规增值税发票,并发送到客户指定微信或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