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东风叠加技术革新,泡沫塑料迈向千亿新蓝海
泡沫塑料制造行业受国家、地方鼓励,《新材料产业发展指南》《“十四五”原材料工业发展规划》《中国塑料加工业“十四五”发展规划指导意见》等一系列国家和行业政策的推出,对相关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制度和政策保障,同时为企业经营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及政策支持,对企业的经营发展带来积极影响。
1、泡沫塑料制造业发展概况
泡沫塑料是含气体微孔的轻质高分子材料,具备隔热、吸音、减震等特性,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20世纪40年代,美国开始技术研发,50年代实现工业化生产。60年代,日本推动高发泡倍率泡沫塑料发展。中国泡沫塑料行业自50年代起步,90年代进入高速发展阶段,技术创新显著。进入21世纪,行业加速向绿色环保材料转型,持续研发提升产品性能,广泛应用于建筑、包装、汽车、航空等领域。未来,行业将继续推动创新与绿色发展,迎来广阔机遇。
2、下游细分市场规模分析
2024年中国鞋中底市场规模约150亿元,同比增长11.3%,预计未来五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8.7%。运动鞋和休闲鞋分别占市场份额53.6%和34.7%,中底作为核心部件,市场增长与这两类鞋的需求密切相关。随着智能穿戴设备的普及,新的中底材料如EVA、TPU和生物基EVA将推动材料创新。
2024至2030年中国鞋中底市场规模及预测

资料来源:普华有策
PP板市场需求呈现多维度渗透,主要应用于化工、环保、建筑装饰等领域。2023年化工与环保行业占比38.2%。技术创新推动产品升级,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380亿元,2030年有望突破550亿元。新能源汽车电池包壳体专用板预计成为最大增长点。
3、细分超临界流体发泡材料行业发展概况及分类
(1)超临界流体发泡材料行业发展概况
超临界流体发泡材料是泡沫塑料的细分领域,通过超临界流体工艺优化泡孔结构,提升材料性能,具有轻质、高强度、高隔热、低介电等优异特性,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电子信息和包装等行业。该技术自20世纪80年代起步,最初在科研机构进行实验研究,随着技术进步,逐步进入工业化应用,特别是在新能源汽车、5G通信和“双碳”目标的推动下,国内研究和产业发展迅速,朝着多功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以满足对高性能、环保材料的需求。
(2)超临界流体发泡材料分类
按照发泡成型工艺和基础材料类型,可将超临界流体发泡材料分类如下

资料来源:普华有策
产品类别众多,涵盖通过3D异型件发泡工艺生产的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材料、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共混弹性体、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TPU/热塑性聚酯弹性体TPEE/聚醚嵌段酰胺PEBA/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AT弹性体,以及通过模压板材发泡工艺生产的聚丙烯PP板材、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聚烯烃板材、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TPU/热塑性聚酯弹性体TPEE/聚醚嵌段酰胺PEBA/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AT板材。其中,主要产品为通过3D异型件发泡工艺生产的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材料和通过模压板材发泡工艺生产的聚丙烯PP板材。
(3)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材料市场概况
EVA,即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是一种通过乙烯与醋酸乙烯在高压下共聚反应制成的热塑性树脂材料。其分子结构中醋酸乙烯(VA)的含量决定了材料的性能差异:VA含量较低时,EVA呈现出类似聚乙烯的硬度与刚性;VA含量提升后,材料则具备柔软弹性、高透明度、强耐低温性和卓越的抗冲击性能。此外,EVA还拥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抗老化性和优异的加工成型性,可通过注塑、挤出、吹塑等工艺快速成型。因其兼具橡胶的弹性与塑料的加工便利性,EVA应用领域广泛,主要包括发泡材料、太阳能光伏、电线电缆、涂覆、热熔胶及农膜等。
(4)聚丙烯PP板材市场概况
PP板材(聚丙烯板材)由聚丙烯树脂制成,具有耐化学性、耐热性、耐冲击性及良好机械强度,广泛应用于建筑、装饰、包装、电子、新能源汽车等领域。
20世纪50年代,聚丙烯材料首次合成,初期主要用于化工和汽车工业。70年代,随着生产技术改进和成本下降,PP板材逐渐进入民用市场,应用于包装、建筑和家具等领域,市场需求迅速增长。进入21世纪,新材料和新技术提升了PP板材性能,应用范围进一步拓宽,同时回收利用和国际市场拓展成为行业重点。
4、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近年来,高分子发泡材料技术开发的总趋向是对挖掘新的可用于发泡的高分子原材料、发泡成型加工过程控制和方法等相关的关键技术的研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资料来源:普华有策
5、行业周期性、区域性和季节性特征
(1)行业的周期性
泡沫塑料制造业与宏观经济周期密切相关。在经济扩张期,下游行业需求增长,推动生产规模和效益提升;而在经济收缩期,需求疲软,行业发展受限。但由于泡沫塑料应用领域广泛,下游单一领域的波动影响较小。
(2)行业的区域性
泡沫塑料制造业具有显著的区域性特征。靠近石化基地的地区,原料供应优势使其成为产业集聚地。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如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因下游产业需求旺盛,推动产业规模扩大,形成集群效应。相比之下,中西部地区产业基础薄弱,发展较慢,呈现出东强西弱、沿海集中的分布格局。
(3)行业的季节性
泡沫塑料制造业无显著季节性特征,仅一季度因春节假期存在开工率短期下滑的非典型波动,下游多领域需求分散进一步平滑了季节性影响。
6、行业市场地位、技术特点及主要企业
(1)产品或服务的市场地位
超临界流体发泡产品包括鞋中底、板材等,广泛应用于知名品牌跑鞋、新能源电池、5G基站等领域。公司超临界流体发泡工艺有效解决了传统化学发泡对环境的危害,以达绿色制造,同时超临界流体发泡材料具有轻盈、绝佳的缓冲性、绝缘性、吸音性、吸震性,以及优良的隔热、密封特性。鞋中底终端客户包括Brooks、Adidas、Lululemon、PUMA、Altra、TheNorthFace和Allbirds等知名品牌。
(2)行业内的主要企业
行业内主要企业有新恒泰、祥源新材、润阳科技具体如下:
行业内的主要企业

资料来源:普华有策
(3)技术水平及特点
超临界流体发泡技术通过物理方式发泡,提升性能同时实现环保。它增强了鞋中底的回弹性和持久性,将EVA材料从开孔结构转为密闭气孔结构,减轻负荷并提供能量回弹。与传统EVA化学发泡材料相比,超临界流体发泡技术在力学性能上表现更好。
此外,超临界流体发泡技术无化学残留,环保健康。与传统AC发泡剂不同,超临界流体发泡不产生有害物质,采用二氧化碳或氮气等气体进行物理发泡,符合环保标准。
7、行业主要壁垒
(1)技术壁垒
泡沫塑料制造行业结合材料科学、化学工程和机械制造,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随着鞋材等行业的发展,市场对泡沫塑料的性能要求更高,企业需精确调控材料密度、孔隙结构,并优化成型工艺和冷却速率。例如,为满足运动鞋中底的缓震需求,需优化泡孔形态,提升耐用性则需通过改性技术增强抗撕裂性。领先企业通过技术积累和市场调研,不断迭代产品和工艺,推出专利保护的新技术方案。相比之下,新进入企业因缺乏技术积累和经验,难以满足市场要求,形成了较高的技术壁垒。
(2)资金壁垒
泡沫塑料制造行业属于资金密集型领域,大规模的资金投入是行业的显著特征。行业对资金的需求贯穿全生命周期。初期建设现代化生产基地,需投入高精度发泡设备、自动化成型生产线及检测仪器,单条产线的建设成本可达数千万甚至上亿元。并且,随着市场对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要求的提高,企业还需持续投入资金进行设备更新与技术改造。研发新产品、建设环保处理设施亦需要大量资金支持。对于新企业来说,如此巨大的资金压力,使其在进入行业时面临重重困难。
(3)品牌与客户忠诚度壁垒
泡沫塑料行业头部企业凭借长期服务积累了客户信任,尤其在定制化领域,客户更倾向于稳定供应商以降低质量风险。品牌依赖产品一致性、准时交付和售后服务。新竞争者需通过低价或差异化吸引客户,但成本压力和客户验证周期限制扩张。同时,头部企业通过制定标准和主导技术论坛巩固“先发优势”。
(4)人才壁垒
泡沫塑料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具有复合型、实践型和创新型特点,技术涉及多学科,培养一名专业人才需要多年高校学习和企业实践。新企业面临人才壁垒,头部企业凭借品牌和薪酬优势吸引优秀人才。此外,行业需要研发、营销和管理等多方面的人才,新企业难以组建完整团队,且技术迭代快,缺乏培训体系,进一步加剧人才短缺问题。
《2025-2031年泡沫塑料制造行业细分市场投资新机遇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涵盖行业全球及中国发展概况、供需数据、市场规模,产业政策/规划、相关技术/专利、竞争格局、上游原料情况、下游主要应用市场需求规模及前景、区域结构、市场集中度、重点企业/玩家,企业占有率、行业特征、驱动因素、市场前景预测,投资策略、主要壁垒构成、相关风险等内容。同时北京普华有策信息咨询有限公司还提供市场专项调研项目、产业研究报告、产业链咨询、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专精特新小巨人认证、市场占有率报告、十五五规划、项目后评价报告、BP商业计划书、产业图谱、产业规划、蓝白皮书、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认证、IPO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询等服务。(PHPOLICY:M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