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下中国旅游业正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型
1、 旅游业市场发展概况
旅游业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涉及酒店、餐饮、交通、商贸、娱乐等行业,形成庞大的产业链。旅游演艺、索道、餐饮等业务上游依赖旅游资源和交通基础设施,下游面向销售渠道和游客。上游旅游资源包括地文景观、水域风光、遗址遗迹等,为旅游产业提供基础。下游旅游目的地行业包括旅行社、OTA等,游客数量和购买力影响行业发展。经济增长和内需政策推动旅游需求,促进各行业协同发展。
(1)全球旅游市场发展概况
近年来,全球旅游业受益于全球经济增长、中产阶级壮大、技术进步、交通改善及签证便利化等因素,保持良好发展。2019年全球旅游总人次达到145亿,旅游总收入为5.8万亿美元。2020年受疫情影响,旅游人次和收入大幅下降。到2024年全球旅游总人次恢复至135.80亿左右,总收入约达到5.8万亿美元。
2020-2024年全球旅游总人次及增速

资料来源:普华有策
2020-2024年全球旅游总收入及增速

资料来源:普华有策
(2)国内旅游市场发展概况
我国旅游资源丰富,近年来随着经济增长、收入增加和交通设施改善,旅游行业需求旺盛。2019年,全国旅游总人次达60.06亿,旅游收入达6.63万亿元,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受外部因素影响,2020年旅游人数降至28.79亿,收入降至2.23万亿元。2024年,国内旅游人次为56.15亿,同比增长14.80%,收入为5.75万亿元,同比增长17.11%,市场和产业链持续增长。
2020-2024年中国旅游总人次及增速

资料来源:普华有策
2020-2024年中国旅游总收入及增速

资料来源:普华有策
2、旅游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2023年以来国内旅游整体呈复苏态势,体现了旅游行业较强的发展韧性。同时,从长远和全局来看,由于我国经济基本面保持良好态势,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我国旅游行业发展前景良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我国旅游业正处于重要发展机遇期,随着居民收入增长、消费结构升级以及带薪休假制度的落实,旅游消费迅速释放,为行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政府对旅游业的重视也进一步优化了发展环境。2024年以来,我国推出多项便利外国人来华政策,如免签邮轮入境等,推动了文旅消费增长。
其次,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下,中国旅游业正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型。将丰富优质旅游产品,强化文旅融合,推动全域旅游模式发展。同时,随着交通基础设施如高速公路、铁路、机场等的完善,旅游接待设施建设加速,旅游投资增长,旅游消费将快速增长。
再次,随着我国城市化发展进程加快和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中等收入人群规模不断扩大,旅游消费能力和旅游消费意愿不断提升,旅游消费习惯逐步深化,旅游已逐渐成为人们最重要的休闲方式之一,老年人、青少年、学生、农民等旅游消费人群快速扩大,旅游需求不断提升,将持续为旅游消费的快速增长提供动力。
最后,作为文明古国、文化大国和新兴经济体,我因的国际旅游吸引力仍然强劲,主要客源市场仍然有很大的拓展空间,长期来看入境旅游发展潜力仍然很大。
3、 进入本行业的主要壁垒
行业壁垒

资料来源:普华有策
4、行业技术水平及特点
(1)文旅资源开发能力
对于自然旅游资源,由于其在一定时间内的不可再生性,因家对景区内相关业务的开展实施了严格的准入制度,一般需要取得相关特许经营权。尽管自然景观具有独特性、稀缺性,旅游景区类企业对人文景观、历史文化的开发一方面有助于提高管理者景区综合运营能力,同时有利于增强景区整体知名度与盈利能力。
(2)产品及服务创新能力
随着旅游业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型,消费者对旅游品质的要求不断提升,创新旅游产品和提供高附加值的服务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之一。为了满足多样化需求,文旅产品运营企业不仅需具备资源整合能力,还需依托专业团队、成熟策划流程、市场数据和外部专家支持,持续创新旅游产品和服务。
(3)信息技术运用能力
信息技术在旅游景区的应用主要体现在“智慧景区”建设和旅游电子商务发展。“智慧景区”提升景区的硬实力和软实力,需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和管理理论,进行深入调研和合理规划。而在电子商务系统方面,如何将信息技术与景区经营实际结合,优化资源管理和业务流程,推动业务发展,是文旅产品运营企业面临的挑战。
5、行业发展的机遇与风险
行业发展的机遇与风险

资料来源:普华有策
6、行业特有的经营模式及主要特性
(1)行业特有经营模式
旅游景区行业通过整合资源和专业化运营,提供观光、客运、演艺、餐饮和住宿等服务,主要通过门票、票务和服务收费获利。由于自然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国家对景区业务实行严格的准入制度,尤其是特许经营需要政府批准。随着门票价格下降和游客增长放缓,传统依赖门票的观光模式正在向多元化的综合服务模式转型。
2、周期性
旅游行业的发展主要依托于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与国家宏观经济的发展水平和周期正相关。目前我国经济平稳快速增长,企业经营形势较好,旅游行业是国家大力发展的产业,预计中长期内将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
3、区域性
旅游行业因自然资源分布差异而产生区域性。由于旅游资源具有不可移动的特性,且人文景观与自然环境有紧密的联系性。因此,具有丰富旅游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的地区属于旅游热点地区,游客接待量明显高于其他地区。
4、季节性
我国多数旅游目的地的客源状况会随着季节的变化呈现出有规律的消长变化,从而形成相对固定的旺季和淡季。我国大部分地区(尤其是北方省份)旅游目的地每年4月至11月为旅游旺季,每年12月至次年3月为旅游淡季。另一方面,受国家休假制度的影响,因家法定节假日和周末旅游人数较平常有大幅增加。
2022年受到外部特定因素的暂时性不利影响,旅游行业内企业的经营状况受冲击较大,行业周期性、区域性与季节性较过往期间亦有较大偏离;随着2023年宏观经济整体恢复,行业经营模式、周期性、区域性和季节性逐渐回归正常趋势。
7、行业的竞争格局及主要企业情况
旅游行业涉及多个子行业,如旅行社、酒店、交通运输和景区等,各子行业竞争状况不同,但整体竞争较为充分。大中型旅游企业经营状况优于小型企业。旅游目的地行业进入壁垒较高,竞争分散,拥有优质资源和创新能力的企业具有明显优势。自然景区因资源地域性特点,企业通过整合区域资源、开发新景点提升市场份额;休闲景区则通过提高运营能力和品牌影响力来拓展市场,特别是结合人文历史资源的企业能吸引更多游客,强化市场地位。
从事旅游演艺业务的主要企业

资料来源:普华有策
从事旅游索道业务的主要企业

资料来源:普华有策
《2025-2031年旅游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预测报告》涵盖行业全球及中国发展概况、供需数据、市场规模,产业政策/规划、相关技术/专利、竞争格局、上游原料情况、下游主要应用市场需求规模及前景、区域结构、市场集中度、重点企业/玩家,企业占有率、行业特征、驱动因素、市场前景预测,投资策略、主要壁垒构成、相关风险等内容。同时北京普华有策信息咨询有限公司还提供市场专项调研项目、产业研究报告、产业链咨询、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专精特新小巨人认证、市场占有率报告、十五五规划、项目后评价报告、BP商业计划书、产业图谱、产业规划、蓝白皮书、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认证、IPO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询等服务。(PHPOLICY:M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