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辐射X射线装置行业产业链结构、市场规模及建设情况
1、同步辐射X射线装置产业链结构分析
同步辐射X射线装置包括加速器、电子枪、调制器、加速管、输运线、注入、磁铁、束测、准直、电源、光束线及实验站等系统,上游行业为电子元器件、光学器件、钢材、有色金属、结构件等。下游为同步辐射光源实验室,主要用于材料科学、医学、新能源等众多领域的科研活动。
同步辐射X射线装置产业链结构图

资料来源:普华有策
2、全球同步辐射X射线装置行业发展历程回顾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同步光源技术经历了从第一代到第四代的不断升级和演变。第一代同步光源主要“寄生”在粒子加速器上,用于开展同步辐射研究。随着技术的进步,第二代、第三代同步光源逐渐出现,它们不再依赖于粒子加速器,而是专为同步辐射应用而设计,性能更加优越。目前,第四代同步光源正在建设中,其发射度更低、亮度更高,将为基础科学和工程科学等领域的创新研究提供更加强大的支持。
随着医疗、科研、工业等领域的快速发展,对同步辐射X射线装置的需求不断攀升。特别是在医疗领域,同步光源在眼科诊断、皮肤治疗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2020-2024年全球同步辐射X射线装置行业市场规模情况

资料来源:普华有策
目前全球在用或在建的同步加速器约有70个。但只有一小部分属于第四代——第四代加速器能产生最亮最聚焦的光源。这其中有瑞典的MAX IV实验室、巴西坎皮纳斯的Sirius、欧洲同步辐射装置位于法国格勒诺布尔的Extremely Brilliant Source,以及美国伊利诺斯州的先进光子源(升级工作即将完成)。2025年底,中国新建的高能设施将点亮全球最亮的同步辐射X射线。高能同步辐射光源(HEPS)将成为亚洲首个同类装置,使中国成为全球少数几个拥有第四代同步光源的国家。
3、我国大科学装置建设迎来了实现历史性跨越的快速发展期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对大科学装置进行了前瞻部署和系统布局,投入力度持续加大。“十二五”期间,我国启动建设了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等15项设施;“十三五”期间,在基础科学、能源、地球系统与环境、空间和天文以及部分多学科交叉领域,启动建设了高能同步辐射光源、硬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等9项设施。这两个五年规划,累计项目数接近此前建设总数。根据规划,“十四五”期间,拟新建20个左右大科学装置,我国大科学装置建设迎来了实现历史性跨越的快速发展期。截至2024年11月,我国已布局建设77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在建和运行的大科学装置超过60个,部分设施综合水平迈入全球第一方阵。
《2025-2031年同步辐射X射线装置行业前景分析及投资战略报告》涵盖行业全球及中国发展概况、供需数据、市场规模,产业政策/规划、相关技术/专利、竞争格局、上游原料情况、下游主要应用市场需求规模及前景、区域结构、市场集中度、重点企业/玩家,企业占有率、行业特征、驱动因素、市场前景预测,投资策略、主要壁垒构成、相关风险等内容。同时北京普华有策信息咨询有限公司还提供市场专项调研项目、产业研究报告、产业链咨询、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专精特新小巨人认证、市场占有率报告、十五五规划、项目后评价报告、BP商业计划书、产业图谱、产业规划、蓝白皮书、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认证、IPO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询等服务。(PHPOLICY:RSY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