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器行业技术、市场、竞争与政策驱动下的发展脉络
1、激光器的定义及分类
激光器作为产生激光的核心装置,主要由泵浦源、增益介质和谐振腔等部分构成。泵浦源负责为激光器提供必要的能量;增益介质作为工作物质,能够吸收泵浦源输入的能量并加以放大;谐振腔则构建起泵浦源与增益介质之间的特定回路。
激光器工作时,泵浦源把能量注入增益介质,促使增益介质中的粒子跃迁至高能级。在受激辐射过程中,粒子释放光子,这些光子相互干涉从而形成相干光。相干光在谐振腔内来回反射,其强度不断被放大。随后,通过谐振腔的选模机制,最终输出符合特定模式要求的激光。
激光器在激光产业链中占据关键地位,是下游各类激光设备以及终端激光解决方案的核心部件。其技术水准的高低,直接决定了下游激光设备性能的优劣以及解决方案的技术水平。
作为激光产业的核心器件,激光器存在多种类型,主要可按照增益介质、工作方式、输出波长以及泵浦方式等分为不同种类,其具体种类如下图所示:
激光器的分类

资料来源:普华有策
2、激光器行业产业链概况
激光相关的产品、技术和服务已深度融入现代产业体系,形成了丰富和庞大的激光产业生态。激光产业链上游主要包括各类光学材料及元器件,中游主要为各种激光器及其配套装置与设备,下游则以激光应用产品、激光制造装备、消费产品、仪器设备为主。
激光器产业链情况

资料来源:普华有策
3、激光器行业市场规模
2017-2022年间,全球激光器市场规模从137.7亿美元稳步攀升至194.2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CAGR)达7.12%,2022年已突破190亿美元大关。现代制造业自动化、智能化转型进程加快,加之5G商业化程度日益加深,半导体、光学、显示以及消费电子等行业呈现出蓬勃发展态势。这些行业对激光器的需求持续上扬,有力推动了激光器行业的快速发展。就国内市场而言,2022年中国激光器市场规模跃升至147.4亿美元,较之前一年增长了14%;到2023年,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至169.5亿美元。
2020-2024年中国激光器市场规模情况

资料来源:普华有策
4、激光器行业发展趋势
(1)行业技术创新
全球制造业转型升级,对精密加工需求攀升,在精细度、品质和效率上要求渐高。在消费电子、半导体等精密微加工领域,超快激光加工技术不断渗透至高精前沿应用。下游需求多样,促使激光技术向高功率、窄脉宽、短波长、高光束质量发展。高功率提效,窄脉宽减热损提精细度,短波长缩光点提精度,高光束质量增强聚焦适应高精度。在前沿需求推动下,超快激光加工技术创新、升级与迭代成行业必然趋势。
(2)应用领域持续拓展
激光微加工技术下游应用广泛,在消费电子、半导体等高端制造领域快速普及。因高精度、高效率等优势,其在切割、钻孔等工艺中作用关键,正逐步取代传统工艺并拓展至前沿。微加工激光器不仅用于激光加工设备,还能与智能制造融合用于机械及自动化设备生产。未来,超快激光加工在半导体等领域应用拓展、需求增长,将推动市场规模扩张。技术上,其会朝更短脉宽、更高功率、更短波长发展,以适配高端制造与科研需求。
(3)加速实现国内超快激光器产业化
全球超快激光器市场主要由通快、相干等国外厂商主导。随着超快激光应用普及,国产厂商加大投入追赶。国内超快激光器行业发展迅速,企业自主研发产品参与竞争,打破国外垄断格局。在微加工激光器市场,部分领先企业推出性能接近国际水平的产品,市场占有率上升,还带动了上游核心原材料产业化。未来,随产业链完善,国内企业有望借广阔市场提升技术,加速超快激光器产业化进程。
5、激光器行业竞争格局
从激光产业全球分布来看,美国、欧洲的激光产业发展代表了世界激光产业的较高水平,涌现出了美国相干、德国通快、美国IPG、美国光谱物理等全球知名激光企业,在汽车、电子、航空航天、机械、钢铁等领域基本完成了对各工艺环节的应用渗透,为全球工业发展创新注入了技术活力。激光器行业竞争格局多元。竞争层次上,高端领域有IPG等国外企业与锐科激光等国内企业角逐,中低端市场竞争者多、产品差异小、集中度低;形成了以锐科激光为代表的竞争梯队,其在国内光纤激光器市场份额领先。区域分布上,我国光纤激光器产业链企业集中于广东、江苏、湖北等地,其中广东企业众多。市场集中度较高,2023年中国激光器行业CR3达73%、CR5达83%,光纤激光器领域集中度也高。同时,锐科激光等国产企业迅速崛起,市场份额提升,自研产品性能逼近国际水平,正打破国外垄断格局。
行业内主要企业有美国相干、德国通快、美国IPG、美国光谱物理、英诺激光、凯普林、杰普特、锐科激光等。
行业内主要企业介绍

资料来源:普华有策
6、政策对激光器行业的影响
近年来,国家对激光器行业的发展给予了大力支持,相继出台多项政策以鼓励其创新与壮大。在2021年发布的《“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十四五”期间我国将致力于智能装备的研发与普及,其中就包括智能焊接机器人、超快激光等尖端激光加工装备,以及激光跟踪测量等智能检测设备。规划还展望到2035年,期望规模以上的制造业企业能全面实现数字化与网络化,而重点行业的领军企业则基本达到智能化水平。
主要法律法规和政策

资料来源:普华有策
《2025-2031年激光器行业细分市场调研及投资可行性分析报告》涵盖行业全球及中国发展概况、供需数据、市场规模,产业政策/规划、相关技术、竞争格局、上游原料情况、下游主要应用市场需求规模及前景、区域结构、市场集中度、重点企业/玩家,企业占有率、行业特征、驱动因素、市场前景预测,投资策略、主要壁垒构成、相关风险等内容。同时北京普华有策信息咨询有限公司还提供市场专项调研项目、产业研究报告、产业链咨询、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专精特新小巨人认证、市场占有率报告、十五五规划、项目后评价报告、BP商业计划书、产业图谱、产业规划、蓝白皮书、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认证、IPO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询等服务。(PHPOLICY:GY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