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AI手机:端侧革命与生态重构下的万亿级市场机遇
发布日期: 2025-03-18 18:25:05

AI手机:端侧革命与生态重构下的万亿级市场机遇

——从技术瓶颈到产业爆发,谁将主导下一代智能终端的竞争格局? 

DeepSeek-R1 大模型的发布标志着中国在 AI 领域的关键突破,低训练成本和全球领先的推理效率挑战美国技术霸权,促使外资重新评估中国科技创新能力。AI 技术全球平权发展使投资者重新审视中国资产,而特朗普的政策和对中国科技公司态度改善,减少了中美竞争加剧的担忧,推动了海外投资者对中国科技资产的积极认知。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明确将“人工智能+”行动聚焦于应用端,提出支持大模型应用,积极推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智能机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终端的发展,同时强调依托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这一政策导向标志着我国人工智能产业正式进入应用落地加速期,同时,集成电路等硬科技领域的技术突破将成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核心引擎。

1、技术拐点:DS模型开启端侧AI的“平权时代”

1)端侧AI的困境与突破

过去两年,AI手机虽被厂商热捧,但受限于端侧芯片算力不足,本地小模型能力薄弱,多数AI功能仍需依赖云端,导致用户体验受制于网络延迟、隐私泄露及高成本问题。随着DSDeep Speed)模型的成熟,端侧AI迎来技术拐点: 

端侧AI迎来技术拐点

2-25031Q0262a64.jpg

资料来源:普华有策

2)从“云端协同”到“端侧主导”的范式转移 

  三星S25系列搭载的高通骁龙8至尊版处理器,通过Hexagon NPU实现大型语言模型本地化运行,文本生成速度较前代提升3倍。华为Mate70则配备自研达芬奇架构AI芯片,支持多模态交互与实时图像增强,标志着端侧AI从辅助功能向核心能力的跃迁。

2、市场爆发:渗透率跃升与换机周期重启

1)出货量拐点与结构性增长 

经历2023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下滑后,2024年市场回暖。

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生命周期

2-25031Q0263T46.jpg

资料来源:普华有策

AI手机成为核心驱动力:

渗透率加速:2024年全球AI手机渗透率达17%2028年激增至54%,年复合增长率63%;预计2027年生成式AI手机占比超40%,保有量突破10亿部。 

高端先行,中端跟进:2024年高端机型(如三星S25 UltraiPhone 16 Pro)率先搭载全场景AI功能,2025年后中端市场(如小米15OPPO Find X8)通过芯片降维与算法优化实现普及。 

2)消费者需求重构:从硬件参数到场景体验

从需求层面来看,功能刚需已然发生变化。AI 摄影凭借场景识别与一键美化功能、实时翻译以及能实现日程管理和健康监测的智能助手,已成为消费者更换手机时首要考量的因素。调研数据显示,高达 70% 的消费者愿意为 AI 功能额外支付 10% 的溢价。与此同时,生态粘性也在不断增强。苹果借助 Apple Intelligence 打通了 iOS MacOS 生态,实现了跨设备的 AI 协同运作;小米的 HyperMind 则依托 IoT 设备所积累的数据,训练出个性化模型,成功构建起 “人 - - 家” 的智能闭环生态系统。

3、竞争格局:终端厂商的 “弯道超车” 与生态博弈

苹果:凭借软硬芯云协同构筑起竞争护城河。技术上,Apple Intelligence 将在4 月支持中文,6 WWDC 或发布基于自研 M4 芯片的端云融合架构,实现 Siri 认知能力跃升。生态方面,20 亿活跃设备构成全球最大 AI 训练数据池,App Store 强制接入 AI API 推动开发者生态繁荣,巩固其在高端市场的统治力。

国产厂商:积极寻求差异化突围与生态卡位。华为依托盘古模型 + 鸿蒙 OS + 昇腾芯片,打造端侧 AI 全栈能力,Mate70 系列 AI 拍照性能比肩单反,在政务与企业市场优势显著。小米通过性价比策略(如 Redmi Note 13 AI 版)抢占东南亚新兴市场;传音依托本土化 AI 语音助手(如 TECNO HiOS)深耕非洲,市占率超 40%。在折叠屏赛道,OPPO Find N5、荣耀 Magic V3 通过 AI 自适应分屏、多任务调度,重新定义生产力工具,开辟高端差异化战场。

4、挑战与趋势:技术、政策与商业模式的三角博弈

技术风险:算力竞赛引发能耗焦虑,单机柜功耗突破 20kW,液冷技术(如英伟达 NVL72 )成为刚需,预计 2027 年全球液冷市场规模或达千亿。同时,生态碎片化问题突出,ARM RISC-V 架构之争、安卓与鸿蒙系统割裂,增加开发者适配成本。

政策驱动: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要求 2025 年国产 AI 芯片市占率超 50%,华为昇腾 910B、寒武纪思元 590 等加速替代英伟达产品。欧盟《AI 法案》强制要求端侧模型透明可解释,倒逼厂商优化算法伦理设计。

商业模式重构:商业模式从卖硬件向卖服务转变。订阅制崛起,苹果 AI 功能或采取 “基础服务免费 + 高级功能订阅” 模式,预计 2028 年服务收入占比超 30%。在 B 端,华为向车企输出 MDC 智能驾驶平台,小米 AIoT 开放平台接入超 200 家制造企业,开辟第二增长曲线。

AI手机不仅是硬件的升级,更是人机交互范式的革命。DS模型推动端侧AI能力跃迁,叠加苹果、华为等厂商的生态优势,将催生新一轮换机潮与万亿级市场红利。未来三年,具备“芯片自研+OS闭环+场景深耕”能力的厂商将主导竞争,而能否在隐私、能耗与商业模式上实现突破,将决定这场智能终端“世界Da战”的终局。

2025-2031年AI手机行业行业发展前景及投资战略分析报告涵盖行业全球及中国发展概况、供需数据、市场规模,产业政策/规划、相关技术/专利、竞争格局、上游原料情况、下游主要应用市场需求规模及前景、区域结构、市场集中度、重点企业/玩家,企业占有率、行业特征、驱动因素、市场前景预测,投资策略、主要壁垒构成、相关风险等内容。同时北京普华有策信息咨询有限公司还提供市场专项调研项目、产业研究报告、产业链咨询、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专精特新小巨人认证、市场占有率报告、十五五规划、项目后评价报告、BP商业计划书、产业图谱、产业规划、蓝白皮书、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认证、IPO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询等服务。(PHPOLICY:ESY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