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制冷设备行业朝着产品高效化、小型化、节能化、环保化发展
发布日期: 2025-01-01 19:34:29

制冷设备行业朝着产品高效化、小型化、节能化、环保化发展

1、制冷设备行业发展概括

随着各工业领域对制冷设备要求的不断变化,制冷技术的发展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解决是否能够实现换热的问题;第二阶段以提升换热效率为目标,主要是对传热过程的研究和对换热部件的改进;第三阶段强调环境消耗成本、运行成本、生产成本等综合成本与换热效果的优化匹配。

世界制冷设备产业在产品与技术方面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为产品高效化、小型化、节能化、环保化;此外,制冷设备新材料的开发应用、产品技术的更新换代、不同应用领域产品的细分化也都是行业的发展趋势。

(1)制冷设备应用现状

水冷设备大量应用、空冷器应用的区域和行业特点突出,由于水的良好冷却性能,加上容易获取,水冷设备是各工业领域最传统、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制冷设备,但在北方区域缺水的环境下,水冷设备的应用适配程度较低。

空冷器是利用空气对工艺流体进行冷却(凝),其特点是冷源充足、免费取用,在节水效能方面具有水冷设备方式无法比拟的优势。随着我国水资源短缺现象的日益凸显,以及我国空冷电站技术的相对成熟,空冷器近年来开始大规模应用于北方燃煤电厂。在我国北方干旱地区,新增的大型燃煤机组目前绝大部分采用空冷机组。

(2)冷却塔在工业领域应用场景广泛

冷却塔是应用最广、类型最多的冷却系统。冷却塔是通过以冷却水作为冷却剂,从换热设备中吸收热量放至大气中,以降低水温的装置。其利用水与空气流动接触后进行冷热交换产生蒸汽,蒸汽发挥带走热量达到蒸发散热、对流传热和辐射传热等原理散去余热。

冷却塔分为工业冷却塔和民用冷却塔。其中民用塔一般为大型中央空调的循环水冷却装置;工业塔用于工业冷却水的冷却,按塔内空气与循环冷却水的接触与否划分为开放式冷却塔与密闭式冷却塔。工业塔的主要下游行业包括石化、冶金、数据中心、半导体、储能、核电等。

冷却塔分类示意图

2-250101113556447.jpg

资料来源:普华有策

冷却塔行业集中度较低,企业分布分散。冷却塔企业数量众多,主要集中在上海,江苏常州、无锡、苏州,浙江长兴、绍兴,广东广州、东莞,山东德州、潍坊,河北沧州、枣强、衡水等地区。

蒸发式冷却(凝)设备的传热过程涉及多相流,并伴随着质传递,传热过程极为复杂,其相关的传热理论和应用,长期以来一直是国内外传热领域研究的热点。我国对于蒸发式冷却(凝)技术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当时的机械工业部在引进国外技术标准的基础上颁布了国内第一个关于蒸发式冷却(凝)设备的技术标准《蒸发式冷凝器的型式和基本参数》(1982)。但是,由于当时国内的制造水平以及对节水、节能应用技术意义的认识不足,该技术并未在国内引起足够的重视,相关的理论和研究文献也不多见,研究的重点也仅仅局限在设备的选型和设计、系统的试验研究以及热工性能研究。随着国家和企业对节水、节能的重视,20世纪90年代后期,我国对蒸发式冷却(凝)技术的研究逐渐增多,研究的内容亦更加深入。随着国内蒸发式冷凝器技术迭代的升级,虽然仍旧面临着国外厂商的竞争,但是国外厂商在该领域的优势逐渐减弱。

2、行业下游市场规模

(1)精细化工

精细化工行业,作为化工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专注于生产化学性质复杂、应用范围广泛的精细化学品。这些产品通常用量不大,但具有高附加值,广泛应用于医药、农业、食品、电子和日用化学品等行业。精细化工行业的主要特点是生产过程技术密集,产品种类多样化,对研发和定制化服务的需求极高。由于精细化工的生产工艺中,涉及大量加热、冷却或冷凝过程,均需用到工业换热节能设备。工业换热节能设备的性能对精细化工产品的质量、热量利用率以及系统的运行稳定性与经济性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全球化的驱动下,精细化工行业经历了显著的增长。尤其是在亚洲,中国和印度因其庞大的市场需求和低廉的生产成本,已成为该行业的重要生产基地。与此同时,欧洲和北美市场在生物基精细化学品的研发上保持领先。

中国高度重视精细化工行业的发展。据统计,2023年精细化工业总产值达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3.4%。预计2025年将达到6.6万亿元,精细化工率突破55%。

2019-2025年精细化工总产值

2-250101113610M5.jpg

资料来源:普华有策

(2)冷藏冷冻行业(冷链物流)

冷链物流是利用温控、保鲜等技术工艺和冷库、冷藏车、冷藏箱等设施设备,确保冷链产品在初加工、储存、运输、流通加工、销售、配送等全过程始终处于规定温度环境下的专业物流。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冷链物流专业委员会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全年冷链物流需求总量预计达到3.65亿吨,同比增长4.3%。我国冷链物流总额预计为9.26万亿元,同比增长4.0%。

2019-2024年冷链物流需求量

2-25010111361D22.jpg

资料来源:普华有策

随着居民消费升级与线上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中国冷链物流行业市场规模稳步增长,2022年冷链物流市场规模达6371亿元,预计2025年将达到8686亿元。目前,中国冷链物流行业正处在规范发展期,构建现代冷链物流体系、补齐冷链物流发展短板是行业发展目标,未来冷链物流行业将向着智慧化、绿色化、标准化发展。

3、制冷设备行业竞争格局

按提供的制冷设备类型,行业内的企业主要分为三类:水冷设备供应商、空冷器供应商和蒸发式冷却(凝)设备供应商。

水冷设备是目前我国工业领域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冷却(凝)设备。随着我国节水、节能相关政策的大力推行以及冷却(凝)行业的技术进步,传统水冷却设备已难以适应各工业领域对于冷却(凝)设备的要求,其应用受到越来越多的限制,其市场空间日渐萎缩。

空冷器的最大优点是不需要用水,在我国北方大型燃煤发电领域新建项目中占据了主导地位。但是,受其换热机理的限制,空冷设备能耗高,在燃煤发电领域的推广实质是“以煤换水”;此外,空冷设备体积大,投资成本是水冷设备的1.5-2.5倍,运营成本高,运行效果受地域、季节影响大,因此空冷设备在工业领域的应用范围和市场竞争力受到的限制。

蒸发式冷却(凝)设备以其高效、节水、节能、环保的综合效能优势以及广泛的适用性,不仅得到国家政策大力支持,也符合各工业领域对于制冷设备效能和经济性的综合要求,推广应用的空间广阔。在传统制冷行业,如冷冻冷藏领域,由于普遍采用氨或氟利昂进行制冷,且技术已经成熟,因此蒸发式冷却(凝)设备的应用获得了迅速的发展,但该领域内行业竞争程度相对激烈。在工业制冷领域,被冷却介质的组分和状态变化复杂,压力、流速变化多样,技术参数要依据实际的运行环境、季节和工况的变化等因素确定,如精细化工领域等。蒸发式冷却(凝)设备的设计和生产需要企业掌握核心技术、具备丰富的数据库资源和较高的研发设计能力。同时,由于各工业领域要求制冷设备长时间连续、可靠、稳定、安全运行,对设备的各项(如产品生产制造工艺、资质、设计能力及品牌等)指标要求严格,对供应商的选择异常谨慎。因此在工业应用领域,仅有少数企业依靠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和设计、制造优势,获得了大型工业企业客户的认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4、制冷设备行业部分企业介绍

(1)海鸥股份

海鸥股份主要从事各类冷却塔的研发、设计、制造及安装业务,并依托产品和技术优势提供工业冷却塔相关的技术服务,主要产品为机力通风冷却塔、开放式冷却塔。在核电、石油化工、半导体领域具备明显优势。

(2)隆华科技

目前隆华科技已形成电子新材料、高分子复合材料、及节能环保三大产业板块,其中节能环保产业板块的主要产品为复合空冷式换热器、空冷岛、复合冷闭塔、空冷器、压力容器等,主要应用于石油化工(含煤化工)、电力、冶金、建材、多晶硅、水泥等行业。

(3)英特科技

英特科技是一家专业从事高效换热器的研发、生产及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产品主要包括高效新型壳管式换热器、同轴套管式换热器、降膜式换热器等产品以及分配器等,作为热泵、空调的核心零部件,广泛应用于采暖、热水、制冷(在商业、民用空调领域占比较高)、工农业生产等领域。

(4)无锡鼎邦

无锡鼎邦主要从事换热设备的产品设计、制造和销售,根据客户需求提供定制化产品与服务,产品应用于石油化工领域。

(5)元亨科技

元亨科技是一家专业的制冷设备综合方案提供商,主营业务为冷却塔、中央空调主机等制冷设备的研发、设计、制造及销售。产品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数据中心、医药与食品饮料等行业。

2025-2031年制冷设备行业细分市场分析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涵盖行业全球及中国发展概况、供需数据、市场规模,产业政策/规划、相关技术、竞争格局、上游原料情况、下游主要应用市场需求规模及前景、区域结构、市场集中度、重点企业/玩家,企业占有率、行业特征、驱动因素、市场前景预测,投资策略、主要壁垒构成、相关风险等内容。同时北京普华有策信息咨询有限公司还提供市场专项调研项目、产业研究报告、产业链咨询、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专精特新小巨人认证、市场占有率报告、十五五规划、项目后评价报告、BP商业计划书、产业图谱、产业规划、蓝白皮书、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认证、IPO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询等服务。(PHPOLICY:GY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