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趋势展望:隧道建设行业细分市场前景及未来趋势预测
发布日期: 2024-12-25 21:40:39

趋势展望:隧道建设行业细分市场前景及未来趋势预测

1、隧道建设行业发展概况

隧道是一种位于地下、水下或山体内部的构造物,主要用于铺设铁路或公路,以便通行的设施。根据隧道所处的位置,可以将其大致分为山岭隧道、水下隧道和城市隧道三大类别。其中,山岭隧道主要用于穿越山岭或丘陵,以缩短距离和避免大坡道;水下隧道则用于穿越河流或海峡,实现河下或海底的通行;而城市隧道则是为了满足铁路或公路穿越城市地下的需要而建设的。此外,按照隧道的交通用途,可以将其分为公路隧道和铁路隧道;而从长度来看,隧道又可分为短隧道、中隧道、长隧道和特长隧道等不同类型。

我国的隧道建设行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交通建设领域的重要支柱。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隧道建设的需求持续增长,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目前,我国隧道建设技术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能够应对各种复杂地质环境和施工条件,如钻爆法、盾构法等先进施工技术的应用,使得隧道建设更加高效、安全。

在隧道建设的应用领域方面,除了传统的交通出行需求外,隧道还广泛应用于市政管网、城市地下建筑物、长输管网等领域,为城市的综合发展和基础设施完善提供了有力支持。同时,隧道建设行业也注重环保与节能,积极采用绿色建筑材料和环保施工技术,致力于实现绿色施工和低碳发展。

我国隧道建设行业已经取得了一系列世界级的工程成就,如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青藏铁路隧道等。随着市场需求的持续增长和技术创新的推动,我国隧道工程行业将继续保持稳健的发展态势,为国家的交通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2、隧道建设行业上下游情况

隧道建设行业上游行业主要为隧道建设所需的原材料,包括砂石、水泥、添加剂、零部件材料。我国基础工业门类较为齐全,在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通用零部件制造,均有大量企业提供原材料供应和配套服务。上游的原材料和零部件已形成完整的供应链体系,能够保障本行业的正常需求。下游主要为国家隧道工程建设工程承包商及隧道工程智能装备制造商。

隧道建设行业产业链

2-241225134450362.jpg

资料来源:普华有策

3、隧道建设行业市场规模

(1)铁路隧道

我国铁路隧道数量持续增加,近十年我国铁路里程呈现增长趋势。截至2023年底,中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5.9万公里,其中,投入运营的铁路隧道18,573座,总长23,508公里;中国已投入运营的高速铁路总长超过4.5万公里,共建成高速铁路隧道4,561座,总长7,735公里。

2018-2023年我国铁路隧道总数量与总长度图

2-241225134503P6.jpg

资料来源:普华有策

2023年新增开通运营线路铁路隧道622座,总长度为1,292公里。其中,10公里以上的特长隧道23座,总长约320公里,在建铁路隧道2,668座,总长约7,110公里,规划铁路隧道5,460座,总长约13,313公里。2023年中国新增运营有隧道工程项目的高速铁路共13条,总长2,507公里,共有隧道383座,长约703公里。其中,10公里以上的特长隧道10座,长约129公里。

近年来,我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额呈现了一定的波动趋势。从2017年到2019年,投资额略有上升但增长幅度较小,显示出稳定的投资态势。进入2020年后,投资额出现了明显的下滑,反映了疫情对铁路建设投资带来的压力。2021年,投资额降至7,489亿元,较之前年份出现了明显的下滑。2022年,投资额进一步减少至7,106亿元,达到了近几年的最低点。2023年,尽管投资额尚未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但已经开始回升至7,645亿元,显示出一定的恢复势头。这三年的数字变化反映了我国铁路建设投资面临的挑战与调整。

2017-2023年我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额(亿元)

2-241225134512A6.jpg

资料来源:普华有策

(2)公路隧道

根据《2023年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统计公报》,2023年末全国公路里程543.68万公里,比上年末增加8.20万公里。公路密度56.63公里/百平方公里,增加0.85公里/百平方公里。

2019-2023年年末全国公路里程及公路密度

2-241225134519132.jpg

资料来源:普华有策

根据《2023年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统计公报》,全国公路隧道27,297处、3,023.18万延米,增加2,447处、344.75万延米,其中特长隧道2,050处、924.07万延米,长隧道7,552处、1,321.38万延米。

2019-2023年年末全国公路隧道数量及里程变化情况

2-24122513452a23.jpg

资料来源:普华有策

4、隧道建设行业周期

隧道建设行业下游应用行业主要是铁路、公路、轨道交通、水利水电、市政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行业,这些行业建设需要大量的启动资金,主要依靠国家和社会资本的投资,与国家宏观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当前国家大力增强基础建设方面的投资,带动整个隧道建设行业的发展。行业的发展与宏观经济的整体运行关系紧密,随宏观经济周期波动而调整,具有一定的周期性。

5、隧道建设行业发展前景

根据《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到2025年,铁路网规模达到17.5万公里左右,其中高速铁路3.8万公里左右,网络覆盖进一步扩大。展望2030年,将基本实现内外互联互通、区际多路畅通、省会高铁连通、地市快速通达、县域基本覆盖。根据《截至2023年底中国铁路隧道情况统计及2023年新开通项目重点隧道概况》统计数据,在建铁路隧道2,668座,总长约7,110公里。规划铁路隧道5,460座,总长约13,313公里。

根据《国家公路网规划(2013年-2030年)》规划,国家公路网规划总规模达40.1万公里,其中普通国道网26.5万公里,高速公路网11.8万公里,计划于2030年建成,隧道开凿需求广阔。除铁路和公路带来的市场空间外,水利水电、市政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修建的隧道(隧洞)及地下工程(如城际铁路隧道等)在一定程度上为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

6、隧道建设行业发展趋势

中国是世界隧道和地下工程最多,发展最快,水文地质及结构形式最复杂的国家。我国隧道建设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如下:

(1)智能化和信息化

随着隧道建设的难度越来越大,长大隧道和复杂地质条件下的隧道建设越来越多的出现,而且隧道主体工程100年的耐久性,因此装备的自动化、智能化的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隧道建设行业的信息化水平持续提升,隧道传统的工程技术,自动化、计算机与软件等技术在行业中的作用日益重要。采用先进的检测、监测技术和智能施工技术,并通过大数据及专家智能技术,能更有效的提升隧道建设质量,保证施工安全,提升施工效率,并对运营后的隧道予以监测和维护。

(2)综合系统解决能力

隧道建设的质量和安全是由用工、材料、设备、工艺、地质条件、施工环境等综合因素决定的,因此如何在此条件下,研发相应的系统解决技术,将是未来隧道工程项目建设的重要竞争力。

(3)绿色环保化

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隧道工程施工过程中将更加注重减少噪音、尘土和废水等污染物的排放,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绿色建筑材料的使用将成为隧道建设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7、隧道建设行业竞争程度

隧道建设市场的参与主体主要包括国企及子公司、地方工程建筑公司等。这些企业凭借自身的技术实力、资金优势和市场份额,在隧道工程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隧道高性能注浆材料行业的上游行业市场的原材料的可靠性和价格直接影响公司产品的质量和成本,我国水泥、砂石、添加剂等行业市场供应商较多,竞争激烈,议价能力较弱。隧道工程建设装备主要由龙头企业占据主要市场,具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国内企业不断实现技术改进和自主创新,各种产品质量技术不断提高,竞争程度不断加剧,对行业发展有着促进作用。

2025-2031年中国隧道建设行业细分市场投资新机遇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涵盖行业全球及中国发展概况、供需数据、市场规模,产业政策/规划、相关技术/专利、竞争格局、上游原料情况、下游主要应用市场需求规模及前景、区域结构、市场集中度、重点企业/玩家,企业占有率、行业特征、驱动因素、市场前景预测,投资策略、主要壁垒构成、相关风险等内容。同时北京普华有策信息咨询有限公司还提供市场专项调研项目、产业研究报告、产业链咨询、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专精特新小巨人认证、市场占有率报告、十五五规划、项目后评价报告、BP商业计划书、产业图谱、产业规划、蓝白皮书、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认证、IPO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询等服务。(PHPOLICY:GY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