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多功能材料缝线的需求和应用,生产自动化与智能化将成为趋势
1、手术缝线行业的定义概况
外科手术缝线系一种用于医疗手术中缝合组织的材料,主要用于闭合伤口、切口或其他外科手术中产生的组织分离,以促进伤口、组织愈合并减少感染的风险。
外科手术缝线作为一种作用于人体组织的医疗器械,根据应用场景及预期实现的治疗效果不同,其须具备的主要性能如下:
手术缝线的主要性能

资料来源:普华有策
2、手术缝线的分类
通常而言,手术缝线分类较多,按照可吸收性能可以分为可吸收缝线与不可吸收缝线;按免打结性能可以分为免打结缝线和打结缝线;按具体功能维度可以分为仅具备缝合功能的普通缝线以及具备抗菌、载药等附加功能的缝线。
(1)按可吸收性能划分
外科缝线分为可吸收缝线和不可吸收缝线。可吸收缝线能在体内降解,减少残留,避免拆除风险,适用于内部器官、心血管、眼科等,但支撑时间较短。不可吸收缝线无法降解,需拆除,虽易引发炎症,但强度高,常用于表皮缝合和骨科手术。医用手术缝线的可吸收性能主要由其使用的材料决定,可吸收缝线和不可吸收缝线的主要材料及其性能特点如下:
可吸收缝线和不可吸收缝线的主要材料及其性能特点

资料来源:普华有策
(2)按免打结性能划分
外科手术缝线可分为免打结缝线和打结缝线,其中免打结缝线主要为倒刺线。倒刺线表面带有微小倒刺,使其在穿过组织时自动固定,无需打结,从而简化手术过程,缩短手术时间,并有助于组织愈合。倒刺线可由可吸收或不可吸收材料制成,广泛应用于外科和妇产科手术。
倒刺线根据倒刺排列方向可分为单向和双向两种。单向倒刺线的倒刺沿同一方向分布,适用于传统缝合方式;双向倒刺线的倒刺在两端反向分布,防止滑移。倒刺排列方式有交错、螺旋、重叠等,螺旋排列最为常见,能提供均匀的张力分布。
鱼骨线是一种特殊的倒刺线,采用一体压制成型技术,使其具有更强的组织抓持力和更均匀的张力分布,同时减少对组织的损伤,加快恢复。
(3)按功能性维度划分
手术缝线可分为普通缝线和具有附加功能的缝线,如含抗菌剂或载药缝线。含抗菌剂缝线可抑制手术部位感染(SSI)相关细菌的定植,降低感染风险。常见的抗菌缝线包括三氯生涂层和氯己定涂层缝线,其中三氯生通过阻断细菌脂肪酸合成抑制细菌生长。载药缝线能在缝合过程中持续释放药物,如生长因子,促进伤口愈合。
3、手术缝线行业市场规模及预测分析
(1)居民手术需求增长带动手术缝线需求量不断上升
外科手术缝线的市场需求取决于手术数量,我国居民手术需求增长带动手术缝线需求量不断上升。近年来,受人口老龄化和慢性病发病率上升、医疗技术进步和医疗资源扩展、居民健康意识增强及医疗支付能力提高等因素影响,我国居民手术需求量整体处于上升态势。
2018年至2022年,中国住院手术量由0.61亿人次增长至0.75亿人次,年均复合增长率为5.2%。预计2026年中国住院手术量将达到1.2亿人次,2022年至2026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2.7%;预计2030年中国住院手术量将达到1.7亿人次,2026年到2030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8.1%。受全球公共卫生事件影响,2020年至2022年中国住院手术量略有下降,但中国住院手术量整体持续增长。
2022-2030年中国主要手术及预测情况

资料来源:普华有策
随着我国住院手术量增长,近年来中国手术缝线市场的销售量和销售额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2018年至2022年,我国手术缝线市场销售量由约1.3亿根增长至约1.6亿根,年均复合增长率为4.9%,预计2026年和2030年将分别达到2.4亿根和3.1亿根,相应期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为10.3%和6.7%。
相应地,2018年至2022年,我国手术缝线市场销售额由52亿元增长至62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4.5%,预计2026年和2030年将分别达到86亿元和107亿元,相应期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为8.5%和5.6%。
2022-2030年中国手术缝线市场销售量及预测

资料来源:普华有策
2022-2030年中国手术缝线市场销售额及预测

资料来源:普华有策
(2)倒刺线的渗透率逐年攀升
倒刺线的核心优势在于提高手术便捷性,但在心血管和骨科手术中,其优势不明显且成本较高。国内市场需求主要集中在可吸收倒刺线。随着更多厂商推出产品,价格下降,市场渗透率提升。2023年,河北省将倒刺线纳入集中带量采购,推动了价格进一步下降,扩大了应用范围。
2018年至2022年,我国倒刺线销量从420万根增长至640万根,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0.8%,占手术缝线销量的比例从3.2%增至3.9%。预计2026年和2030年销量将分别达到2,760万根和5,470万根,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为44.2%和18.6%。同期,倒刺线销售额从11.8亿元增至15.1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6.4%,占手术缝线销售额比例由22.7%升至24.4%。预计2026年和2030年销售额将分别达到31亿元和45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为19.7%和9.8%。可吸收倒刺线的销售额占比超过98%。
2022-2030年中国倒刺线销售量及预测

2022-2030年中国倒刺线销售额及预测

资料来源:普华有策资料来源:普华有策
4、手术缝线行业发展趋势
未来,随着手术量增长,我国手术缝线的需求量将持续上升,且随着开展倒刺线集采的省份和地区增多,倒刺线的平均售价将进一步下降,应用范围将不断拓宽,市场渗透率将不断提高。同时,在集采带来的降价压力下,国外品牌的市场竞争力将有所削弱。而对于手术缝线本身,新型材料缝线、多功能缝线的需求和应用将更加广泛,且在集采带来的降本增效的压力下,生产自动化与智能化将成为趋势。手术缝线行业发展趋势具体如下:
(1)新型材料缝线的研发及应用更加广泛
20世纪后期,可吸收材料如聚乙醇酸(PGA)、聚乳酸(PLA)、聚对二氧环己酯(PDS)相继问世。随着材料科学和临床需求的发展,合成材料缝线成为主要趋势。未来,新型材料的开发将推动缝线技术的进步,对厂商的研发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具备多种材料研发能力的厂商将具备更强市场竞争力。
(2)多功能缝线的需求及国产品牌市场占有率有望上升
多功能缝线的出现源于外科手术技术进步和患者需求变化,抗菌、载药、止血等功能性缝线提高了手术安全性和术后恢复。随着手术复杂性增加,市场需求将增长,国内企业研发逐步加强,未来国产品牌市场份额有望上升,具备研发能力的企业将具备竞争优势。
(3)生产自动化与智能化将成为趋势
2023年开始,外科手术缝线已在部分省份及地区纳入集中带量采购目录,预计未来开展外科手术缝线集采的省份及地区将进一步增加,集采缝线的占比将不断上升。由于集采产品通常采用价格竞标模式,所以为降低落标的风险,各竞标企业往往倾向于“以价换量”,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减生产厂商的利润空间。因此,手术缝线厂商在降低竞标价格进而提高中标概率的同时,亦须考虑如何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从而保证合理的利润空间。生产线的自动化、智能化改造因能够在极大程度上减少人员投入并提高生产效率,预计将成为国内众多生产厂商的选择方向,生产自动化与智能化将成为趋势。
5、行业竞争格局及主要企业
目前,国内外科手术缝线的主要竞争企业包括强生(爱惜康)、舜科、美敦力等进口厂商,以及百迈科、健适医疗、普立蒙、威高股份等国内企业。具体情况如下:
行业内主要企业

资料来源:普华有策
《2025-2031年手术缝线行业市场调研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涵盖行业全球及中国发展概况、供需数据、市场规模,产业政策/规划、相关技术/专利、竞争格局、上游原料情况、下游主要应用市场需求规模及前景、区域结构、市场集中度、重点企业/玩家,企业占有率、行业特征、驱动因素、市场前景预测,投资策略、主要壁垒构成、相关风险等内容。同时北京普华有策信息咨询有限公司还提供市场专项调研项目、产业研究报告、产业链咨询、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专精特新小巨人认证、市场占有率报告、十五五规划、项目后评价报告、BP商业计划书、产业图谱、产业规划、蓝白皮书、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认证、IPO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询等服务。(PHPOLICY:M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