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黑应用领域将不断深化,炭黑下游市场规模仍将持续扩大
1、炭黑行业发展历程
(1)全球炭黑行业发展概况
1892年,美国发明了天然气制造槽黑(槽法炭黑)技术,标志着近现代炭黑工业的开始。起初,炭黑主要作用于着色,到了20世纪初期,随着橡胶工业的兴起,炭黑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橡胶和炭黑的结合可以增加橡胶的强度、硬度和耐久性,同时也可以降低橡胶的成本。因此,炭黑的需求量也随之增长,现代炭黑工业正式步入高速发展轨道。
20世纪中期,油炉法新工艺炭黑的生产技术崛起,炭黑的生产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改进,原有的槽法炭黑生产技术由于成本上升、生产效率低及环境污染严重,已被油炉法新工艺炭黑的生产技术逐步替代。同时,随着橡胶工业迅猛发展,炭黑开始被广泛的应用于各类橡胶制品及涂料、塑料、造纸等行业,其应用范围得到了进一步扩大。
进入21世纪,炭黑生产技术和生产工艺不断创新发展,炭黑生产企业开始重视研发,不断提高炭黑的生产效率和应用性能,研究开发出各类高性能炭黑和特种炭黑,其次随着人类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绿色环保的炭黑生产技术及炭黑的回收利用技术也在不断发展,以减少对环境污染的影响,炭黑行业了进入高性能、特种炭黑及绿色环保炭黑的发展轨道。

(2)中国炭黑行业发展概况
新中国成立时,我国仅能生产少量炭黑,全国炭黑产量仅252吨。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四川隆昌建设槽法炭黑试验装置标志着新中国炭黑工业的起点,炭黑工业加速发展,打破了西方的封锁禁运,逐步自主建立起现代化炭黑工业体系,发展成为世界炭黑工业大国。我国炭黑工业发展历程如下:

20世纪50年代前中期:我国炭黑工业从零开始发展,先后建立了11个炭黑厂,开发了槽法、滚筒法、混气法和气炉法等以天然气为主要原料的炭黑生产技术,炭黑年产量增至8,700吨。
50年代后期到70年代:开发并逐步改进了油炉法炭黑生产技术,大批炭黑厂建立,先后开发成功了乙炔炭黑、通用炉炭黑和中超耐磨炭黑。1966年,炭黑产量增至5万吨。
70年代末到80年代:成功开发出燃烧和裂解分工的新工艺反应炉并迅速推广,我国炭黑品种得到丰富,质量得到大幅提高,油耗降低,实现了我国炭黑工业第一次技术飞跃。同时,炭黑生产过程中余热和尾气的循环利用成为关注的方向。
80年代后期到20世纪末:在引进的万吨级炭黑生产装置基础上不断进行消化、吸收及自主创新,形成了国产化万吨级新工艺炭黑生产技术,开始实现我国炭黑工业的第二次技术飞跃。
21世纪以来,在国产化万吨级新工艺炭黑生产技术的基础上,国内企业以装置大型化、节能环保化为主要目标,开发了一系列新技术和新设备,我国炭黑工业高速发展。自2003年开始,我国便已取代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炭黑生产国和消费国。2022年,我国炭黑产能占世界产能比例达到46.8%。
我国炭黑行业发展迅速,国产炭黑生产厂商保持较高的资本投入,逐步突破了生产技术、生产装置、原材料供应等产业壁垒,在高端特种炭黑领域竞争力也逐步增强。目前,国内炭黑市场需求较为旺盛,我国炭黑厂商加速产能扩张,加大对高端特种炭黑产品的研发力度,提升自身高端特种炭黑产品的供应能力,进一步推进了我国炭黑产业的发展。
2、炭黑产业的国内竞争格局
目前,国内炭黑行业生产厂商较多,根据中国橡胶工业协会炭黑分会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炭黑分会会员企业共有74家,总体呈现以民营为主、外资、国有或国有控股三种主体并存的竞争格局。从企业产能分布情况来看,年生产能力在10万吨以上的炭黑企业仅有27家,行业内整体生产规模较小,行业集中度较国外炭黑生产厂商偏低。
近年来,国家和行业协会相继出台了《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橡胶行业“十四五”发展规划指导纲要》《炭黑行业准入技术规范》等一系列相关政策、规定文件,为炭黑行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着力于淘汰落后产能,优化行业格局。明确规定将1.5万吨/年及以下的干法造粒炭黑(特种炭黑和半补强炭黑除外)列为淘汰类项目;同时鼓励炭黑生产企业开发应用更高效的炭黑生产过程余热回收利用技术;鼓励企业对低滚动阻力、高安全性橡胶用炭黑的开发,鼓励企业对功能性炭黑、专业用炭黑的开发等。这些政策文件的颁布和实施将进一步加速行业内规模小、能耗高、质量差的企业逐步淘汰,促进炭黑行业产能集中度进一步提升,提高行业整体竞争能力。
根据中国橡胶工业协会炭黑分会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1-4月全国会员企业炭黑总产量为164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8.57%。主营业务收入为134亿元,比去年同期减少8.46%。
传统国标橡胶用炭黑由于受原材料价格波动影响较大,与下游大型轮胎企业的议价能力较弱,叠加各炭黑生产厂家生产标准统一,产品同质化程度较高等因素,技术壁垒相对较低的国标炭黑产品市场竞争激烈且利润率常年保持在偏低水平。相比之下,特种炭黑利润率普遍显著高于国标系列炭黑。国内企业技术水平、研发实力较国外厂商仍有一定差距,且拥有特种炭黑生产线的企业较少,其特种炭黑产量占比也相对较低,未来仍有很大发展空间。随着绿色轮胎需要的低滚动阻力炭黑、高性能色素炭黑、导电炭黑、高端橡胶制品炭黑等特种炭黑需求的持续增加,国内企业将重点开发研究新型技术,以应对炭黑行业向高性能特种炭黑以及绿色环保炭黑转型升级的市场情况。
3、炭黑行业发展趋势
(1)高性能、特种炭黑技术引领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在炭黑领域我国已经发展为炭黑生产的工业大国,但是在研发能力、产品结构、生产工艺、质量水平等方面与世界先进水平仍存在很大差距,尤其是在具有高耐磨性、低生热性、高补强性等高性能的特种炭黑领域,进口依赖度仍然较高。针对国内炭黑行业在传统国标中低端产品产能过剩的现状,国家和行业协会相继出台了《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的目录》《炭黑行业准入技术规范》等一系列相关政策、规定文件,着力于淘汰落后产能,优化行业格局,实现产业转型升级。
我国炭黑产业已进入产业升级与结构性转型的关键时期,未来,国内炭黑生产企业需不断加强科研投入,在高性能、特种炭黑领域不断实现技术突破,着力开发更具有高补强、高耐磨性、低滚动阻力、高纯净度的橡胶用高性能、特种炭黑品种,进一步优化国内炭黑产业的产能结构,以适应国内高端炭黑市场需求,提升国内炭黑行业的整体竞争力,加快国内炭黑产业的转型升级。
(2)绿色、环保的炭黑产品将成为未来创新和竞争焦点
近年来,随着炭黑产业的不断发展,环保问题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炭黑作为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越来越高,国家和行业协会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规定文件,引导了炭黑产业朝着环保、绿色的方向发展,节能减排、资源综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发展绿色产品等成为行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未来,炭黑生产企业发展需要围绕绿色环保的方向进行技术创新和全面升级。一方面,企业需逐步加大对绿色环保生产工艺及炭黑产品的资金投入和技术研发,不断推动炭黑生产过程的绿色化和低能耗化,开发出绿色、环保的炭黑产品;另一方面,在循环利用和炭黑的可回收利用方面,企业需积极探索采用新型材料、可再生材料以及橡胶制品中炭黑的回收利用等相关技术,为炭黑行业带来新的增长点,引导整个炭黑行业朝着更加绿色、环保的发展方向前进,促进炭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3)炭黑应用领域将不断深化,炭黑下游市场规模仍将持续扩大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轮胎以及整个橡胶工业的快速发展,炭黑作为轮胎及橡胶工业中需求量较大的重要原材料也迎来了快速发展,同时炭黑可作为着色剂、屏蔽剂、抗静电剂和导电剂,广泛应用于塑料、油墨、涂料、电子元器件、电力电缆等很多行业,炭黑应用领域不断拓展,下游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未来,中国炭黑市场发展仍具备巨大潜力。一方面,随着国内汽车轮胎、橡胶制品等行业的快速发展,汽车保有量持续增长,对炭黑的需求不断增加。汽车产业作为中国制造业的支柱产业之一,其需求量将持续增长,推动了炭黑市场的迅速扩大。另一方面,导电炭黑和色素炭黑市场应用领域的不断深化,为炭黑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前景,进而促使行业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
更多行业资料请参考普华有策咨询《2024-2030年炭黑行业市场调研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同时普华有策咨询还提供市场专项调研项目、产业研究报告、产业链咨询、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专精特新小巨人认证、市场占有率报告、十五五规划、项目后评价报告、BP商业计划书、产业图谱、产业规划、蓝白皮书、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认证、IPO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询等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