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行业长尾效应逐步显现我国汽车赛事具有良好消费者基础
1、我国汽车运动行业发展现状
1985 年,中汽摩联与香港汽车会共同成功举办了首届香港-北京汽车拉力赛,从此,汽车运动走上了新中国体育的历史舞台。从 1985 年至今,中国汽车运动走过了 38 年的发展历史。汽车运动从无到有,中汽摩联从单纯提供赛事服务到1997 年开始搭建起国内赛事平台,及至目前拥有多个全国汽车比赛系列以及各类国际汽车赛事,发展成果显著。中国目前已经成为全球最为重要的汽车运动市场之一,形成了以国家级锦标赛为核心,以众多地方性赛事为支撑的赛事体系。但是中国汽车运动仍处在发展初期,民众对汽车运动的了解和参与还处于较低的水平,汽车文化尚处于早期阶段。赛车运动的市场媒介属性大于其竞赛表演属性,赛事运营商的收入主要依靠赛事冠名赞助以及厂商车队注册费,而电视转播版权收入以及门票收入仍然占比较小。
《中国汽车摩托车运动联合会 10 年发展规划(2020-2029 年)》提出了到2029 年,中汽摩联单位会员数量力争达到 1,000 家;个人会员数量力争达到2,000 万人;汽摩运动产业总规模达到 5,000 亿元;国内在国际汽联和国际摩联注册赛道数量达到 30 条以上;注册赛车手达到 3 万人,车队 500 支;每年专业培训赛车学员数量达到 1 万人;培养全国各级裁判员总数达 10 万人的发展目标。我国的汽车运动队伍正持续壮大,市场也在不断发展。
我国汽车运动在发展初期,主要通过传统媒体进行宣传和传播,包括中央电视台 CCTV-5+、中央电视台 CCTV-5、上海电视台五星体育、广东电视台体育频道、湖北卫视和湖南经视等对国内大型汽车赛事进行直播或者专题报道,以及主流杂志报纸、汽车杂志、官方赛事杂志等从不同层面对汽车赛事进行宣传报道,汽车运动的曝光度不断提高,社会影响力也因此得到提升。
随着汽车运动不断发展,以及网络和新媒体的日益兴起,汽车运动赛事的传播渠道被进一步拓宽,一系列门户网站包括新浪体育、搜狐体育、网易体育和腾讯体育等都开辟了赛车运动专栏,跟踪报道国内大型汽车运动赛事;一系列视频网站包括咪咕视频、腾讯视频、爱奇艺等对部分赛事进行了现场直播,CTCC 还曾在赛事期间出品了娱乐类节目《挂不上挡》,将体育与娱乐深度融合,提高了赛事关注度;新媒体方面,国内各大锦标赛通过设立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官方抖音号等方式向移动客户端全方位、实时推送赛事动态。民众对赛车运动的认知度和关注度正在逐渐提高。
我国汽车运动的场地建设也随着汽车运动的发展稳步推进。继 1996 年珠海国际赛车场落成后,北京金港赛车场、上海天马赛车场、上海国际赛车场、成都国际赛车场、广东国际赛车场、鄂尔多斯国际赛车场、江苏万驰国际赛车场和郑州国际赛车场等多个场地相继建成并通过国际汽联认证。近几年来,随着汽车运动的快速发展,我国国际级的赛车场地数量也在稳步增长,2015 年以来相继建成并通过国际汽联认证的赛道有浙江国际赛车场、宁波国际赛车场、秦皇岛首钢赛车谷、天津 V1 国际赛道等多个场地。中汽摩联统计数据显示,截至 2024 年 1 月,全国有国际汽联注册场地 19 家,名列全球第三。场地建设的稳步推进为汽车运动的发展创造了必要的场地条件。
2、行业特征
(1)行业的周期性、区域性
汽车运动作为一项体育赛事,其发展受到居民收入水平和汽车工业发展水平的影响,因此,在居民收入水平较高及汽车工业较发达地区,汽车运动的发展也相对较好。另外,汽车行业厂商作为汽车运动的主要客户,其行业景气度容易受到宏观经济波动及国家相关产业政策的影响,从而间接对汽车运动的发展造成影响。
(2)季节性
汽车运动相关业务通常在一个会计年度内完成,但主要业务一般在户外进行,汽车运动的开展与气候变化、天气状况密切相关。对于大多数国内赛事,一般一个自然年度为一个赛季。正常办赛年份,每年的 1~3 月份,各参赛车队或车手主要以寻找洽谈赞助、改装赛车等准备工作为主,4~5 月份各大赛事全面铺开,11 月份大多数赛事基本结束。赛事运营业务由于比赛场次有限、不连续进行,且受消费习惯、气候等因素的影响,业务不可能按时间均匀发生,收入具有一定的季节性。
3、汽车运动市场需求
(1)我国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为汽车运动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汽车运动与汽车行业的发展密切相关,汽车运动不断推动着世界各国汽车工业的技术革命,而汽车工业的变革又推动了汽车运动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汽车工业近年来发展势头良好,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不断增加,由 2020 年的 38.4%上升至 2024 年一季度的 59.6%。
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销量及增速均持续上升。2020 年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销量由 775 万辆增加至 2023 年的 1,460 万辆。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销量增速也冲破 2020 年-7.8%的负增长,猛增至 2023 年的 24.0%。我国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将促使更多的国内汽车厂商参与汽车赛事,在汽车设计和汽车性能等方面进行角逐,树立自身的品牌形象,以提高市场占有率。此外,汽车厂商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参加汽车赛事可以提高品牌的曝光度,若能在赛事中获得奖项更能提升品牌美誉度。因此,国内汽车厂商对汽车赛事的需求将逐渐扩大。
(2)我国汽车运动的消费者基础日益壮大
目前,我国汽车产销量世界第一,保有量世界第一。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3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23 年末,全国民用汽车保有量33,618 万辆,比上年末增加 1,714 万辆。在汽车保有量不断提高的同时,热爱汽车运动的人群也在不断增加,为汽车运动在我国的普及和推广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随着我国居民人均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消费能力也在持续攀升。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 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 39,218元,比上年增长 6.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 6.1%。2023 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达到 26,796 元,比上年增长 9.2%。其中,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达到12,114 元,占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 45.2%。
十年来,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不断丰富,随着人均可支配收入的逐年增长,人们在文化娱乐领域的消费支出也呈现增长趋势。2023 年,全国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支出 2,904 元,同比增长 17.62%。伴随着体育行业长尾效应的逐步显现,以及我国赛车运动逐步向平民化发展的趋势,我国的汽车赛事具有良好的消费者基础。
2014-2023年全国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

4、行业的主要壁垒构成
(1)优质成熟赛事 IP 壁垒
目前我国已有的自主 IP 赛事多由行业协会、地方政府或体育总局主导,冠以“中国”、“全国”、“国家”、“中华”等字样的汽摩赛事,其主办方或主办方之一必须是全国性社会组织,承办者为中汽摩联所属的会员组织或中汽摩联确定的单位。赛事运营商一般会与赛事主办方签订 10 年左右的推广协议,协议到期时一般会优先与原运营商续签协议。另外,中汽摩联提倡赛车的职业化,包括运营商职业化、车队职业化、车手职业化、赛车传媒的职业化,一项全国性赛事在具备商业化运营条件的情况下,中汽摩联将依据商权费价格、赛事组织经验等因素确定赛事推广机构,行业新进入者取得现有优质成熟全国性赛事的IP 难度较大。
因此,行业新进入者在短时间获得或自创优质赛事 IP 的难度较大,优质成熟赛事 IP 的储备构成了本行业进入的壁垒。
(2)业务协同壁垒
汽车运动产业主要包括赛事、赛车场、赛车手、赛车队,其中赛事是赛车运动产业链的最核心内容。业内成熟的企业一般通过整合赛车场、赛车手、赛车队来实现赛事的商业价值。目前我国汽车赛事运营模式处于初步阶段,整合赛事运营权、赛车场、参赛车手、赛事门票、衍生品及商业赞助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同时运营赛事、赛车场、赛车队的企业具备以较低成本、较高效率整合资源的竞争优势,对未具备业务协同能力的行业新进入者形成了一定的障碍。
(3)资金及周期壁垒
汽车运动属于资金密集行业,汽车运动的业务模式要求运营商前期投入大量资金,以进行筹备和推广。
赛车场占地面积较大,一般均在 200 亩以上,涉及到购置土地使用权和大规模基建,涉及多项审批,因此初始投入很大,回收周期长;赛事运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个赛事在举办之初需要进行大量的媒体投放以推广赛事,有些赛事甚至还购置大量的赛车设备,而一个赛事往往需要孵化几年才能达到理想的市场效果,这些都需运营商初期投入大量资金;赛车队俱乐部想要步入领先车队俱乐部的行列,前期需要在车手、技术人员、车辆上投入大量资金,后期运营也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持,而厂商和赞助商的赞助收入是随着赛车队车队成绩、媒体曝光率等因素而逐步增长的。这些都对行业内企业的资金实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形成了对行业潜在进入者的资金和周期壁垒。
(4)经验及人才壁垒
体育行业为专业性较强的行业,管理者必须深刻地了解国内外相关运动的专业知识,理解赛事、体育场馆和体育俱乐部的运营模式,与此同时,还需要拥有体育领域及数字化领域的人才队伍,市场新进入者短期内一方面难以通过业务实践积累丰富的行业经验,另一方面也较难获得客户足够的信任,这都为市场新进入者设置了较高的壁垒。
更多行业资料请参考普华有策咨询《2024-2030年汽车运动行业市场调研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同时普华有策咨询还提供市场专项调研项目、产业研究报告、产业链咨询、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专精特新小巨人认证、市场占有率报告、十五五规划、项目后评价报告、BP商业计划书、产业图谱、产业规划、蓝白皮书、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认证、IPO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询等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