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期间光通信行业发展新机遇及前景预测
1、光通信产业链结构分析
光通信是以光波为信息载体的通信方式,主要采用光纤作为传输介质从而实现用户间信息的传递。相较于传统的电信号传输模式,光通信具有更大的传输带宽及传输容量、更低的传输损耗、更强的抗电磁干扰能力和更高的传输质量。经过长期的发展,光通信凭借优异的性能,已成为通信行业主流的通信方式之一,被广泛应用于数据中心、电信网络、光纤宽带、汽车电子和工业制造等领域。
光通信网络由光/电芯片、光器件、光模块、光纤光缆等上游产品组合构建而成。其中光器件是由各类光组件组成,根据是否需要能源驱动光器件可分为有源和无源两种,需要能源驱动才能发挥器件功效的为有源光器件,如激光器、光收发器、光检测器、光放大器、光调制器等;无需能源驱动即可发挥器件功效的为无源光器件,如光纤跳线、光隔离器、光衰减器等。将光器件与不同功能的光、电芯片密闭封装形成的产品即为光模块。光通信产业中游主要为设备集成品牌商。光设备由光模块和光器件组合构成,其连接光纤光缆后即构成了光通信网络的基本框架,可为下游电信、数据中心领域实现信息交互和数据传输等作用。
光通信产业链结构图

2、光通信行业发展背景
随着互联网体系的壮大及联网设备的增加,互联产生的数据信息正在呈指数级增长。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准确、快速并尽可能的传输更多信息是驱动信息传输网络升级的重要因素。
传统的电缆传输信号模式以电流为信号载体,铜线为传输通道。该模式因铜线电阻致使信号衰减大导致信号传输距离有限、电信号受电磁干扰情况严重容易出现失真以及高频电流产生趋肤效应导致传输容量受限等缺陷,已无法满足现今数据传输需求。在此背景下,光通信模式作为电通信模式替代方案,在通信网络中快速铺设覆盖,光进铜退已成为信息建设的潮流,光通信产业实现了迅速发展。
光纤与电缆性能对比情况

下游建设推动光通信行业发展
近年来我国通信业蓬勃发展,5G、千兆光网等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覆盖以及移动互联网流量的快速增长为我国光通信行业奠定了坚实的发展基础。2019 年后,各国陆续发放 5G 商用牌照,5G 通信技术进入商用元年。2023年全球 5G用户签约数增加了近6亿,这表明在全球经济增长乏力、地区局势动荡的大背景下,人们对高性能连接的需求依然旺盛。
从建设区域来看,亚太地区是 5G 建设的领导者。 2023年四季度,我国新增5G基站18.8万个,年度累计新增106.5万个,季度同比增长46.06%、环比增长5.9%,全年四个季度建设速度逐步放缓但仍维持较高水平,总数达到337.7万个,占比全球5G基站部署量的65.0%,覆盖我国所有地级市城区、县城城区,覆盖广度深度持续拓展,超90%的5G基站实现共建共享,全国行政村通5G比例超过80%,5G网络加快向集约高效、绿色低碳发展。据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2023 年通信业统计公报》显示,截至 2023 年底,我国建成 5G 基站 337.7 万个;5G 移动电话用户达 8.05 亿户,占移动电话用户的 46.6%,比上年末提高 13.3 个百分点。如今,数字化已成为各国提振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针,5G 网络逐步完善。5G 已在城市交通运输、应急救援、生态环境、便民服务等诸多场景中发挥作用,推动着城市数字化转型,提升了民众的生活品质。当下 5G 网络配套的应用设备、平台、软件还未出现质变突破,在相关配套体系成熟后,5G 需求有望再次爆发。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全球数据流量呈爆发式增长,互联网数据中心建设成为大势所趋。此外,数据中心作为光通信行业的另一重要应用领域,近年来在世界主要国家和大型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带动下发展迅速。2023 年全球数据中心资本支出已达到 2600 亿美元。光通信行业是 5G 网络建设和数据中心搭建的基础,在下游需求扩张的推动下,其行业将保持稳步增长态势。
2019-2023年我国光通信行业市场规模及增速

更多行业资料请参考普华有策咨询《2024-2030年中国光通信行业细分市场投资新机遇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同时普华有策咨询还提供市场专项调研项目、产业研究报告、产业链咨询、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专精特新小巨人认证、市场占有率报告、十五五规划、项目后评价报告、BP商业计划书、产业图谱、产业规划、蓝白皮书、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认证、IPO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询等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