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2024年软磁铁氧体行业市场规模及发展趋势分析及预测
发布日期: 2024-04-14 17:04:27

2024年软磁铁氧体行业市场规模及发展趋势分析及预测

软磁铁氧体是一种重要的软磁材料,从 20 世纪 40 年代开始工业化生产至今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其电磁性能、工艺成熟度、生产规模和自动化水平不断提升,满足了不断更新的应用需求。由于其在中高频条件下功率损耗低、具有良好的机械加工特性,被广泛应用于家用电器、计算机、手机通讯等领域,用于制造各类电子磁性元件。随着无线充电、新能源汽车、光伏发电、绿色照明等新兴市场的崛起,软磁铁氧体的应用范围和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

我国软磁铁氧体的生产起步于 20 世纪 50 60 年代。受益于家电产业链的带动,20 世纪 80 90 年代我国软磁铁氧体的工业化生产得到高速发展,企业数量不断增加,产量规模迅速扩大。国外知名磁性材料生产企业亦逐渐加大在我国投资建厂的力度,带动我国磁性材料生产规模、生产技术和产品性能的提升。

2023年我国软磁铁氧体的销量微增,整体较为稳定,2022 年我国软磁铁氧体的销量约为 48.2万吨,2022 年当期销量增速有所放缓,销量同比增速为 4.8%,我国已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软磁铁氧体生产国。同时,中国未来软磁铁氧体的产量将会以 10%的年均增速向前发展,增速超过世界软磁铁氧体材料每年 6%的年均增速。

1、软磁铁氧体产业链结构及关联性分析

磁粉生产的上游主要涉及钢铁行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将磁粉加工成磁芯后,下游主要应用于各类终端场景所需的电子变压器、电感器等电子磁性元件。

软磁铁氧体产业链结构图

2-2404140Z91L48.jpg

1)上游行业分析

锰锌软磁铁氧体材料的主要生产原料包括氧化铁、氧化锰、氧化锌。生产厂商通过向上游购买金属氧化物原材料后按照一定比例混合,通过振磨、造球、预烧、喷雾造粒等生产工艺加工成磁粉。

氧化铁是钢铁生产加工过程中的副产品,通常通过对钢板酸洗后的废酸液进行提纯加工后获取。氧化锰通常通过电解金属锰粉悬浮液并氧化处理后获取,氧化锌通常通过燃烧锌或焙烧锌矿等方式获取,氧化锰和氧化锌的价格与电解锰、锌锭等大宗商品的价格走势存在较高的关联性。

2)下游行业分析

软磁铁氧体磁粉的下游主要为磁芯生产厂商,磁芯主要用于加工成电源电路中不同型号的电子变压器、电感等电子磁性元件。电子变压器主要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在电路中实现电压变换、电流变换、阻抗变换等功能,例如:将输入的 220V 高电压输出为相对偏低的理想电压、将交流电整流成直流电等;电感器主要用于在电路中实现信号筛选、电能蓄积等功能,例如:对电路中的高频交流信号进行滤波。电子变压器和电感器是电子信息产业中基础性的电子元器件,对生产出的电子整机的性能和质量至关重要。根据中国电子元件行业协会编制的《中国电子元器件行业十四五”发展规划》,2020 年我国电子元器件行业整体销售额为 18,831 亿元,2015 年至 2020 年平均增长率为 4.75%,市场需求总体保持平稳增长,我国电子元器件行业的产销规模目前居于全球首位。2023年我国电子元器件产业整体规模已突破 2.3万亿元。

由于电子元器件居于工业产业链中游,其基础性作用对我国产业链和供应链安全至关重要,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明确提出加快补齐基础零部件及元器件、基础软件、基础材料、基础工艺和产业技术基础等瓶颈短板”。根据中国电子元件行业协会编制的《中国电子元器件行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到 2025 年,电子变压器行业拟实现销售额 777 亿元,对应测算年均增长率为 4.0%;电感器行业拟实现销售额 410 亿元,对应测算年均增长率为8.0%。基于上述数据,预计未来以电子变压器、电感器为代表的电子磁性元件仍将保持稳定增长,其中汽车电子、光伏发电、5G 通讯、新型家用电器和消费电子等应用领域的需求将会保持更高增速,电子磁性元件行业需要通过技术和工艺升级提升对高端产品的配套供给能力。

2、软磁铁氧体行业发展趋势

软磁铁氧体行业的发展趋势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

2-2404140ZUX91.jpg

高性能化需求驱动创新发展:随着终端电子产品向轻薄化、小型化、集成化的发展,软磁铁氧体材料需要具备更高的功率密度、更宽的温度范围和更低的功率损耗等特性。未来的发展方向将会朝着宽频、高饱和磁通密度等方面发展,以满足消费电子、家用电器、新能源、光伏、5G通讯等领域的需求。

定制化、个性化需求增加:随着终端产品更新速度的加快和新兴领域的不断涌现,软磁铁氧体生产企业需要根据客户的实际应用场景,定制化调整产品的材质和尺寸,甚至从原料端配合客户,设计出符合个性化需求的产品。未来的生产模式将由大批量单一生产向多品种小批量生产转变。

技术和规模优势凸显:当前行业存在大量小规模的生产厂商,但随着产业升级的推进,对软磁铁氧体材料的要求会进一步提升,技术和规模领先的企业将在客户响应速度、产品创新能力和供货规模等方面具备优势。因此,行业内的竞争格局有望向具备技术和规模优势的企业倾斜。

生产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提升:随着全球制造业的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发展趋势,软磁铁氧体生产企业也在不断推进生产线的自动化应用水平。通过智能监测平台、视觉检测机器和数控磨床等技术手段,可以实现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控、配方生成、质量检测和生产环节的精准控制,从而提高产品的一致性、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综上所述,软磁铁氧体行业未来的发展将在高性能化、定制化、技术和规模优势、生产自动化和智能化等方面持续推进,行业内将会呈现出更加竞争激烈但也更加成熟和高效的发展态势。

3、软磁铁氧体行业竞争格局

从全球磁性材料市场来看,日本在磁性材料上的研发和生产上起步较早,以TDKFDK为代表的日本企业具备较强的软磁铁氧体新材料开发能力,在高端产品的技术水平和市场占有率方面仍然占据主导地位。

中国是全球软磁铁氧体产量规模最高的国家,2023年我国软磁铁氧体产量约占全球的75%左右。产量主要集中在浙江、江苏长三角地区和华南地区,其中浙江和江苏长三角地区的产量占比超过53%,华南地区约占17%。这些地区的软磁铁氧体产业集群效应更加明显,企业在研发能力、技术水平、产量规模和产业链配套等方面具备优势。

中国软磁铁氧体市场竞争格局相对分散,大部分企业规模较小,注册资本大于1000万元的企业仅占12.9%,参保人数在300人以上的企业仅占2.7‰。这些企业一般只拥有少数几条磁芯生产线,主要依靠低价策略进行市场竞争,产能规模和产品附加值较低,议价能力和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弱。在国内市场中,横店东磁、天通股份、冠优达、山东春光、海宁市联丰磁业股份有限公司等公司具备较强的综合竞争实力。

4、软磁铁氧体行业内主要企业

2-2404140ZT3100.jpg

更多行业资料请参考普华有策咨询2024-2030年软磁铁氧体行业细分市场调研及投资可行性分析报告,同时普华有策咨询还提供市场专项调研项目、产业研究报告、产业链咨询、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专精特新小巨人认证、市场占有率报告、十五五规划、项目后评价报告、BP商业计划书、产业图谱、产业规划、蓝白皮书、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认证、IPO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询等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