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2024年汽车智能制造装备产业竞争格局趋势、重点企业及发展机遇分析
发布日期: 2024-03-01 03:11:35

2024年汽车智能制造装备产业竞争格局趋势、重点企业及发展机遇分析

1、汽车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链上中下游结构分析

汽车制造智能装备产业链上游包括工业机器人、机加工件、金属材料等核心设备及原材料,汽车制造智能装备因应用场景不同,装备细分种类较多,因此上游原材料存在一定差异;下游主要系汽车整车厂及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等。

汽车制造智能装备产业链结构图

2-24022919122b04.png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汽车智能制造装备业逐渐崭露头角,为汽车制造业注入了强大的生命力。这一行业的发展,不仅为汽车制造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技术革新,极大地提升了生产效率,更为整个汽车产业的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奠定了坚实基础。

汽车智能制造装备的应用,如智能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等,彻底改变了传统汽车制造的模式。这些智能装备能够快速、准确地完成复杂、精细的作业,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质量。同时,通过大数据、物联网等先进技术的应用,汽车制造商可以实时监控生产过程,精确掌握市场需求和消费者反馈,从而更加灵活地调整生产计划,快速响应市场变化,生产出更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个性化、高品质的汽车产品。

此外,汽车智能制造装备业的发展,也对整个制造业的升级和转型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它不仅为汽车制造业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还为其他制造行业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和启示。通过学习和借鉴汽车智能制造的成功经验,其他制造行业也可以逐步实现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总之,汽车智能制造装备业的发展,不仅推动了汽车产业的进步,也为整个制造业的升级和转型提供了有力支持。在未来,这一行业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助力制造业实现更高水平的技术革新和生产效率提升。

2、汽车制造智能装备行业的总体竞争格局

在我国汽车智能制造装备行业,竞争的激烈程度犹如群雄逐鹿。随着科技与市场的双翼齐飞,无数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共同争夺有限的市场份额。竞争的关键要素包括技术创新、产品质量、售后服务以及成本效益等。那些拥有顶尖技术和卓越产品的企业,在市场上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同时,提供全方位的售后服务和定制化的灵活性,也如同手中的利剑,帮助企业斩获客户的信赖,进一步巩固竞争地位。

然而,挑战不仅来自国内,国际上的竞争压力更是如影随形。众多国际智能装备巨头纷纷踏入中国市场,与本土企业在技术的江湖中一较高下。这些国际对手,技术精湛、经验丰富,使得本土企业在与他们的较量中倍感压力。当前,国际竞争对手在智能装备制造领域暂居领先,而我国的智能装备制造企业则像初出茅庐的少年,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他们需要砥砺前行。

此外,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对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也如饥似渴。但国内核心设备供应商数量有限,集成商在汽车制造的焊装环节开始逐步崛起。总体来说,我国汽车智能制造装备行业的竞争现状可谓是风起云涌。企业要想在这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必须不断提升技术、产品和服务的水平,同时寻求合作伙伴的助力。在政府的扶持和产业政策的引导下,这些企业将迎来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汽车智能制造装备行业内主要竞争企业其中车身成型领域主要企业有蒂森克虏伯、柯马(COMAU)、天津福臻、埃夫特、瑞松科技、三丰智能及迈赫股份等;车轮装配与检测系统领域主要企业有杜尔(DurrGroup)、霍夫曼(Hofmann)、阿美特克(AMETEK)、软控股份、国际计测(KOKUSAI)等;其他整车总装和整车下线检测系统领域主要企业有杜尔(Durr Group)、宝克(BurkePorterGroup)、弥荣(IYASAKA)、先惠技术、豪森股份及道通科技等。

车身成型领域主要竞争企业

2-24022919124WI.jpg

3、汽车制造智能装备行业进入壁垒分析

汽车制造智能装备行业进入壁垒主要有技术壁垒、资金壁垒、人才壁垒、市场及供应链壁垒及法律壁垒等。

汽车制造智能装备行业进入壁垒

2-240229191302X6.jpg

4、行业发展机遇分析

1)一系列政策为产业培育提供了有力支持

政府对智能制造装备产业的发展给予了重视和支持,通过一系列政策推动和确保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将以智能制造装备为代表的高端装备制造业列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此后国家颁布《关于印发“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工业转型升级规划》、《智能制造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高端装备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关于推进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和《中国制造 2025》等一系列产业政策支持智能制造装备行业的发展。2021 4 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提出要大力发展智能制造装备,推动先进工艺、信息技术与制造装备深度融合,通过智能车间/工厂建设,带动通用、专用智能制造装备加速研制和迭代升级。政府出台的一系列产业政策促进了智能装备制造行业的发展。

2)下游市场需求较为稳定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行业对智能制造装备的需求也在增加。自动化生产线在初期主要应用于汽车行业,经过长期的发展,汽车行业的自动化水平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2023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3016.1万辆和3009.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1.6%12%,产销量连续15年稳居全球第一。其中,新能源产销分别完成958.7万辆和949.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5.8% 37.9%,市场占有率达到31.6%。随着环保标准的提高和消费者对汽车质量、个性化以及差异化消费需求的增长,汽车生产正朝着差异化小规模定制生产模式的方向发展。汽车制造商的管理也逐渐向工业互联网、物联网和大数据的方向发展,为了满足不断加快的新车型推出速度和更新换代周期,对以自动化生产线为代表的汽车制造装备的自动化、柔性化、智能化和信息化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汽车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

3)技术推动国产替代化加快

在国家支持下,汽车智能制造装备行业的企业集中力量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包括高端装备、系统软件和关键材料。他们提升基础零部件、工艺、材料和制造设备的研发和系统集成水平,推动产业配套能力提升。整个产业链同步发展有利于打破技术垄断、改善国产装备质量,促进国产化替代。

更多行业资料请参考普华有策咨询2024-2030年汽车智能制造装备行业细分市场调研及投资可行性分析报告,同时普华有策咨询还提供产业研究报告、产业链咨询、项目可行性报告、专精特新小巨人认证、市场占有率报告、十四五规划、项目后评价报告、BP商业计划书、产业图谱、产业规划、蓝白皮书、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认证、IPO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询等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