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小基站建设成为市场热点为通信技术服务市场扩容带来广阔前景
未来,随着国民经济对于线上业务依存度快速提升,稳定、高速的互联网访问日益成为社会刚性需求,运营商将进一步对 5G 网络进行大规模投资,从而不断增加 5G 场景化应用。2019 年至 2025 年,5G 建设主要以满足消费者为主的 To C 网络建设,同时向农村及偏远地区延伸,形成覆盖全国的大覆盖、高容量深穿透网络,且频段上以中低频组网为主;而 2025 年之后,随着 5G 承载移动互联网业务量的快速提升,以及垂直应用场景和“物物”连接数量的急剧增多,但由于低频段带宽的局限,5G 需要支持更多中频和更高频段的扩容,甚至 5G 毫米波频段的热点补充。

1、通信技术服务行业市场化程度和行业竞争格局
通信技术服务行业经过多年发展,形成了多元化的市场竞争格局,市场参与者众多,大致包含三类常见主体:一是以中通服、中移建设为代表的通信运营商下属的通信技术服务企业,此类企业脱胎于运营商原有维护、建设部门,承担移动通信技术服务项目总包方的角色,不直接与其他类型的移动通信技术服务企业竞争。二是以华为技术、中兴通讯等为代表的移动通信设备制造商,此类企业既提供移动通信网络设备,也提供相关移动通信技术服务。三是第三方移动通信技术服务企业。该类企业以民营企业为主,参与者众多,既参与国内运营商各类技术服务项目的独立招标采购,也服务于移动通信设备制造商;这类企业类型既包括服务于特定区域、专注于某项特定业务的区域性企业,也包括服务于全国、专注于移动通信技术全服务领域的全国性综合型行业龙头。
随着运营商“集中采购”政策推行,运营商对移动通信技术服务的质量、响应时效要求更高,行业中规模较大,业务实施较为规范化,具有全国布局和一体化技术服务能力的全国性技术服务提供商竞争优势愈发明显,市场份额不断提升,而规模较小、项目实施不规范的企业将会逐渐被淘汰。

2、通信技术服务行业技术水平、技术特点及发展趋势
通信技术服务商主要为运营商提供通信网络建设、维护、优化等服务,相关服务需符合运营商的相关技术标准,行业整体技术水平与运营商的系统、设备和技术需求息息相关。
我国通信网络结构复杂,GSM、CDMA2000、WCDMA、TD-SCDMA、TD-LTE、FDD-LTE 等多网络制式并存,要求通信技术服务商能够适应复杂的网络结构,提供覆盖主流网络制式的,满足通信网络的运行高可靠性、高稳定性和不间断性的特点,同时由于通信网络后续维护支出较大,因此还要求通信技术服务企业所提供的服务还应该具备高效率和相对低成本。基于以上需求,高效率、相对低成本的通信网络运维、建设和产品综合解决方案是通信技术服务行业的核心竞争力,是衡量通信技术服务综合服务能力的重要技术指标。
伴随 5G 通信网络建设发展,通信设备随通信技术进一步更新升级,我国移动通信领域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维持多家运营商、多种网络制式并存的局面。多制式、多网络的复杂结构下,网间干扰增加、用户数量庞大且需求不同等因素决定了通信技术服务将面对更为复杂的局面,对技术的要求将越来越高,通信技术服务商必须快速响应通信网络技术的更替。同时,通信网络复杂度提升,要求业务人员掌握多种制式网络平台维护、优化技术。其次,终端使用者对于网络性能和质量要求进一步提高,使运营商对于通信服务供应商管理日趋严格,通信技术服务商专业技术、创新实力和一体化综合服务能力成为核心竞争力。
3、通信技术服务行业利润水平变动趋势及变动原因
目前我国通信技术服务行业企业较多,市场竞争激烈,随着运营商“集中采购”政策的推行以及“降本增效”计划的实施,导致通信技术服务行业竞争更加激烈。同时,随着人工成本的不断上涨,导致行业整体成本上升,近年来行业利润水平有所下降。在运营商通信技术服务市场管理模式由分散化向集中化转变的背景下,品牌、市场信誉、技术、服务质量、人才储备等方面占据优势的综合性通信技术服务商将进一步占据市场,行业利润也将进一步向这些优势企业集中,全国性、综合型通信技术企业优势愈发明显。而一些实力较弱、规模偏小、服务质量不高的通信技术服务商将被整合淘汰,整个通信技术服务行业集中度将不断提高。随着行业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行业管理的日趋成熟和成本控制水平的不断提高,行业的整体利润率逐步趋于稳定,并保持在合理的水平。
4、通信技术服务行业发展趋势
我国通信技术服务行业目前还处于成长期,市场集中度较低,当前行业的发展趋势如下:
(1)通信网络日益复杂,通信技术服务要求快速提升
相对于 4G 网络,5G 网络不仅大幅提升速率、改善时延、提高数据吞吐量,还能够实现软件定义网络(SDN)和网络功能虚拟化(NFV)。5G 典型的技术是采用切片技术,实现了 eMBB(增强移动宽带)、URLLC(低时延高可靠)以及 mMTC(海量大连接)等三大应用场景。随着 5G 应用场景增加,以及通信技术服务广度、深度和复杂程度不断提升,通信技术服务企业在提供系统运维等传统服务之外,还可基于通信技术服务经验,结合客户应用场景、深度挖掘客户需求,定制化开发信息通信技术产品等,5G 应用场景的丰富化,进一步加深了网络结构的规模和复杂度,对于技术服务商的规模和技术专业度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此外 5G 建设发展的同时,当前 3G、4G 网络的扩容和改造正在进行。在未来较长的时期内,我国通信网络都将存在着多家运营商、多种网络制式并存的局面。复杂的网络结构导致通信技术服务商需要持续解决多样化的网络需求及网络间干扰等更高技术要求的通信技术服务,通信技术服务商需要快速适应复杂网络结构下不断升级的技术需求以及持续加速的技术迭代。
(2)行业竞争加速,具备一体化服务能力企业的市场份额将进一步增加
由于运营商以往主要采用各地市分散采购方式,通常采购规模小,难以保证产品和服务质优价廉,为了提升网络质量,运营商逐渐把前期的网络规划、建设以及后期的网络维护、优化服务外包进行集中化管理,建立集团公司和省公司两级集中采购体制,并且制定了公开、规范的招投标管理办法;此外,运营商对技术服务的标准也进一步规范,使得本行业进入门槛逐步提高。
在市场化程度高,竞争日趋公开、规范的环境之下,具有专业化、一体化、规模化经营优势的通信技术服务商在经营业绩、资本实力、技术能力、团队资源、营销渠道等方面将越来越占据优势地位,并且能够将业务拓展到更大的区域范围,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运营商也更倾向于具有稳定服务能力、高质量服务保证及综合竞争实力的通信技术服务商,与其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实力相对不足、规模偏小的通信技术服务企业将面临整合淘汰;而在后评估成绩、过往业绩、技术实力、团队管理能力占优的全国性通信技术服务企业将从行业内脱颖而出,获得更多市场份额,行业的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优势企业正逐步从地区性企业向全国性企业发展。
(3)“服务数字化”的运营模式成为行业的重要发展趋势
随着行业技术的不断演进和行业规模的不断增长,通信技术服务提供商需要充分利用项目运营系统、技术支持系统、信息管理系统等一系列数字化产品及科学规范的管理模式来确保为客户提供优异的服务,“服务数字化”的运营模式越来越成为推动行业不断进步的助推器。
“服务数字化”的运营模式,一方面能利用管理系统深入挖掘企业自身的潜力,将技术发展变化与客户需求充分结合,不断开拓创新,提升技术能力,拓展业务宽度,增加新的利润增长点,从而全面增强通信技术服务商的综合竞争力。另一方面又能够利用管理系统积累大量的经验和数据,通过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的有效结合,为运营商提供更加贴近实际、更加一体化的服务。因此,服务数字化必将成为整个通信技术服务行业的重要发展趋势。
(4)5G 补盲补热建设成为市场热点,传统 DAS 系统低成本改造升级加速
室内覆盖及深度覆盖成为了 5G 网络发展的新动向,也是未来通信技术服务行业竞争的热点。国内主力频段上升至 2.6GHz 及 3.5GHz,相比 4G 主流频段,高频信号波长更短,导致其穿透能力减弱,而且大型购物商场、会议中心等场景移动设备密度过大,无线信道发生拥塞,网络容量不能满足用户需求。同时无线频率干扰,信号不稳定,甚至出现乒乓切换效应,导致通信质量难以保证甚至掉话。室外宏基站信号对室内深度覆盖难度加大,急需室内覆盖的引入应对室内信号问题。室内覆盖系统能对室外覆盖范围形成“补盲补热”的效果,于是补盲补热的需求也变得更加明确与迫切;加之 5G 时代室内成为主要的应用场景,超高清视频、工业自动化、远程医疗等室内业务占比预计达 80%以上,室内覆盖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因此,未来几年室内覆盖技术在整个网络架构中的地位有望大幅提升。
传统 DAS 系统低成本改造升级加速。随着 5G 室内分布逐步得到市场重视,5G 室内覆盖建设也将成为运营商焦点。因 5G 频率资源向更高频段演进,存量2/3/4G 室分建设中的 DAS 无源元器件仅支持 2.7G 以下频段,较难适应 5G 向更高频段演进的需求且难以直接通过室外信号直接覆盖室内,因此传统 DAS 高效化改造以适应 5G 发展的难题成为市场关注热点。
当前,主流解决方案是采取移频技术实现存量 DAS 的 5G 化改造。即通过增加近端变频机和远端蘑菇头更换即可完成低成本的存量 DAS 的 5G 化改造。该解决方案可以实现从 1TR 到 2*2MIMO 增强,上下行吞吐率高,同时兼容了2/3/4G 和 5G 信号,能够较好地满足市场需求。当前,存量 DAS 的 5G 化改造已成为多家通信设备厂商的重点产品方向之一。
(5)通信技术服务与数字化、智能化结合趋势愈加紧密
在通信网络运维领域,智能运维是当前行业发展的主要方向。智能运维是以资源和环境监管为基础,提供集状态监控、故障管理于一体的基站维护管理体系,其以流程化监视、管理、控制为人机交互宗旨,联动系统内工单、报表等管理工具,完成控制指令派发及结果输出,进而实现基站运行维护管理数字化转型。智能运维是运营商提升网络运维效率、降低网络维护成本的关键,也是未来通信技术服务领域的重点发展方向。
当前,智能运维基于目前行业较成熟的数字化等技术,聚焦智能巡检、智能出入站管理、视频安防等功能的应用,探索研究技术变革、生产组织变革对运维体系的影响。从技术架构看,智能运维技术方案架构通常由感知层、接入层、平台层 3 部分构成,采用全国一级架构的系统建设方式,通过数字摄像机、边缘计算网关、后台 AI 算法实现了图像视频数据采集、数据智能分析、问题派单闭环全流程贯通。从优势看,针对传统维护的痛点,智能运维技术方案通过对智能设备应用探索,制定智能化运维流程,对巡检、资源核查、出入站管理及随工等需要现场核实的工作,调整原有工作流程,使之融入智能运维体系,全面提升业务效率。
(6)边缘计算技术成为发展方向
边缘计算是指将主要数据处理和数据存储放在网络边缘节点的分布式计算形式。边缘计算就近提供边缘智能服务,更靠近数据源,时延控制在 10ms 以内,数据量和传输距离大幅降低,可减少大型数据中心的成本,解决集中式云计算发展的瓶颈,同时降低终端成本和能耗,释放终端计算压力,满足行业专网在敏捷联接、实时业务、数据优化、应用智能、安全与隐私保护等方面的关键需求。
因此,边缘计算技术将成为配合 5G 技术在各垂直行业应用落地的重要技术,是行业专网核心技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 5G 技术在各行各业的推广,未来将有大量的市场参与者进入边缘计算领域,包括中心云厂商、运营商、移动通信网络设备提供商、CDN 网络运营商等,对 5G 行业专网领域产业格局的塑造,产生持续而深远的影响。
(7)5G 小基站建设成为市场热点,市场扩容带来广阔行业前景
5G 基站建设遵循“先宏站后小站,先室外后室内”的原则。当前 5G 宏基站已基本完成建设,5G 小基站建设将成为主要发展趋势。因 5G 高频率、短波长的特点导致单个基站的覆盖半径小,并且由于 5G 使用了更高的频率,5G 信号的传输损耗和穿透损耗也会加大,导致宏基站的信号难以通过室外有效覆盖室内,造成室内信号盲点。同时,随着在线教育、远程医疗、远程办公等应用快速发展,5G 室内场景逐步增多。在 5G 通信深入发展的当下,小基站的大规模应用成为必然趋势。小基站由于自带容量,可以通过接受宏基站信号等多种方式,有效解决商场、楼宇、家庭及地下停车场等多种场景的信号覆盖及容量需求,较好地解决宏基站投资规模大,信号覆盖不足等缺点,满足了运营商按价值区域建网的现实需求,当前成为 5G 建设的主要方向。从分类看,小基站可以分为微基站、皮基站和飞基站。微基站适用于受限于占地无法部署宏基站的市区或农村,皮基站适用于室内公共场所如机场、火车站、购物中心,而飞基站适用于家庭和企业环境中。
更多行业资料请参考普华有策咨询《2024-2030年通信技术服务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同时普华有策咨询还提供产业研究报告、产业链咨询、项目可行性报告、专精特新小巨人认证、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认证、十四五规划、项目后评价报告、BP商业计划书、产业图谱、产业规划、蓝白皮书、IPO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询等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