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汽车轻量化的发展趋势倒逼汽车饰件行业技术化升级
发布日期: 2023-09-10 04:30:21

汽车轻量化的发展趋势倒逼汽车饰件行业技术化升级

1、汽车饰件产品概况

汽车饰件作为汽车零部件,是车身系统的重要组件,关系到汽车产品的安全性、舒适性与视觉性。汽车饰件分为内饰件与外饰件,内饰件是具有功能性、装饰性的部件,更强调舒适性与视觉性,通常为非金属件;而外饰件则是具有装饰性和保护性的部件,更强调安全性与视觉性,塑料件居多。汽车内外饰件系统部件繁多。内饰系统主要包括汽车座椅、立柱总成、门板总成等产品。

2、汽车饰件行业发展历程

2-230Z9203102561.png

3、汽车饰件行业发展趋势

汽车饰件发展趋势可以分为行业发展趋势与产品发展趋势。从行业发展趋势来看,主要表现为行业集中度增加、研发参与度提升;从产品趋势来看,主要表现为产品轻量化、工艺集成化与产品电子化与智能化。

(1)行业发展趋势

1)行业集中度增加

由于汽车饰件产品众多、功能多样,以岱美股份、继峰股份为代表的细分赛道龙头企业占据细分市场的主导地位。整体来看,行业集中度偏低,竞争激烈。但受下游汽车市场影响,汽车饰件行业亦进入存量调整阶段。一方面,国外如佛吉亚、安通林等龙头企业出于战略考虑,纷纷剥离其附加值较低的传统饰件业务,这部分产品与客户资源被同行企业所吸收;另一方面,在头枕、座椅和仪表盘等细分饰件领域,龙头企业凭借其雄厚的技术、资金与客户优势形成强大的行业竞争力,不断扩大业务版图。

2)研发参与度提升

大众消费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汽车消费理念逐渐转变,不再仅仅满足于汽车的出行需求,而更加关注舒适度、科技感和社交属性。汽车消费需求逐步向着多元化、个性化、时尚化演变,这也促使汽车的产品生命周期不断缩短,并对整车厂商研发新车型的时效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实现产品快速迭代,以满足迅速变化的消费市场需求成为主机厂的共识,基于整体系统设计与整体解决方案的同步开发模式应运而生。面对这种行业发展趋势,零部件供应商需要尽可能参与整车研发环节,否则将因逐渐远离产业链的核心环节而面临竞争优势减弱的风险。

(2)产品发展趋势

1)产品轻量化

随着汽车节能减排的逐步普及,以汽车零部件塑料化为代表的轻量化技术已成为降低汽车排放、提高燃烧效率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同时,续航里程是新能源汽车用户的核心痛点,而车身重量是影响续航里程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放量,汽车轻量化进程将得到进一步加速。2017年4月,工信部、国家发改委和科技部三部委联合印发《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明确指出汽车“轻量化”能够实现节能减排,同时带来动力性、车辆控制稳定性及噪声、振动、声振粗糙度等性能改善,是汽车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重要方向,而发展高性能塑件、复合材料等先进车用材料则成为其中的重要内容。在汽车轻量化的发展趋势下,汽车饰件产品的轻量化的市场需求将进一步增加。

2)工艺集成化

随着产品开发总成化趋势的逐步显现,汽车饰件厂商更多地为主机厂提供饰件总成产品。为进一步优化生产工艺、提高生产效率,汽车饰件厂商需要不断对设备、模具、材料及工艺进行整体研究,将注塑环节的前、后工序进行融合,实现工艺集成化发展。工艺的合理集成有利于提高汽车饰件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同时,通过工艺集成,减少生产过程的人为干预,从而有效提高产品精密性,并能够尽量避免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工艺集成化将成为未来行业内技术发展的趋势。

3)产品电子化、智能化

汽车“四化”趋势下,汽车饰件不断转型升级,由原来单纯追求装饰转向为功能与装饰并举,以不断提升驾乘体验。以智能座舱为例,通过将传统汽车座舱匹配电子化、智能化和网联化的饰件产品,实现人、车、路智能交互以及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随着汽车从代步工具不断向智能移动空间转变,汽车饰件产品的电子化、智能化程度将逐步提升,成为了影响消费者驾乘体验的重要产品。

4、行业壁垒

(1)质量体系认证壁垒

汽车零部件关系到汽车的安全性、可靠性和舒适性,部分国家、国际组织与行业协会对汽车零部件产品质量及其管理体系提出了标准要求,例如IATF16949、QS9000等质量认证体系。其中IATF16949已经成为汽车零部件供应链体系中对供应商质量体系的基础性要求之一,国内外各大整车厂商、一级零部件供应商通常都要求其供应商必须通过IATF16949认证。IATF16949在原材料管理、生产能力、技术水平、产品质量控制等多个领域对零部件供应商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取得认证的周期长、难度大,无形中提高了行业准入门槛。

(2)客户资源壁垒

整车厂商对汽车零部件的质量和稳定性要求十分严格。除基本IATF16949质量体系认证,整车厂商在选择供应商过程中通常还会建立一套包含质量控制、生产管理和技术能力等方面的严格的供应商评审标准,并在诸多供应商中择优挑选。只有通过审核的供应商才能进入整车厂商的合格供应商名录。因此,汽车饰件厂商一般需要较长时间的经验、技术积累与关系培育才能与整车厂商建立合作关系。同时,复杂、漫长、严格的认证过程使得整车厂商也倾向于保持现有供应商和供应链体系稳定,与被纳入合格供应商目录的厂商合作关系通常比较稳固。因此,客户资源的缺乏将成为潜在进入者需要逾越的一大壁垒。

(3)生产技术壁垒

随着汽车行业的不断发展,下游整车市场竞争激烈,产品更新换代节奏加快,周期逐步缩短。整车厂商必须及时推出新的车型和产品以满足市场需求,进而对汽车饰件的外观设计、功能集成、生产成本、生产周期和安全性能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往往要求供应商在新车型的策划和开发阶段就参与到整车开发中,通过同步开发缩短整体开发时间。因此汽车饰件厂商的产品设计、同步开发、产品质量稳定性方面的能力日益重要。而潜在进入企业通常受限于技术积累不足、产品开发能力较低、与整车厂商合作经验积累不足等原因,产品开发的及时性、产品质量和性能的稳定性难以有效保证,因此较难在短期内形成其竞争优势。

(4)资金壁垒

首先,汽车饰件行业前期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布置厂房、购买生产设备、并培训操作工人,属于资金密集型行业。其次,在饰件生产制造过程中需要根据客户要求自主设计或者采购模具进行生产。同时,由于汽车饰件功能多样、类型众多,这意味着厂商也需要根据各种类型的饰件结构选择一系列对应的模具开展生产,这需要厂商垫付大量的营运资金以保证模具及原材料等日常经营活动的展开。再次,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和通讯技术快速发展,汽车“四化”趋势驱动饰件行业更加重视研发投入,持续提高产品技术含量,以满足下游客户对产品技术和性能的新要求,保持市场竞争力。综上,汽车饰件行业所需的资金投入对新进入企业形成了一定程度的资金壁垒。

更多行业资料请参考普华有策咨询《2023-2029年汽车饰件行业市场调研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同时普华有策咨询还提供产业研究报告、产业链咨询、项目可行性报告、项目后评价报告、十四五规划、BP商业计划书、产业图谱、产业规划、蓝白皮书、IPO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询等服务。(PHPOLICY:LD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