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我国汽车电子市场规模、技术水平、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分析预测
发布日期: 2023-08-07 18:24:21

我国汽车电子市场规模、技术水平、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分析预测

我国是汽车消费和制造大国,汽车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汽车业相关法律法规和支持政策,为汽车及汽车电子行业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政策保障,并推动汽车电子向智能化、网联化方向发展。

1、我国汽车电子市场规模分析及预测

汽车电子于二十世纪 70 年代引入汽车工业,最早应用于发动机燃油喷射控制系统,随着汽车功能的不断开发和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汽车电子创新性用途不断开发,汽车电子开始广泛应用于汽车的各个领域,汽车电子成本占整车成本比例也逐渐抬升。乘用车汽车电子成本在整车成本中占比由上世纪 70 年代的 3%已增至 2022年的50%左右。随着汽车电子在汽车产业应用逐渐扩大,2017年我国汽车电子市场规模为 795 亿美元,2022年已达到1200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8.58%,预计 2029年中国汽车电子市场规模有望达 1750亿美元。

2017-2022年我国汽车电子市场规模及增速

2-230PG02556116.png

2、行业技术水平和技术特点

汽车行业和电子信息行业的技术进步推动了汽车电子行业的技术发展。随着全球汽车制造业在国内的布局和国内自主整车品牌的崛起,国内汽车电子行业不断发展,已经形成了较为稳定的供应体系,并培育了一批规模较大、技术较为领先的企业。同时,得益于中国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的飞速发展,国内的汽车电子产品、智能座舱产品发展较快,在未来的智能汽车领域有着较大的发展空间。

但从产业链来看,目前多数国内汽车电子企业在芯片、关键零部件和设备等领域仍存在一定差距,较难实现复杂或高精度的关键工艺,汽车电子行业部分原材料、产品配件仍以进口为主。预计随着我国汽车行业和电子信息行业的发展,企业不断加大科技创新资金投入,综合技术水平将进一步提升。

3、汽车电子行业发展趋势

1)汽车智能化、网联化推动汽车电子快速发展

目前,智能化、网联化成为汽车产业的发展潮流和趋势。汽车功能定位正从单纯的出行工具逐渐向智能移动生活空间转变,车载网联通信从提供车内互联网络连接,逐步向实现车与车、路、行人及互联网等之间无线通讯和信息交换转变。

在这一发展趋势下,汽车电子对整车的影响和作用越来越强,正逐渐被看作是衡量现代汽车水平的重要标准,成为开发新车型、改进汽车性能的重要技术措施。因此,汽车电子行业在汽车整车行业带动下,技术将不断发展迭代,占整车成本逐步提升,未来将保持较快增长态势。

2)本土汽车电子企业竞争力快速提升

长期以来,国际大型汽车电子企业如博世、电装、大陆、伟世通等凭借在技术积累、客户资源、行业经验等方面的优势,在全球汽车电子市场份额中位居领先地位。随着国内汽车电子产业技术的逐渐成熟,在国家政策导向引领下,一批具备头部汽车品牌配套能力的本土优质汽车电子企业,逐渐进入国内外主要汽车整车生产企业的供应链体系。一方面,得益于与全球零部件制造商合作的经验积累,以及国内工程师红利,本土供应商的技术得到了极大提升,与海外竞争对手的差距缩小;另一方面,整车厂商降本增效、汽车电子持续向中低端车型渗透的需求,使得汽车整车厂商更有动力选择优质的本土汽车电子供应商进行合作。

4、行业竞争格局

从全球角度来看,来自德国、日本、美国等传统汽车工业强国的汽车电子企业占据先发优势,拥有体系标准、技术人才、全球供应链等方面的竞争基础,并与全球领先的汽车整车厂商及国内合资汽车整车厂商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在全球汽车电子市场份额中占比较高。我国汽车电子行业起步较晚,市场集中度低,单体规模较小,在技术能力、经验和客户积累上同国外企业存在一定差距。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2020 汽车电子研究报告》,全球汽车电子市场中,德、日、美企业垄断超 70%,博世、电装、大陆合计市场份额超 50%。国内的汽车电子市场 70%左右的份额被外国企业所占有。2020 年国内液晶仪表市场中,博世、电装、大陆等企业合计占据约 67%的市场份额,国外企业仍然占据了主要的市场份额。

随着国内汽车电子企业研发技术能力、生产规模的提升,一批具备头部汽车品牌配套能力的本土优质汽车电子企业,逐渐进入国内外主要汽车整车厂商的供应链体系。国内汽车电子企业在客户响应速度和服务能力、产品质量和成本控制方面具备明显优势,产品认可度及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同时,国内自主品牌汽车整车厂商发展迅速,市场份额不断提升,老牌国外整车厂商及国内合资厂商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成本控制压力,预计未来国内汽车电子厂商市场份额将逐步提升。

更多行业资料请参考普华有策咨询2023-2029年汽车电子行业市场调研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同时普华有策咨询还提供产业研究报告、产业链咨询、项目可行性报告、专精特新小巨人认证、十四五规划、BP商业计划书、产业图谱、产业规划、蓝白皮书、IPO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询等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