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高品质工业控制电源的市场需求不断扩大逐步实现国产替代
发布日期: 2023-06-28 00:34:15

高品质工业控制电源的市场需求不断扩大逐步实现国产替代

1、工业控制电源行业产业链关系

工业控制电源按作用区分,可以分为变频器、伺服控制器等电机控制电源,热场工艺控制电源、等离子体控制电源等;按转换原理区分,可分为直流电源设备和交流电源设备,其中,直流电源设备包括将交流电变为直流电的整流设备、将直流电变为直流电的直流斩波设备,交流电源设备包括将交流电变为交流电的交流转换设备以及将直流电变为交流电的逆变设备等。

工业控制电源属于制造业的基础设备,上游原材料主要包括功率器件、电子元器件、金属材料、机械材料等,下游作为供能与控制装置成为高精度、自动化生产设备的一部分,应用于光伏、稀土材料、电子材料、耐热材料、金属加工等等行业。

上游功率器件等行业长期来看决定了电源行业的技术发展水平,中短期内竞争充分,对电源行业的影响主要体现为采购成本的变化。下游主要为光伏、稀土材料、电子材料、耐热材料、金属加工等企业及其配套设备制造商。近年来,下游行业发展较快,不断产生新的技术要求及采购需求,对电源行业的发展起牵引作用。

2-23062G6352RE.png

2、工业控制电源行业发展态势及竞争格局

国内工业控制电源高端市场仍主要为美国 AE、美国应达、德国通快等海外厂商控制,海外头部企业在工业控制电源领域积累深厚,产品覆盖全面,可为机械制造、半导体、光伏、医疗等行业提供标准化或定制产品,并可与自身传感器等产品组合形成整体解决方案。

总体来看,国内工业控制电源技术处于跟随研发和逐步追赶国际先进水平的阶段。在下游行业发展的推动下,英杰电气、东方四通等部分国内企业通过不断研发与产品迭代,已经可以满足下游设备的配套需求,并逐步替代进口产品。国内头部工业控制电源企业已在各自细分市场形成了差异化竞争优势,并逐步利用通用的电力电子技术平台进行外延拓展。

除行业内领先企业外,国内还存在数量众多的中小工业控制电源企业,主要应用于对控制要求及电源性能要求较低的行业,参与成本端竞争。随着国内制造业转型升级,工业控制电源将不断向高性能、高效能、小型化、节能化等方向发展,国内工业控制电源市场份额将不断向具备规模优势与技术优势的头部企业集中。

3、工业控制电源行业发展机遇

(1)国家政策鼓励“工业强基”

“十四五规划”提出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加快补齐基础零部件及元器件、基础软件、基础材料、基础工艺和产业技术基础等瓶颈短板。工业控制电源是下游各类工业生产设备的供电及控制装置,属于基础零部件及元器件,是国家政策重点鼓励的产业发展方向。在“工业强基”的政策推动下,国内上游功率半导体器件、电子材料等行业将加速进步,为工业控制电源行业发展提供更好基础;下游各行业将加大国产工业控制电源的适配与采购力度,为工业控制电源行业发展提供难得的契机。

目前,国内工业控制电源高端市场仍主要依赖进口产品,国内头部企业有望利用“工业强基”政策,不断提升研发实力与经营规模,在技术积累、产品覆盖、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等方面不断缩小与国际巨头的差距,逐步实现国产替代。

(2)下游行业发展催生供应需求

国家制定了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总体方针,新兴行业不断涌现、传统行业逐步技术改造,将更多应用自动化控制设备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从而进一步带动高效能、高品质、高稳定性的中高端工业控制电源产品发展。

工业控制电源产品下游应用主要包括光伏、稀土材料、电子材料、耐热材料、金属加工等,其中光伏及稀土材料行业属于国内已具有产业优势、受益于新能源潮流而快速发展的行业,如国内太阳能多晶硅及硅片产量 2012 年至 2022年复合增速分别达到 27.65%和 28.89%;电子材料行业属于行业空间巨大,国内发展潜力巨大的行业,2022 年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规模超过 1,076 亿美元,其中电源等电气系统占所有零部件价值的比例超过 10%。下游行业的迅速发展对工业控制电源产品的供应能力与技术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行业内已具备一定技术实力与经验积累的企业发展带来新的契机。

(3)绿色节能成为工业控制电源重要发展方向

《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提出到 2025 年,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初步形成,重点行业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到 2030 年,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取得显著成效,重点耗能行业能源利用效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碳中和政策将推动国内生产企业不断更新技术工艺,加速淘汰能耗大、对电网污染大的设备和电源产品,带动电源系统产品的整体升级,为掌握高效节能环保工业控制电源产品技术的企业提供发展机遇。

4、工业控制电源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1)新兴产业带动工业控制电源行业发展升级

下游行业应用是工业控制电源行业发展的最主要驱动力,不断提升的供应需求、技术需求推动行业发展升级,进而逐步实现进口替代。近年来,国内光伏、稀土材料、电子材料等新兴行业发展迅速,上述新兴行业进入门槛与行业集中度较高,广泛应用高精度、高自动化程度的生产方式,对工业控制电源产品的稳定性、调节精准性、可控范围等指标提出了更严格要求,使得高品质工业控制电源的市场需求不断扩大。

此外,工业控制电源也将顺应数字化趋势,主流产品的控制方式由模拟数字结合发展为全数字化,逐步向模块化、智能化、可编程方向发展,并可利用通讯模块接入网络,实现远程诊断与系统协同。

(2)进口替代成为工业控制电源行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在新兴行业发展的过程中,进口工业控制电源产品在交货周期、采购成本及供应链安全性等方面越来越难以满足下游企业需求,国产工业控制电源凭借持续的技术激励、国内整体工业配套能力的增强、对下游应用领域的深入理解与贴近服务、有竞争力的成本与交货周期将逐步打破进口电源的垄断,实现国产替代。

(3)工业控制电源领先企业有望实现平台化发展

电力电子技术综合了多学科、多领域知识,涉及功率半导体技术、电路技术、计算机技术、现代控制技术等。工业控制电源企业既需要深入掌握电力电子技术基本原理,也需要贴近下游进行长期的工艺知识积累,在特定的下游领域细分市场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电力电子技术的下游应用非常广泛,无论对改造电力、机械、交通、轻纺等传统工业,还是对推进航天、通信、电动汽车、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高效利用能源均至关重要。工业控制电源领先企业在单个细分市场领域形成优势后,将逐步建立通用化的技术平台,向其他细分市场领域进行延伸,形成平台化发展态势。

5、工业控制电源行业挑战

(1)整体经营规模尚需提升

美国 AE、美国应达、德国通快等海外工业控制电源企业的产品线与下游行业覆盖较为全面,经营规模较大。中高端电源工业企业属于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企业,较大的经营规模一方面可保证持续的研发投入与产品开发,另一方面具备更强的抗风险能力。工业控制电源领域主要用于电加热工艺控制,覆盖的下游行业包括光伏、稀土材料、电子材料行业的部分生产环节,后续需通过持续的产品研发与市场开拓进一步提升整体经营规模。

(2)行业内竞争加剧

我国工业控制电源技术尚处于跟随研发和逐步追赶国际先进水平的阶段,国内市场规模以上的头部企业较少,存在数量众多的中小工业控制电源企业。在细分市场,美国 AE、美国应达、德国通快等国际先进企业竞争优势明显,对国产品牌的市场空间构成较大的压力。同时,国内其他竞争对手亦在不断加大研发及降本增效力度,行业内竞争存在不断加剧风险。

6、工业控制电源行业的主要壁垒构成

(1)技术壁垒

工业控制电源需要采用电子、微电子技术,通过嵌入式软件、控制芯片、电子元器件等组成控制单元,结合电力电子器件,以实现对负载的电流、电压、功率、频率的有效调节。产品技术研发涉及电力、电子、计算机、通讯、机电等诸多领域,具有技术密集、高投入和高效益等显著特征,是典型的高技术、高附加值产业。而从产品设计、试制到批量生产过程中对设备的加工制造和装配的要求也相对较高,因而需要有丰富的下游应用经验和有实力的设计、技术和制造团队,不断根据下游领域市场需求变化,持续改进产品品质和性能。同时,随着行业参与者对专利和知识产权的保护和防范重视程度提高,新进入者获得技术的难度和成本显著提升。因此,对市场新进入者而言存在较高的技术壁垒。

(2)品牌壁垒

工业控制电源是制造业重要的中间环节加工设备,对制造业最终产品的品质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电源设备的品质、性能、稳定性和节能性是下游领域装备制造商和下游生产商选择电源系统的关键因素。因此,下游厂商对电源供应商的选择格外慎重,对供应商的知名度、专业技术、产品经验以及售后服务等都有较高要求,只有具备多年经验且综合实力雄厚的品牌供应商才能凭借强大市场竞争力获得更多市场份额。工业控制电源厂商从品牌创立到品牌被认可需要较长的时间积累,新入行企业难以在短时间内,凭借项目经验、专利技术、团队支持、市场和售后等综合实力获得下游领域厂商的信赖,需要面临较高的品牌壁垒。

(3)人才壁垒

电力电子设备技术已经成为现代制造领域中最重要的技术之一,迅速向数字化、智能化、集成化、网络化的方向发展,其发展需要有足够的电力系统设计、电力电子技术、自动化控制、微电子技术、机电一体化结构设计、高压电气设计、软件设计等学科专业人才作为支撑。同时,工业控制电源的下游行业涉足领域较广,包括光伏、稀土材料、电子材料、耐热材料、金属加工等,亦需要了解下游应用领域的专业人才。此外,工业控制电源产品的定制化程度较高,需要全面熟悉产品特征、充分了解客户需求的市场及项目管理人员与下游客户进行全方位对接与协作等。工业控制电源行业对人才综合全面素质的要求较高,人才培养周期较长,对市场新进入者而言存在较高的人才壁垒。

(4)规模与资金壁垒

高端工业控制电源产品企业属于资金密集型企业,需要电源厂商投入较多的资金用于日常运营、先进技术研发、以及高质量产品的制造与改良。首先,工业控制电源产品需配合下游客户进行安装调试与验收,回款存在一定周期,对营运资金存在较大占用。其次,研发先进的电源技术需要企业投入资金建造研发中心、实验室和检测室等研发设施,引进高素质技术人才,并购置先进的实验和检测设备、机器保障和试制材料,通过长期持续投入方有可能取得进展。最后,高品质工业控制电源产品需要长期的技术与行业积累,不断投入资金进行改进与完善,方可逐步提升性能,更好的满足客户需要。因此,中高端工业控制电源企业需要具有较大的经营规模与资金实力,才能保证企业的持续发展,进而对新进入者形成规模与资金壁垒。

更多行业资料请参考普华有策咨询《2023-2029年工业控制电源行业细分市场调研及投资可行性分析报告》,同时普华有策咨询还提供产业研究报告、产业链咨询、项目可行性报告、十四五规划、BP商业计划书、产业图谱、产业规划、蓝白皮书、IPO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询等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