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汽车物流行业的市场重点参与者及产业链关系、所属行业竞争格局
发布日期: 2023-03-17 18:46:15

汽车物流行业的市场重点参与者及产业链关系、所属行业竞争格局

1、汽车物流行业的市场重点参与者

其一,表现为汽车主机厂下属的汽车物流企业。包括上汽集团旗下的安吉物流,一汽集团旗下的一汽物流,长安汽车旗下的长安民生、北汽集团旗下的中都物流等。该类物流公司主要以承运其主机厂内部业务为主,该类市场由于依托主机厂的订单优势,外部进入壁垒非常高;

其二,表现为独立的汽车综合型物流企业,该类型物流企业不依附于汽车主机厂,依托其物流网络服务于多家汽车主机厂,为其提供第三方物流服务。该类市场由于其服务网络,进入壁垒比较高;

其三,表现为大量的汽车运输型物流企业。该类型企业数量庞大主要依托于前两类大型汽车物流企业,为其提供运输型物流服务。该类市场进入壁垒较低,属于竞争市场。

前述三类物流企业中,第一类属于汽车制造企业背景物流企业在获取业务资源方面有先天优势。这类物流企业依附于所属主机厂,并因此肩负该主机厂物流任务的责任,能够获得稳定的订单来源且形成规模。但鉴于与主机厂的依存关系,对外扩展客户能力有限。第二类物流企业属于第三方物流企业,进入行业较早,在长期的竞争发展中,形成具有成本优势的运输路线和服务区域,具有一定的资源整合和物流综合管理能力。既可以直接承接主机厂的物流服务,还可以承接其下属物流企业的外包服务。第三类物流企业一般规模较小,绝大多数仅能提供单一的仓储、运输等较为传统的物流服务,与前两类物流企业不构成较大的竞争,主要承接前两类物流企业的业务,提供相应的物流辅助服务。

2-23031G0463RK.png

资料来源:普华有策

2、汽车物流业在产业链中的地位、作用和与上下游行业之间的关联性

汽车物流所属的现代物流业是融合运输、仓储、货运代理、关务、贸易、信息技术等产业的综合生产型服务业,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物流业对于促进产业发展有着重要作用,物流的发展有助于推动现代制造业、农业、服务业等诸多行业的共同进步。

物流业与上、下游行业之间具有较强的关联性,其业务规模、需求供给状况和利润水平等均受到它们的影响。

(1)上游行业发展状况的影响

交通运输业及石化行业主要影响物流企业的运输成本。运输成本涉及柴油、天然气等燃料成本、公路通行费以及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费用等,油价、气价、通行费等因素的变动会对物流企业的成本产生重要影响。

条形码技术、RFID 技术、GPS 技术、物联网技术、信息系统技术等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优化物流方案的整体设计,涉及配送路线、时间规划以及仓储管理等方面,这些因素也会对汽车物流成本产生较大影响。

(2)下游行业发展状况的影响

汽车物流的下游客户主要集中在汽车零部件及汽车整车领域,汽车制造业或零部件行业的发展状况会对企业的业务产生直接影响。

中国汽车行业在 2010 年到 2017 年保持持续增长,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数据,2010 年至 2017 年中国汽车产量年均增速为 5.41%,2017 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 2,901.5 万辆和 2,887.9 万辆,创下历史新高后有所回落。2022 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分别为 2,702.1 万辆和 2,686.4 万辆,同比增长 3.4%和 2.1%,在国内汽车市场产销量增幅双双收窄的背景下,汽车行业竞争加剧,各大汽车厂商降低物流成本已是必然趋势,面对现有广阔市场,专业性强、成本低的第三方物流服务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3、所属行业市场格局

(1)行业竞争格局

物流行业属于充分竞争行业,不存在行业准入制度及行政审批障碍,整体市场化程度较高。为满足客户供应链管理需求而提供综合物流服务的第三方合同物流市场竞争格局较为分散。

同时,由于物流企业自身定位不同,竞争的差异化也较为显著。国内物流市场上,绝大多数企业目前只能提供仓储、运输等较为传统的物流服务,该类业务的市场进入门槛低,市场竞争较为激烈。而能够提供综合一体化物流的企业能够整合传统物流企业具备的运力资源、仓储资源、港口服务资源等基础服务功能,为特定行业的客户提供与其生产环节配合度高,具有一定的资源规划、整合和物流综合管理能力,为客户创造更大的价值,因而这类企业的竞争门槛较高。

根据中物联的划分标准,从服务对象的行业角度来看,合同物流可以被大致分为制造业物流、钢铁行业物流、汽车行业物流、冷链物流、电子商务物流、医药行业物流、粮食物流、危化品物流等。由于制造业物流具有一般性,故把制造业物流视作通用型物流,而把其他各类视作专用型。

(2)行业竞争情况概述

物流业与制造业的两业联动是实现第三方物流企业实施全程供应链一体化管理的有效途径。两业联动是指制造业企业和物流企业相互介入对方企业的管理、组织、计划、运作和控制等过程,共同追求资源集约化经营和企业整体优化的协同合作。实践中主要体现为制造业企业物流业务的整体分离外包、物流企业参与制造业企业业务流程改造等形式。上述过程需要物流企业能够深入制造业企业除研发和生产以外的业务流程的各环节,主要包括原材料物流、生产物流、成品物流和逆向物流等环节,进行上下游供应链一体化管理,通过整体规划发挥供应链各环节的集成、协同作用,利用信息化工具保证制造业企业产、供、销各环节物资调配实现 JIT,从而压缩了供应链各环节各种不必要的资源占用,减少物流成本,优化制造业企业库存管理,实现制造业和物流业的效益共赢。

通过供应链一体化管理,能够大大减少产品在各工艺阶段、工序间的停滞和流动时间,使生产系统环节衔接流畅,可以保证生产制造的连续性,缩短生产周期;通过电子数据交换(EDI)、准时生产制(JIT)、配送需求计划(DRP)等先进物流技术,可降低库存量,直接减少流动资金占用;通过优质物流服务,可降低物料流转损耗,保证产品质量。通过物流改造、整合降低企业综合成本,增加企业利润。因此,产业联动是制造业和物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制造业物流对于物流企业整合资源的能力要求较高,需要满足更为复杂的物流要求,竞争门槛相对较高,同时由于制造业物流尚处于发展上升期,需求增量很大,制造业物流企业主要共同争取市场增量空间,存量竞争情况相对缓和。

更多行业资料请参考普华有策咨询《2023-2029年汽车物流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期间专项分析报告》,同时普华有策咨询还提供产业研究报告、产业链咨询、项目可行性报告、十四五规划、BP商业计划书、产业图谱、产业规划、蓝白皮书、IPO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询等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