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政策与研发经费强力支持生命科学仪器及耗材行业发展
1、生命科学仪器及耗材行业发展概况
生命科学仪器及耗材是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的重要支撑条件,其发展水平标志着国家创新能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实验与检测耗材和试剂、仪器设备作为生命科学发展必备工具,与技术服务等共同构成生命科学产业链的基础环节,为生命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目前,全球生命科学仪器市场被国外大型仪器公司所垄断,美国、德国和日本等国家科学仪器发展处于世界前列。近年来,在相关科技发展规划和科技计划的支持下,我国的生命科学仪器行业已有了一定进步,但在可靠性、稳定性、售后服务等方面,仍然与国外大型仪器公司的产品存在较大差距。生命科学试剂是生命科学相关领域研究人员进行科研活动的基础工具,主要包括免疫学试剂、分子生物学试剂、细胞生物学试剂和生化试剂等,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生命科学试剂的使用范围不断扩展,已经成为科技发展和技术进步不可或缺的功能材料和基础材料。

2、行业竞争格局
近年来,生命科学仪器及耗材、试剂和科学服务业的迅速发展,生命科学领域的竞争愈发激烈。中国生命科学研究及其相关产业起步较晚,国内生命科学服务企业仍以中小型企业为主,规模较小,仅能专注于生产科研试剂、实验耗材或仪器设备某一细分产品领域,在技术实力与品牌专业度方面与跨国外企存在较大差距。从国际市场上看,国外品牌如德国默克(Merck KgaA)、赛默飞(Thermo-Fisher)、丹纳赫(Danaher)和艾万拓(Avantor)等发展历史较为悠久,占据市场主导地位,普遍规模庞大、产品种类齐全。从国内市场看,既有综合服务商,又有细分领域的专业性产品或服务公司和数量众多的区域性经销商竞争。不少国外供应商采取并实施本土化战略,即国外供应商在国内投资设厂,并通过直销的方式销售其研发、生产的实验室用品。即便短期内传统经销模式在销售渠道和客户需求理解等方面依然具有明显优势和一定的不可替代性,但考虑到经销商在价值链条之上并不享有主导产品定价的权利,直销模式下的成本优势将对现有的经销模式构成冲击。
整体来看,目前国内生命科学耗材的主要市场仍被国外知名企业所占据,尤其是高端耗材市场。但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与研发经费对生物技术产业的支持,国内领先企业已在部分科研试剂产品、实验与检测耗材和仪器设备上实现进口替代,未来有望获得更多行业份额。
3、行业壁垒
(1)品牌壁垒
生命科学科研产品主要应用于生命科学基础研究、医学基础研究、体外诊断研究、药物研发、细胞治疗研究等领域的科研实验,对于产品性能的稳定性、准确性要求较高,客户对于企业所提供的产品和配套技术服务要求较高,与知名度较高、专业口碑较好的品牌合作,有利于保证产品的质量及后期的技术服务水平。因此,品牌的知名度和专业口碑对于客户的选择具有重要影响,而良好的知名度及专业口碑需要长期积累,因而产生品牌壁垒。
(2)销售渠道壁垒
科学服务业企业主要面向遍及全国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医院和生物医药企业等客户,客户数量众多且分散,对产品提供的时效性及售后技术支持具有较高要求。企业要做到服务众多客户群体的同时兼顾时效性及售后技术支持,需要具备全国范围内的直销渠道覆盖能力。行业新进入者受制于专业人才、资金、管理经验缺乏,往往较难在短期内搭建起覆盖全国的营销及服务渠道,因此存在销售渠道壁垒。
(3)供应链管理壁垒
生命科学科研产品品类繁多,客户的采购呈现频繁、分散、小批量等特点。同时,生命科学科研产品对仓储物流具有一定的专业性要求。企业需具备整合上游供应商高品质产品并及时提供给下游客户的能力,以及专业化的仓储物流和订单管理体系,这对于企业的供应链管理能力、经验和管理系统要求较高。
更多行业资料请参考普华有策咨询《2023-2029年生命科学仪器及耗材行业细分市场分析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同时普华有策咨询还提供产业研究报告、产业链咨询、项目可行性报告、十四五规划、BP商业计划书、产业图谱、产业规划、蓝白皮书、IPO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询等服务。(PHPOLICY:GY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