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流体管路行业国内外竞争格局及三大发展趋势、市场规模预测
汽车流体管路是构成汽车各子系统的重要部件,用于传输各种液体和气体,包括燃油、润滑油、制冷剂和冷却液等,帮助汽车各子系统实现其功能,从而实现整车的正常运转。随着整车厂商更加专注于整车的研发设计,汽车零部件的外购率逐渐增加,为保证供货质量,整车厂商建立了严格的供应商认证体系,进入难度较大。汽车流体管路作为重要的汽车零部件,其产品主要由汽车流体管路企业根据整车厂商的需求进行配套研发生产,因此行业内的经营模式主要为“以销定产”。

1、汽车流体管路行业发展概况
(1)全球
欧美及日本拥有深厚的汽车工业技术底蕴,在汽车流体管路的生产研发制造方面具有很强的综合实力。随着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快速发展,整车厂商生产模式的转变,对汽车流体管路供应商提出了更高更专业的要求。全球大型知名的流体管路生产企业如德国大陆集团旗下康迪泰克、TI邦迪(TI Fluid Systems)、住友理工株式会社等纷纷在全球多个生产基地,实现全球化、自动化、专业化的生产,规模效益凸显。
在全球环保标准不断趋严的背景下,为提升汽车燃油的燃烧效率,减少有害气体排放,汽车轻量化趋势明显。整车厂对汽车流体管路在内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国外知名汽车流体管路企业在原材料、工艺技术等方面不断提升其产品性能,以适应当前的行业发展趋势,保证其在行业内的领先地位。
(2)国内
我国流体管路行业的发展起步较晚,但是随着全球汽车制造生产重心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我国居民收入不断提高,我国汽车行业高速发展。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直接带动了我国汽车流体管路行业的发展。近年来,部分优秀的本土化流体管路企业在技术工艺、产品质量等方面显著提升,已经具备规模化生产能力并成功入围国际整车厂的供应商体系。未来,随着我国本土领先汽车流体管路企业的研发实力不断提高,凭借其成本优势、技术优势和快速的响应能力,竞争力将不断增强。
2、汽车流体管路行业竞争格局
近几年,我国汽车流体管路行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培养出了许多本土化的汽车流体管路企业。目前,我国已经成为汽车流体管路生产制造大国,行业竞争较为激烈,部分优秀的本土化流体管路企业在技术工艺、产品质量等方面显著提升,已经具备规模化生产能力并成功入围国际整车厂的供应商体系,在全球管路市场参与竞争。
我国的汽车流体管路供应商近几年发展迅速,但在技术积累,配套经验方面仍然与国际零部件供应商存在一定差距。目前国内主要的汽车流体管路市场份额仍被日本电装、法雷奥、马勒、翰昂、德国大陆等外资供应商抢占,本土初具规模流体管路供应商如腾龙股份、中鼎股份、鹏翎股份等,已逐渐缩小与外资供应商的差距,但市场份额仍有待提升。
3、汽车流体管路行业发展趋势
(1)汽车轻量化带动汽车流体管路材料升级
随着全球对于汽车节能减排的要求不断提高,以及我国“国六”排放标准相关政策的执行落地,汽车轻量化成为发展趋势。根据世界铝业协会报告,在 NEDC(欧洲续航测试标准工况)工况下,传统燃油车重量每减少 10%,燃油燃烧效率可以提高 6%-8%;新能源汽车重量每减少 10%,续航里程将提升 5%-6%。铝材质的重量更轻,同时具有很好的散热性能,是代替铜和钢的优质材料。相较于钢管,铝管运用在汽车上可以有效减轻汽车车身的重量,减少车辆运行时的燃油损耗,对于促进环保节能具有重要意义,未来将在汽车流体管路中得到更广泛的运用。
(2)汽车流体管路正逐步实现国产替代化
我国汽车流体管路行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国内本土企业技术工艺水平已得到显著的提高,在部分管路产品领域已经明显缩小了与国外汽车流体管路生产企业的差距,具备与国外管路企业竞争的实力。相较于国外管路企业,国产的汽车流体管路产品具有成本低和本土化服务等优势。同时,随着我国汽车市场竞争的加剧,整车厂商出于成本压力也会偏向于选择国产的管路产品。因此,随着未来汽车零部件行业深度的国产化,汽车管路产品将进一步加速国产化进程。
(3)新能源车发展提升冷却管路的市场需求
传统燃油车的散热单元主要集中在发动机附近,而新能源车的散热单元主要集中在动力电池、驱动电机及电控系统附近。相较于传统燃油车而言,新能源车的冷却管路在整车分布上更加分散。根据比亚迪等整车厂商的开发经验,混合动力车平均冷却管路约 13.5 米,纯电动车则为 16米,显著高于传统燃油车的 5.5 米。未来,随着新能源车市场的不断扩大,冷却管路的需求将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4、汽车流体管路行业主要壁垒构成
(1)技术壁垒
整车厂商对汽车流体管路质量有着严格的要求,因为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将严重影响汽车安全运行,甚至发生重大事故,这就要求行业内的企业必须拥有过硬生产工艺技术,以保证产品的质量。金属管生产包含多个工艺环节,其中管端成型、管件弯曲、管间密封焊接等关键工艺对技术有一定要求,需要承受较高压力。成熟的制造工艺可以避免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的现象,并且能快速的筛选出优良产品。同时,先进的工艺水平能够从根本上控制生产成本,通过引入智能制造车间能够实现生产线的自动化和一体化,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此外,在汽车整车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整车厂商的车型开发周期明显缩短。为保证下游客户的需求和响应速度,汽车流体管路企业需具备精湛的技术积累、持续的研发资本投入和深度参与整车研发设计等能力,难以单纯通过引进生产技术或者购买先进设备来实现。行业内企业纷纷加大研发投入资本,探索先进的工艺技术,并通过申请专利保护或制定严格的保密制度等方式保证企业在技术上的竞争力,提高新进入者的成本。
(2)人才壁垒
汽车流体管路行业对相关的技术人员有着较高的要求,参与流体管路产品的研发人员不仅需要具备车辆机械工程的专业知识,还需具备材料科学等行业的知识储备。除此之外,研发技术人员只有经过多年的技术经验积累,才能具备参与整车研发设计和快速响应能力。因此,技术人才团队的稳定是进入此行业的重要壁垒。
(3)供应商认证壁垒
汽车流体管路属于汽车安全件,其质量对于汽车的安全行驶至关重要。整车厂商对于其供应商都建立了一套非常严格的认证体系。通常,供应商应先通过独立第三方的 IATF16949 质量认证体系,该体系是进入大多数整车厂供应商的前提条件。其次,供应商还需接受各整车厂的质量认证、综合评审考核等一系列程序后才能成为合格供应商。最后,在供应商批量供货前,还需要经历开发设计、工艺调试、样品检验等多个环节,整个周期约为一至两年。为保证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一旦成为整车厂的合格供应商,整车厂商倾向于长期合作,不会轻易更换供应商。
(4)资金壁垒
汽车流体管路行业属于资金密集型行业。随着整车厂商更专注于车型的设计研发,对管路产品的质量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具备强大资金实力的企业,才能增大研发支出,配备高精度、自动化的生产设备。因此,大规模的资金需求对于行业新进入者构成了较高的壁垒。
更多行业资料请参考普华有策咨询《2023-2029年汽车流体管路行业市场调研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同时普华有策咨询还提供产业研究报告、产业链咨询、项目可行性报告、专精特新小巨人认证、十四五规划、BP商业计划书、产业图谱、产业规划、蓝白皮书、IPO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询等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