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结构制造业应用优势及竞争格局、发展趋势规模、相关风险特征
金属结构制造产品具有轻量化、生命周期长、超强防腐性、生产建造快速化、可反复拆装使用以及低碳节能等特点。下游装配式建筑、绿色建筑等是国家当前大力推广的领域,同时,国家还大力支持先进铝合金、镁合金、钛合金金属间化合物、高熵合金等轻质高强材料、新型轻质材料/结构一体化、智能化、柔性化设计与制造技术,提出加快军队现代化、加快武器装备现代化的战略目标。
1、金属结构制造业应用优势
金属结构是传统混凝土结构建筑的替代品。与传统混凝土结构建筑形式相比,金属结构的建筑更注重在“高、大、轻”三方面的发展,更容易实现设计的标准化、构配件生产的工业化、施工的机械化和装配化的特点。金属结构呈现出来的建筑具有自重轻、抗震性能好、空间利用率高、施工周期短、工业化程度高、环境污染少、可循环利用、可塑性强、应用领域广泛等综合优势。因此金属结构作为绿色低碳建筑,受到国家政策积极支持,在“节能减排、节能降碳”发展战略背景下得到大力推广应用。

(1)便于实现轻量化
轻量化技术主要通过材料选用、组件功能以及形成工艺选择来实现,选用更轻的材料是实现轻量化的主要途径,这些材料包括铝合金、镁合金、钛合金、碳纤维复合材料以及工程塑料等等,其中钛合金、碳纤维复合材料等由于成本过高,无法在工业制造中大量使用,而镁合金和工程塑料等由于机械性能原因还无法广泛应用到大型受力金属构件领域。铝合金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有色金属结构材料,具有密度小、强度高、抗冲击性能优良、可塑性高、抗腐蚀性及回收再生性强等诸多优势。
(2)环保优势
金属结构建筑所用的材料主要是金属材料和轻质保温材料,而极少需要黏土砖瓦和木材,因而不需挖地取土制砖瓦而毁坏耕地。此外,现场施工主要是部件的组合安装作业,作业量少,现场极少有粉尘、污水、噪音等,因而较少造成环境污染。
金属结构建筑的组装材料,大都设计得便于安装和拆卸,如因条件变化,可将其改建或拆除,拆下的部件也易改造,且金属材料可循环使用,因此使用和改建过程中产生的废料垃圾很少。另外,金属结构建筑体系可以带动其他“节能环保”型建筑材料的推广应用。由于金属结构体系连接的灵活性,各种轻质、高强、高效的墙体材料都可以与之配套使用,并将节能、防水、隔热等成品集合在一起,实现墙体和综合成套应用。因而,金属结构是能够实现更高环保性能的“绿色”建材。
(3)标准化程度高,构件互换性强
金属结构通过按统一的长、宽、高的模数进行空间组合,铝合金结构件之间采用螺栓连接,实现了高互换性。标准化、模块化、通用化的生产制作方式有利于降低成本、提高生产率、快拆快装。
(4)自重轻,便于装运,组装快捷
金属结构采用轻质材料,如铝合金、轻钢等,因而房屋整体重量较轻。房屋单位自重量远低于砖石、砖混、钢筋混凝土等其他建筑结构,运输便利。拆装式房屋的基本构件都由工厂预制,甚至在工厂完成预装,再到现场组装。
(5)设计灵活
可以根据具体的使用要求和应用环境,对金属结构进行针对性设计。建筑物高度、宽度有多重规格可供选择,可根据客户的意愿,在规定模数范围内可任意增减,灵活地组合。对地基基础要求低,环境适应能力强,因而在各类临时设施中大量应用。
2、金属结构制造行业竞争格局
当前金属结构制造行业市场面临激烈的竞争。中小企业尤其是小型制造企业,拥有的资源要素有限,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可能以规模取胜,尤其不能以同样的产品与大型企业直接进行竞争。只有在一项产品的制造上做专、做深、做精,从而在这项产品技术上比同行业大型企业研究得更精湛、更高超。金属结构制造企业尤其如此,应走专业化发展道路。行业内大部分企业产品方向比较广泛,但专注于将金属结构的设计及制造应用于军用快速部署领域的企业并不多。
由于金属结构制造行业在我国尚属起步阶段,市场还不规范,产业链的下游主要是装配式建筑的项目开发以及相应的运营和维护。由于普遍采取低价竞争,金属原材料的产量及价格波动对本行业影响较大。
总体而言,未来随着行业内产品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原材料价格波动对产品的影响程度也逐渐减轻,行业利润水平未来变动趋势主要取决于产品品质和产品增值服务、下游客户行业等因素。行业内具备较强技术实力、拥有高端客户资源优势以及具备管理优势的企业将在未来激烈的竞争中获取行业内较高的利润水平。
3、金属结构制造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1)金属结构行业在加速整合中逐步提高行业集中度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十四五”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规划》指出:推动开展绿色低碳城区建设,实现高星级绿色建筑规模化发展,推动超低能耗建筑、零碳建筑、既有建筑节能及绿色化改造、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装配式建筑、区域建筑能效提升等项目落地实施,全面提升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水平。
金属结构行业目前数量众多、规模普遍较小的行业现状面临实质性变更,拥有规模优势的金属结构企业将在产能扩张、收购兼并中继续做大做强,在上下游市场中持续提高议价能力,在承接大型工程制作、安装中持续提升品牌知名度,促成行业集中度的持续提高。
(2)金属结构行业在制造能力提升中逐渐呈现专业化经营模式
金属结构可分为设计、加工制造、安装三大环节。设计通常由专业设计公司来完成;安装是金属结构件在工程现场的拼装与连接,按施工规范要求,现场不允许动火和改制,因此建筑工程的质量及进度主要取决于金属结构件的工程制作精度与制造能力,即只有加工制作精度高、满足设计要求,才能使的设计得以体现与实施。
(3)金属结构制造业广泛应用军事领域
传统的砖石、砖混、钢筋混凝土的部队营地建设周期长、部署速度慢而且无法灵活移动,而拆装式房屋可灵活地进行拆卸、移动,可多次周转使用,更加适应新时代军队建设的需要,满足部队转型发展的新要求,符合军队“十四五”建设纲领的新导向。
4、 金属结构制造行业相关风险特征
(1)人才风险
随着我国金属结构制造工艺和设计能力不断进步,金属结构工程的技术含量逐步提高,对技术人才的需求也不断提高。能否保持技术人员队伍的稳定,并不断吸引优秀人才的加盟,是企业能否保持技术创新能力的关键。而核心技术人员的流失将对行业内企业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2)竞争风险
近年来,我国金属结构产业市场发展较快,由于金属结构产品应用广泛,行业发展空间广阔,新建和从相关行业转产过来的金属结构生产企业迅速增多,但大多数为规模较小企业。尽管金属结构产业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但在进入门槛较低的低端市场,未来的市场竞争将日趋激烈,企业的盈利能力会下降,而技术含量较高的中高端市场,会逐步集中到一些品牌企业中,如果企业不能在未来的发展中继续巩固并提升自己的品牌优势和行业地位,企业将会面临较大的市场竞争风险。
(3)宏观经济波动风险
国家宏观经济的变动,特别是产业政策、货币政策、价格政策、利率等,将对本行业的经营和流通产生影响,从而直接影响企业所从事行业的经济效益。金属结构制造业一旦宏观经济形势出现波动,导致产品原材料价格波动或终端需求出现疲软,企业也将遭受较大影响。
更多行业资料请参考普华有策咨询《2023-2029年金属结构制造行业市场调研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同时普华有策咨询还提供产业研究报告、产业链咨询、项目可行性报告、专精特新小巨人认证、BP商业计划书、产业图谱、产业规划、蓝白皮书、IPO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询等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