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轨道交通车辆配套产品行业技术发展趋势及面临的机遇分析
发布日期: 2023-02-23 16:15:55

轨道交通车辆配套产品行业技术发展趋势及面临的机遇分析

轨道交通是指具有固定线路,铺设固定轨道,配备运输车辆及服务设施等的公共交通设施,主要包括铁路交通和城市轨道交通两个部分。

1、铁路行业基本情况概况

1)铁路运输为我国主要客运方式之一

2020 年起,新冠疫情爆发,旅客出行人次有所下降,2022年国家铁路16.1亿人次的客运量水平,创下了2010年(16.48亿人次)以来的最低值。

2017-2022年我国铁路运输的送客流量

2-2302230QA0133.png

资料来源:国铁集团、普华有策

2)国内铁路总里程数逐年稳定增长

根据《铁道统计公报》,截至 2021 年末,我国铁路运营里程规模已经达到15 万公里,较 2015 年增长 2.9 万公里,呈现持续稳定增长趋势,为轨道交通车辆配套产品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3)国内高铁成为铁路市场主要客运方式

高铁已经成为国内居民出行的主要选择方式之一,2015 年我国高铁客运量为 9.6 亿人次,占铁路市场客运量的份额为 37.90%2020 年我国高铁客运量增长至 15.6 亿人次,占铁路客运量的比重已超过 70%,在客运领域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未来随着我国高铁运营里程的进一步增长,高铁客运量的数量和占比仍有较大增长空间。

截至 2021 年末,我国高铁里程规模已达到 4 万公里,较 2015 年增加 2.1 万公里,复合增长率为 13.21%;根据国家发改委公布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16)》,我国 2030 年高铁里程预期突破 4.5万公里。

根据《交通运输工程学报》,截至 2020 年末,我国高铁总里程占全球总里程的比例为 65%,成为世界上高铁里程最长、运输密度最高、成网运营场景最复杂的国家。

2、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发展情况概况

2019 年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累计完成客运量 237 亿人次,较 2015 年增长71.74%2020 年,受新冠疫情影响,城市轨道交通客流有所下降,但随着疫情影响的逐步减弱以及我国更多城市的轨道交通线路网络化建设,2021 年国内城市轨道交通累计完成客运量恢复至 237 亿人次,未来城市轨道交通将在客运方面承载更大的运输量。

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投资,根据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2021 年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投资额为 5,860 亿元,较 2015 年增加 2,177亿元,复合增长率为 8.05%

3、轨道交通车辆配套产品行业技术水平和技术特点

1)行业技术水平

经过 10 年多的快速发展,我国高速铁路技术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高速动车组的制造工艺也在不断完善和提高。相对于整车技术的迅猛发展,我国轨道交通配套产品的发展在基础材料、基础工艺方面步伐稍显落后。一方面,以动车制动系统、连接器、受电弓为代表的核心动力、连接配件主要依赖于进口;另一方面,以三明治复合材料为代表的配套内饰产品已逐步完成国产化替代,在行业内形成了一些规模较大的成熟企业,有效保障产品供应品质,也为行业树立起质量壁垒。

2)行业技术发展趋势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公共交通客货运力不足、道路交通拥堵、排放及噪声污染、公交便捷及安全等问题愈发被人们关注。因此,国内轨道交通配套产品正朝着轻量化、模块化、高可靠性、高舒适性等方向发展。

1)轻量化

轨道交通车辆配套产品的轻量化对于车辆减重、提速、降噪、节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轻量化选材和结构设计,可进一步减轻车体重量,提高同等动力装置环境下的运转性能,直接降低运转动力费用,间接减少轨道交通车辆维护费用。

近些年来,随着行业内企业对镁铝合金材料、碳纤维材料等新材料不断深入研究,以三明治复合材料为代表的新型轻量化材料产品在轨道交通车辆制造中的应用不断扩大。

2)模块化

模块化是轨道车辆制造技术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轨道交通车辆配套产品主要模块大致包括地板模块、卫生间模块、顶板模块、墙板模块、行李架模块、端墙模块、间壁模块、开闭机构、贯通道、风道等。为了方便车辆总装和后续维修,在设计时将车辆分为若干个模块并安排接口,每个模块的生产可以独立进行并可实现自身预组装。模块化能够保证整车总装的效率,提高整车的产品质量,并且在后续维修过程中可以采用更换模块的方式进行,降低后期维护成本。

3)高可靠性

轨道交通车辆的运行直接关系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其安全性及可靠性至关重要,车辆及配套产品设计均主要以安全性为基础。轨道交通车辆运行环境比较复杂,高速冲击会造成明显面板破损;低速冲击和震动往往产生目视不可察觉的损伤形态,材质内部则容易产生大量损伤,存在潜在危害。作为轨道交通车辆的重要部件,更高的可靠性则意味着在列车高速运行的状态下具有更低的损伤可能性,能够更好地保证列车的安全运行。

4)高舒适性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乘客对于轨道交通车辆的乘坐环境要求不断提升,高舒适性也逐渐成为轨道交通车辆设计、研发、生产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

近年来,以铝蜂窝加热复合地板为代表的新型地板开始逐步对传统地板形成替代,铝蜂窝加热复合地板具有减重、降噪、阻燃、隔热、弱共振、自加热、易拆卸检修等特性,不仅能有效减少振动等因素对乘车环境的影响,还能够减少空调的强制风,而改为地面发热,热量通过空气对流从下向上传导,使人体感受更自然。

4、轨道交通车辆配套产品行业面临的机遇

1)符合国家政策战略导向

轨道交通是国民经济的关键基础设施和重大民生工程,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至关重要,受到国家各主管部门产业政策的大力支持。

近年来,国家制定了《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关于进一步做好铁路规划建设工作意见的通知》及《新时代交通强国铁路先行规划纲要》等铁路建设和发展的专门规划,同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及《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的战略规划中对轨道交通建设和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引导我国轨道交通行业持续发展,进而带动我国轨道交通车辆及配套产品的发展。

2)投融资体制改革保障轨道交通项目建设

2013 年国务院下发《关于改革铁路投融资体制加快推进铁路建设的意见》,通过多种方式为铁路建设筹集资金;2015 年,发改委颁布《关于进一步鼓励和扩大社会资本投资建设铁路的实施意见》,提出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铁路建设;2018 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管理的通知》,支持各地区依法依规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积极吸引民间投资参与城市轨道交通项目,鼓励开展多元化经营。投融资体制改革有效解决了轨道交通建设资金来源问题,强化了地方政府在轨道交通项目建设周期内的支出责任,保障了轨道交通建设过程中的资金需求,促进了轨道交通建设可持续发展。

3一带一路战略助推行业产品走出去

当前,我国正在构建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的全面开放新格局,轨道交通作为国际合作的重要领域和优先发展方向,将通过“走出去”的国际战略,拓展全球视野,打造中国轨道交通自有品牌,进一步提升行业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为我国轨道交通车辆配套产品带来较大的发展机遇。

为提振后疫情时代经济,欧盟委员会计划在未来十年间投资 1.1 万亿欧元,新建近 2 万公里高铁网,对轨道交通车辆配套产品形成稳定需求;同时,以印度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也处于经济起步发展阶段,对轨道交通建设具有较大的市场需求。上述地区的轨道交通建设将为国内走出去的轨道交通车辆配套产品企业创造较大的市场发展空间。

更多行业资料请参考普华有策咨询2023-2029轨道交通车辆配套产品行业细分市场分析及投资前景专项调研报告,同时普华有策咨询还提供产业研究报告、产业链咨询、项目可行性报告、十四五规划、BP商业计划书、产业图谱、产业规划、蓝白皮书、IPO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询等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