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银行IT行业发展机遇及发展趋势、市场规模、发展前景、主要壁垒
发布日期: 2022-12-20 19:25:53

银行IT行业发展机遇及发展趋势、市场规模、发展前景、主要壁垒

银行IT解决方案业务领域市场规模庞大且持续增长,目前参与者较多,主要厂商包括宇信科技、天阳科技、安硕信息等。由于银行业务的专业度、复杂度均较高,因此不同厂商所专注的细分业务领域亦有所不同。在财富管理业务解决方案领域,主要参与者包括开科唯识、恒生电子、金证股份、中电金信等企业。支付清算业务解决方案领域市场整体相对分散、参与者较多,第一梯队厂商包括开科唯识、中电金信、中软国际、赞同科技、神州信息、信雅达等。

2-221220112SL02.png

资料来源:工信部赛迪研究院、普华有策

1、行业发展面临的机遇

(1)数字经济发展为行业提供发展机遇

相关政策不断强调数字经济和金融科技的发展,为银行业务系统行业提供了可靠的前景。《“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提出,数字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主要经济形态,以数据资源为关键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为主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融合应用、全要素数字化转型为重要动力,促进公平与效率更加统一的新经济形态。2025年,数字经济迈向全面扩展期,实现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0%,智能化水平明显增强等整体目标,针对数据要素市场体系、产业数字化转型、数字产业化水平、数字化公共服务和数字经济治理体系等提出了相关目标。银行体系作为数字经济的核心模块,是数字化转型提升工程的重点行业之一。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的应用,智能支付、智慧网点、智能投顾和数字化融资等新模式的建设以及数字人民币的研发工作,都是未来数字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银行IT行业处于银行信息系统建设的第一线,将会获得充足的增量市场和发展机遇。

(2)金融信创为行业刷新竞争市场

在金融信创政策导向和性能提升的市场趋势双重要求下,银行业务系统通过软件产品架构的调整,有助于实现对进口硬件设备的替代。我国银行业务系统仍然有大量采取以IOE设备为基础的集中式架构,不仅存在成本较高、难以应对数据高并发场景、性能调度不充分等弱势,也无法实现技术和设备国产化的政策要求。在此背景下,国产硬件设备搭配分布式系统成本凭借其成本较低、自主性强、性能利用充分等优势成为了银行IT发展的新趋势。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逐渐在银行各个业务领域发挥作用,在为银行带来新的发展动力的同时,也为银行带来了数据储存、高速运算、低成本扩充等信息技术方面的挑战。分布式架构的应用,为以上问题提供了性价比较高的解题思路,也为银行IT行业提供了新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机遇。

(3)银行业务转型带动相关业务系统创新

在利差收入承压、第三方支付的冲击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银行更需要充分发挥自身客群优势,把握财富管理业务快速增长的机遇,通过业务模式创新、技术创新等方式,持续为客户提供综合金融服务、提升客户粘性。随着经济的发展、各种金融服务创新形式不断涌现,传统依靠单一产品服务的业务模式已难以维持客户粘性,各机构纷纷转向“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重点发展粘性更强、壁垒更高的场景化服务,并已形成了数量众多、分布范围广的场景群。

一方面,银行内部管理要求的提升带动相应业务系统需求的增加;另一方面,银行在业务模式等方面的创新要求相应业务系统随之更新,进一步带动市场需求的增长。

2、行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1)下游客户审批流程复杂、行业资金流转周期较长

行业下游客户主要为银行等大型金融机构,客户采购相关产品或服务涉及立项、预算申请、开发建设、测试、验收、付款等环节,其审批流程较为复杂、周期较长,且一般于上半年进行项目预算审批,下半年陆续进行项目验收,从而导致行业收入集中于第四季度、呈现季节性特征。同时资金流转周期较长也对行业发展形成一定阻碍,一方面,行业内企业的主要成本为人员薪酬、差旅费和经营费用等,支付周期较短,对企业资金流转速度要求较高;另一方面,由于行业集中度较低,竞争较为激烈,下游客户金融机构的结算验收流程较为复杂,导致回款周期较长。因此,行业内企业资金压力相对较大,对行业的发展形成了一定挑战。

(2)复合型人才供应不足

银行IT行业对于复合型人才需求较大,目前高端复合型人才较为缺乏,对银行IT行业形成发展压力。由于银行IT的特殊业务背景,软件开发人员除了要精通软件开发技术,充分理解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之外,还需要对银行的业务流程和处理细节具有深刻的把握。目前,国内该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体系和培养速度仍然有较大提升空间,人才的供应难以满足企业规模的成长和下游客户需求的增长速度,对行业发展形成一定阻碍。

3、金融信创、分布式架构及人工智能等技术广泛应用的发展趋势

金融信创是国家重点战略布局方向,是国内金融机构信息化建设的必然趋势。金融业务关乎国计民生,相应业务系统的自主可控对于国家金融安全至关重要。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同时也是以金融为代表的行业信创元年,国家信创产业政策力度持续加大,金融机构逐年增加金融科技投入,促进了国产基础软件、国产硬件、应用系统等转型升级,金融信创领域的国产化需求将为产业链厂商带来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目前,国有大型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中小银行等都在积极响应政策要求,加速推进信创改造工作,力争实现IT基础设施、基础软件、应用软件、信息安全等在内的信息技术和产品都实现自主创新、安全可控的金融信创目标。

在技术方面,以分布式、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技术在银行业的实践案例日益丰富,向分布式架构的转型更是引领了银行业新一轮IT建设的景气周期。相比于传统以IOE为主的集中式架构,新一代基于国产硬件和分布式架构的业务系统具有系统风险低、支持业务创新发展和运营成本低等优势。

目前,集中式架构仍是银行业务系统广泛使用的架构类型,但该架构构建于IBM大型机和闭源商用系统之上,无法实现自主可控,并且具有高昂的拓展成本和运维成本。相比于传统的集中式架构,分布式架构将硬件或软件组件建立在不同的网络计算机上,将各系统均需用的资源进行整合,实现各系统间的资源共享、通信协调,解决传统集中式架构中存在的重复建设、资源利用率低的问题;此外,分布式架构还具有易拓展、运维成本低、技术自主、数据处理能力弹性高等优势,可以更好地满足银行等金融机构业务创新发展、通过互联网服务更多场景和客户的需求。

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与银行IT业的融合将成为行业发力点。作为《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年-202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等产业政策的重要内容,人工智能及大数据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客户服务、风险控制、运营等业务场景。各大商业银行紧跟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趋势,充分利用内外部数据,不断寻求AI技术的提升,挖掘AI技术的新应用场景。人工智能技术正在银行业务系统行业中获得越来越多的重视。

4、行业壁垒

(1)银行业务系统产品的高技术要求壁垒

一方面,银行业务范围广泛、流程复杂,既涉及到处理上亿级别个人及企业用户的账户信息和交易信息,又涉及到与基金公司、证券公司等其他各类金融机构、人民银行清算总中心、银保监会等监管机构的对接。银行业务系统需要保证银行业务满足安全性、合规性等监管要求、满足各银行客户的个性化需求、综合适配需要对接的外部机构的系统架构。另一方面,银行业务关乎国家金融安全,涉及到大量资金交易,数据高并发的同时又对安全性、稳定性和准确性有着极高要求。

(2)交叉学科知识经验及相应人力资源壁垒

与银行业务的多元化、高复杂度相适应,银行业务系统具有高复杂性和高专业性的特点。一方面,软件技术升级迅速、更新换代快,且与云计算、分布式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型技术的融合日益加深,业务创新和管理创新需求不断激发银行业务系统开发人员需要具有过硬的技术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甚至走在银行需求的前端;另一方面,银行业务涉及面广、流程复杂、客户需求多样,且需要持续满足市场环境、监管要求等外部条件的不断变化,银行业务系统开发人员还需要对银行业务有深刻的理解。该类复合型人才的培育需要在行业内有长期的经验积累,相应管理团队亦应同时具备人员管理能力以及对行业发展及时准确的分析判断。复合型的技术人员和成熟的管理团队培育周期较长,构成行业的进入壁垒。

(3)客户服务经验口碑积累壁垒

银行对供应商的选择极为谨慎并且有严格的供应商管理制度,供应商与银行从早期接触到沟通、合作、磨合,到最后建立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需要长时间铺垫。银行等客户要求业务系统提供商必须对金融行业有深刻的理解,并具备丰富的行业实践经验、良好的项目实施能力,缺乏相关行业经验及成功案例的新进入者很难在短时间内获得市场认可。

在产品开发和服务过程中,银行等客户付出的不仅是软件采购等显性投资,还包含巨大的业务流程改造、制度建设、整体协调、用户培训等隐性投资,并且随着IT系统的使用,系统本身所包含的数据信息、客户的习惯程度会越来越大,转换的成本也就越来越高。业务系统提供商通过长期的系统开发与实施,为客户搭建了体系复杂的IT系统,该系统的有效运行依赖于服务商对客户业务的深入理解,很难被其他新进入者代替。因此行业新进企业很难在短时间获得客户资源,行业存在较强客户资源壁垒。

(4)先发优势及业务延续性壁垒

金融领域信息技术服务为每年随着金融创新和业务发展而不断复购,单个客户需求每年持续增长迭代。银行业务复杂、IT系统庞大繁杂,单个业务系统涉及到与其他二三十个业务系统对接,因此需逐步对各业务系统进行建设、完善等工作,先打造基础核心功能,再逐步提升完善各项功能模块。在此过程中,拥有丰富行业经验、深厚技术沉淀的厂商往往具有先发优势,尤其是在财富管理、支付清算等正处于深度创新转型阶段的业务领域,凭借成熟的技术、产品及服务率先为客户打造满足基础业务需求的业务系统的厂商,在后续业务系统持续升级、建设完善的过程中也具备较强的业务承接延续性优势。

更多行业资料请参考普华有策咨询《2023-2029年银行IT行业市场调研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同时普华有策咨询还提供产业研究报告、产业链咨询、项目可行性报告、十四五规划、BP商业计划书、产业图谱、产业规划、蓝白皮书、IPO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询等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