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铁路信号控制与智能调度市场发展空间广阔(附报告目录)
工业铁路信号控制与智能调度产品事关国民经济重要行业的铁路运输安全与高效生产,涉及到故障-安全、通信信号、计算机软件、计算机网络、分布式控制、防失爆设计、铁路运输调度等多项技术综合运用,安全等级要求高、核心技术需要长期研发并积累,具有技术复杂、门槛高的特点。
相关报告:北京普华有策信息咨询有限公司《2021-2027年工业铁路信号控制与智能调度行业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1、铁路站场无人化作业是工业铁路行业未来的技术发展趋势
在工业铁路信号控制与智能调度领域,目前的信号控制系统还只能实现进路、
道岔、信号之间的联锁控制,尚没有对环境因素进行感知并作为联锁条件;铁路运输作业过程主要由人工完成,车列运行依靠司机、调车员、连接员的人工操作。随着人工智能、工业物联网、5G 等技术的不断发展,工业铁路站场正在向着智能无人化作业的方向发展,这其中包括了机车无人驾驶、车辆精确定位与跟踪、车列自动编组与解编、货物装卸自动化、智能化运输调度决策等新技术的发展,最终要实现全自动无人化作业。
2、市场空间广阔
我国工业铁路运输信号控制与调度系统经历了人工信号(20 世纪 60 年代以前)、机械联锁控制(20 世纪 60 年代以前)、电气集中联锁控制(20 世纪 60
年代开始至 90 年代)、计算机联锁加重力型继电器执行控制(20 世纪 90 年代开始至 21 世纪)、全电子计算机联锁控制(21 世纪 10 年代开始)、铁路运输综合智能调度信息平台(21 世纪 10 年代开始)等阶段,目前正与 AI 技术、工业物联网、5G 等技术深度融合,开始迈向智能化、无人化的发展阶段。
中国的货运铁路市场分为国家铁路与工业铁路。根据《2019 年中国铁道统计公报》及原国家铁道部于 2005 年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铁路专用线专用铁路名称表》,国家铁路货运营业里程约 10.50 万公里,工业铁路中的地面铁路专用线与专用铁路规模约 9,000 条(每条估算平均里程至少 10 公里),矿井井下窄轨铁路保守估算数约 1,350 条(每条估算平均里程至少 10 公里)。
工业铁路信号控制与智能调度产品主要应用在矿山、冶金、石化、港口、电力等大型工业企业的地面专用铁路及专用线、矿井井下窄轨铁路。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我国工业铁路面临着国家“公转铁”政策带来的大量新建专用线及专用铁路、智能化矿山建设、存量规模较大的工业铁路信号控制与智能调度产品的建设和升级改造的重大机遇,市场空间广阔。此外,该产品还面临着向城市轨道交通、旅游专线以及“一带一路”市场拓展的重大市场机遇。
3、行业内重点企业分析
在地面工业铁路信号控制与智能调度领域,国内同行业主要企业包括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北京
康吉森交通技术有限公司、上海亨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及合肥工大高科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上述企业概况如下:
(1)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系中国铁路通信信号股份有限公司(688009.SH)全资子公司,成立于 1994 年 11 月,主要从事轨道交通领域的覆盖信号、通信、信息、电力电气化、土建、建筑等业务。
(2)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系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成立于 2002 年 1 月,主要从事铁路运输、城市轨道交通的相关技术与设备、系统集成的研究、开发、生产、销售等业务。
(3)北京康吉森交通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康吉森交通技术有限公司系中国自动化集团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成立于 2003 年 9 月,主要从事铁路信号领域的控制、信息化及其相关系统的研发、生产和系统集成等业务。
(4)上海亨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亨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 1998 年 11 月,主要从事工业铁路运输自动化、信息化和物联网的软硬件开发等业务。
(5)合肥工大高科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国内较早从事该产品研制生产的企业,全电子计算机联锁系统通过SIL4认证后市场增速较快,公司具备铁路电务工程专业承包三级资质,可承接铁路信号室内外专业承包项目;公司是国内率先研制并成功应用工业铁路智能运输调度综合信息平台的企业,推动了行业调度模式由人工向自动化、智能化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