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推荐
公安信息化建设持续推进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附报告目录)
发布日期:2021-06-10 15:30:53

公安信息化建设持续推进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附报告目录)

1、我国公安信息化发展历程

我国公安科技建设伴随着新中国的成立而萌芽。1950 年,公安部成立技术局,两年后建制划归军委总参谋部技术部。1960 年,公安部建立了第一家科学技术研究所。

改革开放后,伴随科技兴国战略的实施,公安科技信息化建设脚步不断提速加快,组织分工日益细化、完善。1978 年,公安部成立科学技术局,主管公安科技和技侦工作;1983 年,公安部成立计算机管理和监察局,负责全国公安计算机信息系统建设及公安业务的计算机应用、培训及计算机数据的监察工作;1989 年,公安科技第一次正式列入《国家科技中长期发展纲要》;1998 年,公安部信息通信局成立。

相关报告:北京普华有策信息咨询有限公司《2021-2027年公安信息化产业全面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公安信息化建设加速推进。2003 年,金盾工程正式启动。2005 年,公安部发布“3111工程并迅速推进示范城市开展视频监控项目建设,我国开始了平安城市的持续大规模建设。

2013年,引入云计算技术建设信息化基础设施,颠覆了传统信息化技术架构。2014年,探索应用大数据技术服务实战,大数据技术向公安各业务领域全方位渗透。2015 年,主推信息共享,突破信息共享瓶颈,建成信息资源服务平台,数据成为战略资源。2016 年,主抓综合性平台建设,推进合成作战、视频图像联网、警务综合、移动警务、互联网+”等实战性、支撑性平台建设,技术与机制融合成为发展关键;同时将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延伸到城乡薄弱地区,努力实现城乡视频监控一体化,雪亮工程开始部署建设。2017 年,主抓系统整合,条线系统整合和信息深度应用实现质的提升;同年全国科技信息化工作会议正式提出科技信息化在公安工作中具有战略性、基础性、全局性地位,要求全国公安机关主动拥抱大数据、人工智能新时代。20195月,在全国公安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推出更多高质量的服务举措,着力解决好群众办事难、办事慢、来回跑、不方便等突出问题。

2、公安信息化行业迈入新阶段

我国社会公共安全形势整体稳定,但随着经济、社会、文化持续发展,社会开放性、动态性、流动性大大增强,社会治理的复杂性不断攀升,各类风险隐患增多且呈现相互叠加、相互耦合态势,各类违法犯罪、违反治安、交通事故等事件多发频发,给社会造成了较大危害和损失。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公安机关立案的刑事案件和受理治安案件合计近 1,500 万起;交通事故发生 24.49 万起,伤亡人数 32.17 万人,直接财产损失 13.85 亿元。

面对较为严峻复杂的治安形势,以及警力的相对不足,传统的“人防”存在工作量巨大、速度慢、效率低等问题,难以满足社会发展和公安实战的需要。因此,公安科技信息化建设势在必行。随着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融合发展,其在服务公安实战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公安机关充分利用科技信息技术,实现了从“事后追溯”、“人防”、“汗水警务”为主的传统方式向“实时监管”、“事前预防”、“技防”、“智慧警务”为主的智能化升级转变。

3、公安信息化建设持续推进,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近年来,我国各地公安机关通过视频监控系统、治安防控系统、集成指挥系统、大数据研判系统等建设,对人、车、地、物、事、网等治安要素进行精准管控,在交通管理、打击犯罪、治安防范、社会治理、服务民生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也积极促进了公安信息化建设的持续增长。2015- 2019年,我国公安信息化市场规模不断增长,年均增长率达14.2%

2015-2019年我国公安信息化市场规模不断增长

                                               2-210610153113a2.png

资料来源:普华有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