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设备行业发展概况及竞争格局(附报告目录)
1、行业概况
我国真空设备行业历经 50 余年的发展,产品从制造单泵开始,逐步发展到能生产各种成套真空设备,形成了完整的真空工业体系,已应用于半导体、太阳能光伏、石油化工、冶金等行业。真空设备行业及其下游应用领域市场需求的膨胀促进了国内一批真空设备生产厂商的发展,但由于真空设备融合了多项高新技术,对生产厂家的技术水平、制造工艺要求较高,而国内厂家研发实力较弱,制造水平较低,部分关键零部件无法实现自给,因此,国内厂商生产的真空产品多为技术要求较低的低端产品。在产品结构、技术水平、性能指标,以及产品品种、规格、生产规模等方面,国产真空设备都与美国、日本、德国、韩国等先进水平存在较大差距,远没有达到国际上系列化、专业化的制造水平,仅能凭借价格优势满足国内部分低端客户的需求。
相关报告:北京普华有策信息咨询有限公司《2021-2026年国内外真空设备市场供需格局及前景预测报告》
真空设备主要应用领域

资料来源:普华有策
我国真空技术及设备发展的滞后,已经引起了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一系列鼓励性产业政策的出台为真空设备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制度环境和政策支持。随着国内部分优秀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不断提高,已孕育出兰州真空设备有限责任公司、成都南光机器有限公司、北京北仪创新真空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科学院沈阳科学仪器股份有限公司、沈阳科友真空技术有限公司等。并且在某些细分领域部分国产真空产品的性能已经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凭借产品性价比优势和良好的售后服务,正在逐渐实现进口替代和小规模的出口。随着行业产业政策扶持力度的持续加大、部分优秀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和国产真空产品国际竞争力的不断提高,未来市场发展空间广阔。
2、行业竞争格局
真空设备行业的竞争以技术水平、产品质量和品牌竞争为主。在科研类真空应用领域,产品种类多,产业集中度较为分散,生产厂家的规模一般较小。目前国内科研类真空应用设备生产厂家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沈阳、成都等地,大约20-30家,企业发展的速度和质量技术水平也参差不齐,大多数厂家集成创新能力不足,主要参与中、低端产品市场,价格竞争是其主要手段,没有形成以技术和质量竞争为主的机制。而国外真空企业正开始在中国大力拓展市场,跨国企业主导着高端产品领域,高技术含量是主要竞争力。近年随着国内企业通过引进高端人才、加强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提升制造工艺水平等措施,产品在逐步向高端化发展,而处于真空技术高端领域的领先企业,将产品线延伸到低端产品和非高技术产品领域,使市场竞争范围和基础扩大。
在高端产业真空应用设备领域,行业竞争的集中度较高。以晶体生长炉为例,目前美国GTAT公司在国内获取了大量订量,占据着主要的市场份额。另一项高端产业真空应用产品平板PECVD氮化硅覆膜设备,以往国内的市场基本被进口设备所垄断。国内厂家大多处于产品与市场的前期开拓阶段,虽然在制造水平、生产工艺及自动化控制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距国外成熟的工业化设备水平仍存在一定的差距。此领域中,品牌知名度、产品的可靠性,成熟的工艺是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
无油真空获得设备的主要生产商是德国Pfeiffer Vacuum、日本EBARA、英国Edwards等国际知名公司,这些公司的产品占据了国内无油真空获得设备绝大部分的市场份额。在无油真空获得设备领域获得成功的关键因素在于有质量可靠、技术先进以及可应对不同行业提供专业型号的丰富产品线。国内在无油真空获得设备领域起步较晚,目前正处于成长时期,近年主要的生产厂家沈阳科仪、朗禾等通过技术提升、工艺改进使产品质量不断提升,并在性价比和服务上不断提升自身优势,市场份额不断扩大,正在打破国外厂商占市场主导的形势。
3、政策风险
目前国家出台多项扶持政策,这对真空设备行业的企业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如果未来国家对行业的相关扶持政策发生变化,可能对真空设备企业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