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酶免仪行业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及技术发展趋势预测
1、全自动酶免仪行业发展概况
全自动酶免仪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该方法具有试剂易制备、性质稳定、成本低、技术稳定、可批量检测的优势,符合国家医保政策,属于主流免疫诊断技术之一。
目前市场上领先的酶免仪产品已完成了酶联免疫法实验的全自动化,具有多任务处理、多通道加样、完全实现平行过程处理等特征。欧美日等发达国家或地区的体外诊断行业发展较早,产品稳定性、技术含量以及设备平台开放程度等方面具备优势,国际厂商帝肯、汉密尔顿的全自动酶免仪在我国三甲医院等高端医疗市场占据主导地位。近年来,以深圳市爱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代表的国产厂商已明显缩小与国际厂商的差距,国产品牌全自动酶免仪凭借性价比优势、贴合本土需求的能力以及售后服务优势,逐步渗透国际厂商占据的市场,国产替代进口趋势明显。
酶联免疫法在技术成熟度,批量检测效率和成本上具备优势。对于批量检测场景,如血站、医院的检验科和输血科、疾控中心、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生物制品公司及第三方检测实验室等,酶联免疫技术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2021 年我国全自动酶免仪市场规模为 4.8亿元左右,全自动酶免仪市场规模未来将保持稳步增长趋势。
2、全自动酶免仪市场份额占比情况
全自动酶免仪主要应用场景为医疗机构、血站以及其他端口(政府机构、企业用户以及科研单位等)。2021 年中国全自动酶免仪医疗机构及其他端口市场规模为 3.10 亿元,我国深圳市爱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市场占有率 29%,排名市场第二,低于进口品牌帝肯,领先于其他国内外竞争对手。
2021年我国全自动酶免仪医疗机构及其他端口竞争格局

资料来源:普华有策
2021 年全自动酶免仪国内血站市场规模为 1.65亿元,我国深圳市爱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市场占有率 27%,排名市场第二,仅次于代理进口品牌汉密尔顿的澳斯邦,领先于其他国内外竞争对手。
3、化学发光与酶联免疫技术共存发展
诊断技术整体的变革趋势正从生化诊断开始逐步向免疫诊断以及分子诊断演进,从行业整体的市场水平来看,诸如化学发光以及 PCR 等新兴技术所代表的诊断市场正在快速崛起。
化学发光技术的优势在于其灵敏度更高,可探测的范围更广,能够做到即到即检,缺点在于成本高,多应用于治疗和用药指导等定量测试场景。酶联免疫的优势在于成本低,特异性好,是血站血筛的主流检测方法,并且更多应用于术前八项等定性测试场景。酶联免疫在技术成熟度,批量检测和成本上都具有更加明显的优势。对于许多仅需定性分析,且对价格以及处理速度和数量极为敏感的场景,在临床类检验检疫机构如医院的检验科和输血科、疾控中心、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生物制品公司等领域,酶联免疫技术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此外,基于国家对医疗控费的趋势,酶联免疫的成本优势得以体现,短期内不会被高成本的化学发光所替代。化学发光与酶联免疫两者的特性决定了其各有优势,预计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两者共存发展。
4、国产仪器厂家逐步由代理转向自主研发生产
过去我国体外诊断行业的企业多以代理、代工生产为主,随着创新激励和鼓励政策以及创新器械的市场红利驱动下,市场上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走向自主品牌的创新器械道路,因此传统产品市场将面临越来越多的潜在竞争者。
更多行业资料请参考普华有策咨询《2022-2028年全自动酶免仪行业市场调研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同时普华有策咨询还提供产业研究报告、产业链咨询、项目可行性报告、十四五规划、BP商业计划书、产业图谱、产业规划、蓝白皮书、IPO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询等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