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交易处理类系统行业发展概况及竞争格局主要壁垒构成
1、金融交易处理类系统概况
(1)系统定义
交易处理类系统指金融机构进行交易处理的业务系统。相对于大多在场内交易的权益类资产而言,FICC 及衍生品的交易处理系统涉及的金融工具品种较多、结构复杂、业务环节繁复,对相关系统的分析能力及复杂逻辑业务的处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2)政策背景
2021 年 3 月,《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和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完善市场化发行机制,丰富直接融资工具,稳步扩大债券市场规模,丰富债券品种,发行长期国债和基础设施长期债券。2022 年以来,中国证监会等有关部门贯彻落实关于完善债券融资支持机制的工作要求,从创新债券品种、优化融资服务机制、提供增信支持、便利回购融资等多角度推出一系列政策措施,进一步拓宽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渠道,增强服务民营经济发展质效。在此背景下,债券等 FICC 资产品种不断创新,交易规模持续提升,金融机构对于债券等 FICC 资产的交易处理类系统需求预计将进一步释放,相关金融软件厂商正迎来新一轮的发展机遇期。
(3)FICC 及衍生品市场概况
近年来,FICC 及衍生品市场发展迅速,金融机构对具备复杂资产处理能力的交易处理类系统需求快速提升。
在海外金融市场,FICC 及衍生品市场发展起步较早,市场较为活跃,交易种类丰富,FICC 及衍生品一级市场发行量与二级市场交易量均已超过权益类资产,在全球金融市场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与海外金融市场相比,国内 FICC及衍生品市场起步较晚,而随着中国金融市场的日益成熟以及金融创新的不断推进,国内证券公司、银行、基金公司、保险公司等各类金融机构对 FICC 及衍生品业务的理解与布局全面深化,对相关资产的配置需求不断提升。
2、竞争格局
证券行业:在国内证券行业交易处理类系统领域,以固定收益证券交易处理系统为代表,功能通常涵盖证券公司固定收益业务的交易处理、风险控制、组合管理分析等业务需求。目前,为证券公司提供该类系统的软件供应商包括恒生电子、衡泰技术、海益科技等。
银行业:国内银行业交易处理类系统竞争格局整体较为分散。根据软件的使用部门进行划分,以银行金融市场部使用的资金系统来看,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以采购国外厂商产品为主,如 Murex、Summit、Opics、Calypso等;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等中小规模银行的软件供应商主要包括中汇亿达、衡泰技术等公司。以银行资产管理部和银行理财子公司使用的资管系统来看,相关软件供应商主要包括兆尹科技、衡泰技术、恒生电子等。
基金行业:目前,国内基金行业交易处理类系统以服务权益类资产为主,随着 FICC 及衍生品市场的快速发展,客户对于相关资产的交易处理信息化需求预计将会进一步增强。
3、金融交易处理类系统行业壁垒

资料来源:普华有策
(1)人才壁垒
金融软件企业的业务开展与扩张,很大程度依靠人才的推动。金融软件企业的人才队伍首先需要拥有技术研发能力和软件产品经验,同时还需要对金融市场相关业务知识具备足够的理解和实践经验。这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通常需要一定时间,人才需求较为旺盛。刚进入金融软件行业的公司主要通过从其他公司招聘的形式完成短期人才积累,人员成本较高,同时也较难在短期内建立起员工忠诚度。
(2)技术壁垒
一方面,金融市场业务受政策和市场环境变动的影响较大,对于政策的趋势与市场的走向,金融软件企业需要及时把握、研究与预判,提前安排技术人员储备与研发投入,保证在政策与客户需求变动的第一时间满足客户的系统更新需求,保障稳定的客户合作关系。
另一方面,金融行业业务本身的复杂性、金融产品迭代的快速性,以及金融机构由于内部风控、管理、业务等差异性产生的多样化需求,都对金融软件企业提出了前瞻性、及时性的产品创新和研发能力要求。对金融行业政策与业务具备深刻理解,且拥有强大的研发支持与技术积淀的竞争者将拥有宽厚的护城河。
(3)市场品牌壁垒
金融软件行业具有较高的市场品牌壁垒,金融机构对供应商技术能力、行业经验、成功服务案例要求较高。进入行业较早的金融软件企业,对市场熟悉程度通常更高,积累的技术专家、业务人员对客户需求的理解更为深刻。同时,金融软件企业众多金融机构成功服务案例也会让公司获得较好的品牌声誉及广泛的市场认可度,容易对市场新竞争者形成进入壁垒。若新进入者缺乏提供同类服务的经验,尚未获得充分的市场认可度,则将在客户拓展与业务开展等方面存在一定困难。
(4)转换成本壁垒
金融机构在选定金融软件供应商后,通常会形成较强的客户黏性。在金融软件产品开发和迭代过程中,除软件系统采购以外,金融机构还需要完成业务流程改造、制度建设、整体协调、用户培训等相关工作,并且随着系统的使用,系统运行的数据信息不断增加,使用习惯逐步建立,转换成本将越来越高。同时,系统的有效运行依赖于供应商对客户业务的深入理解,通过长期的系统开发与迭代,金融软件供应商已为客户搭建了日趋成熟的业务系统体系,较难被其他新进入者替换。因此,金融软件系统承载的客户业务体量越大,服务周期越长,客户忠诚度越高。金融软件企业通过长期的技术服务和市场推广,形成规模化的、稳定成熟的客户群,新的行业进入者在短期内迅速开拓市场的难度较大。
更多行业资料请参考普华有策咨询《2022-2028年金融交易处理类系统行业市场调研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同时普华有策咨询还提供产业研究报告、产业链咨询、项目可行性报告、十四五规划、BP商业计划书、产业图谱、产业规划、蓝白皮书、IPO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询等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