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行业发展态势

资料来源:普华有策整理
1、人工智能在家用医疗设备的重要性凸显
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为医疗健康领域向智能化方向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先决条件,人工智能为家用医疗设备赋能主要是协助远程诊断。在国家政策支持下,人工智能赋能家用医疗器械,通过建立远程医疗服务平台成为未来家用医疗器械发展的重要趋势。
自 2016 年以来,国家政府不断出台与“人工智能+”相关的医疗器械鼓励政策,推进了包括家用医疗器械在内的医疗器械领域人工智能化进程。2016 年 10 月,我国发布《“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大力倡导规范和推动“人工智能+健康医疗”服务,推动云计算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使其在医疗器械领域的应用成为现实。2017 年 7月,我国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要求推广应用“人工智能+”治疗新模式新手段,建立快速精准的智能医疗体系。2018 年 4 月,我国正式发布《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支持研发医疗健康相关的人工智能技术、医用机器人、大型医疗设备、应急救援医疗设备、生物 3D 打印技术和可穿戴设备等,顺应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趋势,提升医疗健康设备的数字化、智能化制造水平,促进产业升级。多项政策的实施加速了人工智能技术在医疗器械领域的应用落地,家用医疗器械作为医疗器械的重要组成部分亦会借此利好政策,加快产品创新,拓宽“人工智能+”的应用场景,从而实现更为精准与个性化的分析诊疗。
当前家用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正积极布局”人工智能+”家用医疗器械,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及大数据来开发家用智能健康机器人,全方位对家庭各成员进行实时健康管理。
未来,伴随算法和数据的进一步发展,资本的注入、利好政策以及相关监管机制和配套法律的进一步落实与完善,“人工智能+”家用医疗器械的应用场景将不断丰富和完善,产品落地迭代速度也将进一步加快。
2、开拓非医疗营销渠道
医疗器械是一个渠道依赖的行业,医疗器械企业优化营销渠道及营销策略将成为行业发展的必经之路。优化营销渠道策略主要包括渠道扁平化和开拓非医疗销售渠道。
目前,医疗器械产品需经过多层级的批发商与经销商,再流转到零售终端,其组织层次重叠,容易导致运转效率低下等问题,阻碍医疗器械的销售;而在为医疗器械行业带来业绩提升的电子商务渠道,由于与平台合作分润、促销活动压低价格等原因,企业产品毛利率不断下压。未来,渠道扁平化将成为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此外,中国医疗器械的销售主要以医疗销售渠道为主,产品在医疗终端的销量稳步增长,但增长速度有所放缓,开拓非医疗营销渠道成为医疗器械企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3、医疗器械的进出口逐步稳定
近年来我国医疗器械进口总额持续增长,伴随市场需求的进一步扩大以及国内器械公司加速海外市场布局进出口总额将进一步增加。目前,我国在高端的呼吸健康领域医疗设备上对进口产品依赖较为严重,尚未形成进口替代,未来一定周期内进口医疗器械将继续稳定增加,并将仍以高端影像类产品为主;出口方面,国内医疗设备企业及高值耗材企业正在积极提升技术水平和产品竞争力,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果。根据海关总署数据统计显示,2021年我国医疗器械对外贸易总额达1349.4亿美元,其中,出口额847.3亿美元。总体而言,我国中低端器械耗材出口已经逐步进入稳定期,增长预期接近于行业增速;而随着部分头部器械企业在技术和产品上逐步具备较强竞争力,我国医疗器械出口未来将更多依靠中高端品种突破获取市场份额,技术壁垒和产品附加值有望提升,出口医疗器械的品种结构将逐步改善。
更多行业资料请参考普华有策咨询《2022-2028年医疗器械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预测报告》,同时普华有策咨询还提供产业研究报告、产业链咨询、项目可行性报告、十四五规划、BP商业计划书、产业图谱、产业规划、蓝白皮书、IPO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询等服务。